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ry监测体外扩增造血细胞植入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Sry)作为评价和追踪造血细胞移植后植入状态检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根据Sry DNA序列设计引物及制备探针,然后进行PCR检测、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动态追踪经不同条件下体外扩增的纯系雄性小鼠BMMNC回输至雌性小鼠后的植入状态。结果:PCR结果显示在各移植组小鼠的骨髓有核细胞、脾细胞及外周血白细胞中均有Y染色体特异性序列的存在;斑点杂交结果显示在各回输组间并无明显差别,但用脾脏组织作原位杂交的结果则发现基质细胞支持扩增回输组的阳性颗粒数目与输注新鲜细胞组相似,但略少于雄性小鼠;而输注细胞因子扩增细胞实验组小鼠则明显少于雄性动物的阳性对照标本和基质细胞支持扩增回输组。结论:(1)经重复检测表明上述方法的重复性好,结果可信.可作为检测性别不同时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的一种检测手段;(2)证实基质细胞支持下的体外扩增的造血细胞具有较好的植入能力。  相似文献   
2.
3.
小剂量肝素治疗肺癌患者血栓前状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75例中、晚期肺癌血栓前状态D-二聚体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小剂量肝素加化疗加/或放疗治疗组40例,D-二聚体转正常32例、有效率(80%)。化疗加/或放射治疗(无肝素组)35例,D-二聚体转正常6例,有效率17.1%(P<0.01)。观察结果表明:小剂量肝素治疗中、晚期肺癌血栓前状态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Ad-vcam-1-gfp重组腺病毒转染人脐血源基质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修饰的人脐血源基质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derived strom cells,CBDSC)在造血调控中的作用。采用DNA重组技术,将目的基因vcam-1克隆至含有报告基因gfp的穿梭质粒;在BJ5183细胞中与pAdeasy—1质粒进行同源重组,产生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vcam-1基因与pAdTrack—CMV载体成功连接,经NotⅠ/XhoⅠ双酶切后电泳可见2个大小约为9kb和2kb左右条带,经PCR法扩增后电泳可见1个600bp左右条带,证明pAdTrack—CMV—vcam-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pAdTrack—CMV—vcam-1质粒与pAdeasy—1质粒同源重组后,产物经PACⅠ酶切后电泳可观察到2个大小约为31kb、4kb左右条带,与预期结果相符。腺病毒载体转染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后免疫化学、RT—PCR、荧光显微镜等方法均检测到目的基因vcam-1的表达。结论:构建ad—vcam-1-gfP重组腺病毒载体可成功转染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并使其vcam-1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5.
背景:目前多数耐药机制研究均采用单细胞培养模型。目的:构建骨髓基质细胞.白血病共培养模型,探讨该模型中纤维连接蛋白、基质细胞膜蛋白及基质细胞因子等白血病微环境成分对白血病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于2006—03/10在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血常规、骨髓涂片细胞检查正常的骨髓标本11份,其中男6例,女5例,中位年龄34岁;经临床和血常规、骨髓涂片细胞检查确诊的未经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13份,其中男7例,女6例,中位年龄28岁;每份骨髓1.0~2.0mL,50U/mL肝素抗凝。方法:①常规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Jurkat细胞与^60Co照射的基质细胞层黏附培养48h,收集上清,扫描电镜观。②2%戊二醛固定灭活基质细胞层,去除其细胞因子分泌功能,保留基质细胞膜蛋白。③通过MTT法测定柔红霉素的IC50、FITC-Annexin V/PI标记流式细胞仪定量细胞凋亡率。主要观察指标:采用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荧光显微镜对骨髓基质细胞、骨髓基质细胞-Jurkat细胞共培养模型及凋亡的Jurkat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通过流式细胞仪定量细胞凋亡率;MTT法测定IC50评价化疗药物敏感性。结果:①成功构建骨髓基质细胞-Jurkat共培养模型,扫描电镜发现Jurkat细胞通过伪足黏附于基质细胞层。②纤维连接蛋白黏附、灭活基质细胞黏附培养、活性基质细胞黏附及共培养上清均明显黏附抑制了柔红霉素对Jurka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③纤维连接蛋白黏附、灭活基质细胞黏附培养、活性基质细胞黏附及共培养上清均明显黏附抑制了柔红霉素对Jurkat的凋亡诱导效应。结论:骨髓基质细胞-Jurkat细胞共培养模型中微环境成分骨髓基质细胞膜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和基质细胞因子均参与了Jurkat细胞耐药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李俊  刘林  陈幸华  王武  张城 《重庆医学》2007,36(2):F0003-F000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6岁,因左侧鼻阻、双侧颈部及左侧颌下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包块40d入院.院外予抗炎治疗无效,颈部CT检查提示高度怀疑颈部淋巴结结核.入院查体:双侧颈部及左侧颌下可触及大小约为4.0cm×4.5cm多个肿大淋巴结,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表面皮肤无红肿及触痛.左侧鼻腔通气欠佳.  相似文献   
7.
曾东风  孔佩艳  陈幸华  张曦  梁雪  高蕾  彭贤贵  王庆余 《重庆医学》2007,36(17):1707-1708,1712
目的 构建人HIF-1α的miR RNAi慢病毒载体.方法 利用已经构建成功的针对人HIF-1α基因的miRNA干扰质粒pcDNATM6.2-GW/EmGFP-HIF-1α miR,通过BP/LR反应,将EmGFP-HIF-1α-miR表达框整合重组到产毒质粒pLenti6/V5-DEST中测序鉴定,用PLP1、PLP2和PLP/VSVG质粒共转染包装293FT细胞产毒,并利用GFP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滴度测定.结果 经测序鉴定证实成功构建针对人HIF-1α基因的miRNA慢病毒干扰载体pLenti6/V5-GW/EmGFP-HIF-1α miR.结论 成功构建针对人HIF-1α基因的miRNA慢病毒RNA干扰载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沙利度胺联合CTOD(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地塞米松)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2例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2例患者均给予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沙利度胺的剂量为50~200mg/d,环磷酰胺(CTX)500~600mg/m2×1d,吡柔比星(THP)20mg/m2×(2~3)d;长春新碱(VCR)2mg/m2×1d,地塞米松(Dex)10~15mg/m2×(5~7)d;每2~3月重复,有效可继续化疗2~4次。结果患者一疗程总有效率为90.90%(完全缓解率为4.54%,部分缓解率86.36%),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分别在化疗后第5~12天、第5~14天降到最低值,外周血象一般在11~15d恢复正常。不良反应不明显,无1例患者因化疗发生不良反应而死亡。结论沙利度胺联合CTOD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较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单体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形态学差异及造血重建情况。方法在235名实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单体型相合120名,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骨髓移植;115名全相合的患者,采用单纯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出层流室+30 d行骨髓穿刺抽吸涂片观察骨髓形态学差异,并观察造血重建情况。结果 235名患者均成功重建造血。全相合患者白细胞及血小板重建的时间分别14.7 d(12~26 d)及20.6 d(13~32 d);单体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白细胞及血小板重建的时间分别12 d(10~21 d)及18 d(15~30 d);2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全部完全缓解。在骨髓增生程度、粒红比例和细胞形态等方面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体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较全相合移植造血重建早,移植后骨髓形态学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多数耐药机制研究均采用单细胞培养模型。 目的:构建骨髓基质细胞-白血病共培养模型,探讨该模型中纤维连接蛋白、基质细胞膜蛋白及基质细胞因子等白血病微环境成分对白血病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于2006-03/10在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血常规、骨髓涂片细胞检查正常的骨髓标本11份,其中男6例,女5例,中位年龄34岁;经临床和血常规、骨髓涂片细胞检查确诊的未经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13份,其中男7例,女6例,中位年龄28岁;每份骨髓1.0~2.0 mL,50 U/mL肝素抗凝。 方法:①常规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Jurkat细胞与60Co照射的基质细胞层黏附培养48 h,收集上清,扫描电镜观察。②2%戊二醛固定灭活基质细胞层,去除其细胞因子分泌功能,保留基质细胞膜蛋白。③通过MTT法测定柔红霉素的IC50、FITC-Annexin V/PI标记流式细胞仪定量细胞凋亡率。 主要观察指标:采用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荧光显微镜对骨髓基质细胞、骨髓基质细胞-Jurkat细胞共培养模型及凋亡的Jurkat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通过流式细胞仪定量细胞凋亡率;MTT法测定IC50评价化疗药物敏感性。 结果:①成功构建骨髓基质细胞-Jurkat共培养模型,扫描电镜发现Jurkat细胞通过伪足黏附于基质细胞层。②纤维连接蛋白黏附、灭活基质细胞黏附培养、活性基质细胞黏附及共培养上清均明显黏附抑制了柔红霉素对Jurka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③纤维连接蛋白黏附、灭活基质细胞黏附培养、活性基质细胞黏附及共培养上清均明显黏附抑制了柔红霉素对Jurkat的凋亡诱导效应。 结论:骨髓基质细胞-Jurkat细胞共培养模型中微环境成分骨髓基质细胞膜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和基质细胞因子均参与了Jurkat细胞耐药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