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报告患者,男,73岁。因反复胸骨后压榨样痛5d,加重3h于2005年11月18日入院。体查:脉搏82次/min,血压130/80mmHg。急性痛苦面容,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2次/min,心律齐,心音稍低钝,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第3心音。心肌酶CK-MB:30u/L,心电图示:V1~V3ST段抬高1.0mv。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经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行冠脉造影(经桡动脉途径),见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起始部一管状病变,狭窄>90%。3d后经右肱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加支架植入术。在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肘皮肤皱折上方1~2cm处)进针采用Seldinger法穿刺右股…  相似文献   
2.
背景 近年国外一些研究显示血压变异性独立于平均血压是心血管事件的强预测因素,血压变异性成为一个关注焦点.血压的季节变异与心血管事件也是密不可分,而药物对血压季节变异的影响国内外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3种临床常用长效钙抗剂对血压季节变异的影响.方法 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9例随机分为3组:非洛地平缓释片组(5 mg/...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4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丹参滴丸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丹参滴丸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d,连续应用2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抽取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8(IL-8),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稳定期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持续应用复方丹参滴丸24周,与对照组相比,体内的TGF-β水平升高更为显著,TNF-α和IL-8水平降低更为明显。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细胞因子水平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可能与对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陈早芳  孙艳群  刘辉萍  罗莎 《临床荟萃》2012,27(17):1527-1528
眩晕是临床门诊患者的常见症状,有文献报道20%~40%的眩晕是由耳石症所致。其临床特点为某种特定头位下引发眩晕,伴或不伴恶心、呕吐,持续时间短暂,反复发作。我科对70例门诊耳石症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结合中药制剂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种长效钙拮抗剂对动态血压季节性变异的影响。方法 180名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F组、X组和A组,分别接受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d)、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d)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d)治疗,1个月后血压未达标加用贝那普利片10 mg/d。所有患者均于同年秋季(911个月)纳入试验,于冬季和夏季分别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3组患者冬季24 h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与同组夏季相比均明显升高(均P<0.05),其中F组和X组冬季增加值均明显高于A组(均P<0.05)。冬季A组血压晨峰显著低于F组和X组(均P<0.01),夏季A组血压晨峰显著低于F组(P<0.05)。冬季A组日间血压达标率均明显高于F组和X组(均P<0.05)。结论与非洛地平缓释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更能降低血压季节性变异,冬季24 h动态血压达标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桡动脉穿刺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方法:25例临床上均符合冠状动脉造影指征者使用桡动脉专用穿刺针、导丝及动脉鞘管穿刺右侧桡动脉,使用5F多功能造影管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25例患者中,桡动脉穿刺成功23例,成功率为92.0%;2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左右冠状动脉造影。2例(8.0%)经桡动脉穿刺失败。结论:经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具有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7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患者中63例(87.5%)以剧烈胸背痛或腰腹痛为首发症状,发病时伴有高血压(70.8%,51/72)、脉搏短缺(8.3%,6/72)、血管杂音(9.7%,7/72)、主动脉瓣区杂音(11.1%,8/72)为主动脉夹层患者最常见临床特点;主动脉全层CTA为主动脉夹层患者首选且有确诊意义的检查。主动脉夹层分型以De BakeyⅢ型为最常见(90.3%,65/72),镇痛、β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为其主要治疗。48例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9例转外科行手术治疗,15例未行手术(假腔血栓形成未见明显破口3例,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起自假腔不能手术1例,因破口位置复杂、外科风险高而未行手术2例,消化道出血并脑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未手术3例,急性期主动脉破裂死亡2例,因病情严重自动出院4例)。好转出院61例,院内死亡7例,自动出院4例(未随访)。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多患有高血压病,症状以胸痛为主,主动脉CTA是首要检查方法,药物治疗是基础,腔内修复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种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对血压季节变异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5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非洛地平缓释片(5mg,qd)(F组)、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qd)(X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qd)(A组)治疗组,于同年秋季进入试验。经导入期1个月后,每月测血压2—4次,同时记录当日平均气温。1年后每组按1/3比例随机交叉换药.再同样观察1年。结果3组患者冬季诊室平均收缩压均显著高于夏季(P均〈0.05)。F组(14.2mmHg)和x组(8.5mmHg)的冬夏差值均显著高于A组(6.1mmHg)(P均〈0.05)。A组冬季诊室血压达标率(6614%)显著高于F组(48-3%1和X组(51.5%)(P均〈0.05)。A组随访问诊室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明显低于F组和X组(均P〈0.05)。各组诊室收缩压与日平均气温显著相关(F组F=-0.764,P=0.002;X组r=-0.632,P=0.004;A组r=-0.317,P=0.021)。气温每降低1℃,F组收缩压升高0.65mmHg;X组收缩压升高0.63mmHg;A组收缩压升高0.29mmHg。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冬季、日平均气温、冬夏诊室平均收缩压差值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696、-0.524、0.469。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较硝苯地平控释片和非洛地平缓释片更有助于降低血压季节变异.血压更为平稳.冬季血压达标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季节性调整降压药物治疗方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05年9月至2015年9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90例(均连续接受降压药物治疗至少3年)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入组前至少3年的临床实际降压治疗方案分为3组:调整方案组(182例,冬季增加降压药物剂量或增加降压药物品种,夏季减少降压药物剂量或减少降压药物品种,每年冬夏调整降压治疗维持时间合计至少2个月)、固定方案组(262例,固定1种治疗方案)和随机方案组(246例,临时增减降压药物剂量或品种)。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包括新发或再发非致死性脑卒中、新发或再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心血管病死亡。采用Kaplan-Meier方法比较3组之间生存曲线的差异,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季节性调整降压药物治疗方案对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调整方案组明显降低冬季诊室血压和血压变异性(均P0.05)。3组总共发生主要复合终点事件148例,其中脑卒中123例,心肌梗死43例,心血管病死亡39例;调整方案组、固定方案组和随机方案组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3.19%、22.52%和2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6,P=0.004)。经Log-Rank检验表明,调整方案组无主要复合终点事件累计生存率高于固定方案组和随机方案组(P0.001)。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表明,与固定方案组相比较,调整方案组的主要复合终点的相对风险下降16%(HR=0.84,95%CI0.53~0.93,P=0.005),脑卒中的相对风险下降52%(RR=0.48,95%CI0.26~0.88,P=0.015)。结论季节性调整降压药物治疗方案能明显减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0.
褪黑素 (melatonin ,MLT)是由松果体分泌的一种重要的吲哚胺类激素。近年来的研究发现MLT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除了参与调节昼夜节律 ,有镇静、抗氧化、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外 ,还影响心血管系统 ,表现为调节血脂代谢、降血压等[1] 。本文就其生物学作用及其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等研究进行综述。MLT的生物学作用一、MLT的生理作用在两栖类 ,MLT的作用与黑素细胞刺激素相拮抗 ,可以使皮肤褪色 ,但哺乳动物的肤色对MLT毫无反应。研究[2 ] 证明 ,MLT对哺乳动物的内分泌系统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其中MLT的抗性腺作用已在啮齿类证实 ,它可以作用于下丘脑 垂体 性腺轴 ,也可以直接对性腺产生抑制作用 ,同时 ,MLT还能抑制肾上腺皮质和甲状腺的功能。Reiter等[3 ] 认为 ,MLT对内分泌系统的调控作用是MLT作用于下丘脑 ,使其促激素释放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的结果。二、MLT与睡眠的关系有报道[4] 认为 ,在人类 ,MLT具有调节和介导光明暗周期、产生催眠效应、提高睡眠质量的作用。给予大鼠 10mg kgMLT以后的入睡时间与服药前相比缩短一半 ,觉醒时间也缩短。腹膜给予小鼠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