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及抗病毒治疗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形成及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287例行根治性肝切除手术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依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MVI阳性组和MVI阴性组,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非等级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三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最大约登指数法评价本次研究的诊断效能.结果 287例患者中,MVI的发生率为44.7% (137/287).单因素分析显示,MVI的形成与术前抗病毒治疗,HBVDNA定量、AFP定量及术后病理组织学分级有关.在HBV相关性HCC患者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病毒治疗(OR=0.44,P=0.002)、HBVDNA定量在≥2×104至≤2×107 IU/mL(OR=2.79, P=0.036)、及AFP定量在≥400至≤1 000 ng/mL(OR=0.31,P=0.023)为MVI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抗病毒治疗半年以上为MVI的独立保护因素.高水平的HBVDNA定量(>2×104 IU/mL)可能预示MVI的高分化(P<0.05).此外,有意义的HBVDNA定量≥2× 104至≤2×107 IU/mL (AUC=0.885, P< 0.001)可能对预测HBV相关性HCC发生MVI的诊断价值较高.结论 HBV感染与HBVDNA定量水平是肝细胞癌MVI形成的重要因素;抗病毒治疗可能对MVI的形成有预防作用;高水平的HBVDNA定量可能预示着高分化的MVI,此外有意义的HBVDNA定量对HBV相关性HCC发生MVI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及抗病毒治疗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形成及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287例行根治性肝切除手术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依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MVI阳性组和MVI阴性组,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非等级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三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最大约登指数法评价本次研究的诊断效能.结果 287例患者中,MVI的发生率为44.7% (137/287).单因素分析显示,MVI的形成与术前抗病毒治疗,HBVDNA定量、AFP定量及术后病理组织学分级有关.在HBV相关性HCC患者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病毒治疗(OR=0.44,P=0.002)、HBVDNA定量在≥2×104至≤2×107 IU/mL(OR=2.79, P=0.036)、及AFP定量在≥400至≤1 000 ng/mL(OR=0.31,P=0.023)为MVI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抗病毒治疗半年以上为MVI的独立保护因素.高水平的HBVDNA定量(>2×104 IU/mL)可能预示MVI的高分化(P<0.05).此外,有意义的HBVDNA定量≥2× 104至≤2×107 IU/mL (AUC=0.885, P< 0.001)可能对预测HBV相关性HCC发生MVI的诊断价值较高.结论 HBV感染与HBVDNA定量水平是肝细胞癌MVI形成的重要因素;抗病毒治疗可能对MVI的形成有预防作用;高水平的HBVDNA定量可能预示着高分化的MVI,此外有意义的HBVDNA定量对HBV相关性HCC发生MVI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及抗病毒治疗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形成及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287例行根治性肝切除手术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依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MVI阳性组和MVI阴性组,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非等级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三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最大约登指数法评价本次研究的诊断效能.结果 287例患者中,MVI的发生率为44.7% (137/287).单因素分析显示,MVI的形成与术前抗病毒治疗,HBVDNA定量、AFP定量及术后病理组织学分级有关.在HBV相关性HCC患者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病毒治疗(OR=0.44,P=0.002)、HBVDNA定量在≥2×104至≤2×107 IU/mL(OR=2.79, P=0.036)、及AFP定量在≥400至≤1 000 ng/mL(OR=0.31,P=0.023)为MVI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抗病毒治疗半年以上为MVI的独立保护因素.高水平的HBVDNA定量(>2×104 IU/mL)可能预示MVI的高分化(P<0.05).此外,有意义的HBVDNA定量≥2× 104至≤2×107 IU/mL (AUC=0.885, P< 0.001)可能对预测HBV相关性HCC发生MVI的诊断价值较高.结论 HBV感染与HBVDNA定量水平是肝细胞癌MVI形成的重要因素;抗病毒治疗可能对MVI的形成有预防作用;高水平的HBVDNA定量可能预示着高分化的MVI,此外有意义的HBVDNA定量对HBV相关性HCC发生MVI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至2020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所收治的423例急性阑尾炎术后临床资料,评价超声对急性阑尾炎诊断准确率,分析超声对不同类型阑尾炎的管腔直径,管壁厚度结果以及右下腹回盲部管壁增厚,右下腹局部积液,局部强回声对比差异。  结果  超声共检出急性阑尾炎374例,诊断准确率为88.4%(374/423)。急性阑尾炎阑尾管腔直径、管壁厚度(mm)分别为:(7.1±1.3)、(3.2±0.9),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管腔直径、管壁厚度(mm)分别为:(10.0±1.9)、(4.3±1.1),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管腔直径、管壁厚度(mm)分别为:(12.4±2.2)、(5.3±1.3),三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和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回盲部管壁增厚,右下腹局部积液,局部强回声,淋巴结肿大的比例均高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超声能够为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单侧与徒手单双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LF)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OTLF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28例, 女36例;年龄57~88岁[(74.5±5.6)岁]。骨折节段:T1~T9 12例, T10~L2 32例, L3~L5 20例。患者均行PKP治疗, 其中25例采用徒手单侧穿刺(徒手单穿组), 18例采用徒手双侧穿刺(徒手双穿组), 21例采用机器人辅助单侧穿刺(机器人单穿组)。比较三组手术时间、通道建立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空间分布评分;术前, 术后3 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后凸Cobb角;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10个月[(7.0±0.9)个月]。徒手单穿组手术时间为(30.2±6.1)min, 短于机器人单穿组的(37.9±8.9)min和徒手双穿组的(49.0±10.2)min;机器人单穿组手术时间短于徒手双穿组(P均<0.0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