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假肿瘤性胰腺炎的CT影像表现,提高假肿瘤性胰腺炎的CT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分析15例CT扫描后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假肿瘤性胰腺炎的临床及CT资料,12例追踪随访资料。结果:假肿瘤性胰腺炎的主要CT表现,胰腺内肿块形成或胰腺局部肿块样增大,CT平扫无特异性,CT增强后大多表现为不均匀性和均匀性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强化,在不均匀强化中可见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强化以及小点状、小囊状无强化影,这种表现与胰腺癌有鉴别意义,少数表现为低密度强化不易与胰腺癌鉴别,另外,胰腺肿块与主胰管的不扩张或轻度扩张不成比例,明显扩张的胆管与主胰管不成比例是假肿瘤性胰腺炎的又一特点;随访观察肿块无进行性增大和主胰管扩张。结论:肿块的均匀或不均匀性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强化和肿块、扩张的胆管与不扩张或轻度扩张的主胰管不成比例是假肿瘤性胰腺炎的CT表现特点,结合追踪随访可以明确其影像学诊断。  相似文献   
2.
胸腔积液在临床上极为常见。中等量以上典型胸腔积液的X线诊断并不难,少量积液则容易被漏诊或误诊。本文报道26例少量胸腔积液的X线诊断,并着重讨论侧卧水平位在其诊断中的价值。1 资料和方法少量胸腔积液是相对于中等量以上积液而言。临床上要做定量诊断是不实际的。本文少量积液采用woodring[1]氏标准:(1)直立正位胸片未见异常,侧位及侧卧水平位均显示液体(<175ml);(2)直立正位发现侧肋膈角变钝(175~525ml)。根据上述标准,从我院1985~1996年间的胸腔积液病例中,选出临床资料较…  相似文献   
3.
自发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及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自发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和CT表现特点,提高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6例自发性硬膜下血肿的CT和临床资料。结果:CT表现:血肿多位于大脑突面,多累及2~3个部位。急性期4例,亚急性期6例,慢性期6例,均表现为颅内板下弧形,“3”字形,新月状不同密度影,最大血肿厚度大于10mm有8例,不同程度的脑中线移位。临床表现:除1例快速进入昏迷外,其余早期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易疲劳,智力衰退、模糊,继而出现偏瘫,意识障碍,昏迷等,11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和4例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和痊愈。结论:自发性硬膜下血肿多见于老年人,CT表现以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多见,且出血量大而范围广,脑中线移位明显。临床起病隐袭,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症状加重时往往出血量大,早期易延误诊断,及时治疗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骶骨翼假性破坏的形成机理以减少误诊。资料和方法对9例骶骨翼假性破坏行1—2mm薄层扫描或重建,并做MPR、SSD重建,观察骶骨翼表面及周围情况。结果骶骨翼假性破坏表现为骶骨翼区不均质密度增高影,小梁模糊,骶后缘皮质局限性缺损。结论骶骨翼假性破坏主要由于部分容积效应所致,薄层扫描是消除部分容积效应的主要方法,骶后缘皮质局限性缺损是重要的鉴别征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骶骨翼假性破坏的形成机制及表现以减少误诊。方法:对21例骶骨翼假性破坏病例行1mm~2mm薄层扫描或扫描后1mm~2mm薄层重建,并行MPR,SSD等重建,观察骶骨翼假性破坏的CT表现及其周围骨质情况。随机抽取160例腰骶椎轴位扫描病人统计骶骨翼假性骨破坏的出现率。结果:160例腰骶椎轴位扫描中有4例出现骶骨翼假性破坏(2/120,1.67%)。21例骶骨翼见不均质性密度增高影,骨小梁结构模糊不清。1mm~2mm薄层扫描或重建及MPR、SSD重建后,病变不明显,髓腔密度同对侧比较基本正常。13例骶骨翼后缘皮质局限性缺省,凹面向后,边缘硬化。结论:骶骨翼假性破坏主要是由于部分容积效应所致。薄层扫描是消除该假象的主要方法。骶后缘局限性骨质缺损为重要的鉴别征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