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身放射损伤对皮肤伤口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合并全身放射损伤时创伤局部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皮肤伤口局部成纤维细胞数量变化及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的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素E(Cyclin E)及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含量变化。结果 合并全身放射损伤时皮肤伤口局部成纤维细胞数量在伤后5、7和10d显著少于单纯创伤组,并显著延迟高峰期;伤口局部PCNA和CDK4含量在务后3、5和7d显著低于单纯创伤组,伤口局部Cyclin E含量在伤后3、5、7和10d也显著低于单纯创伤组。结论 全身放射损伤可抑制伤后早期细胞周期G1期到S期的转变,抑制细胞增殖,从而使伤口局部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这可能是合并全身放射损伤时创伤难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全身放射损伤对皮肤伤口组织细胞的影响及康复新(W11-α12)的促愈作用,探讨放创复合伤时创伤难愈的机制与促愈措施。方法100只雄性健康昆明种小鼠,体质量(20±2)g,以随机数字表法设单纯创伤(单伤)和全身放射损伤合并创伤(复合伤)组。小鼠6Gy照射后,于背部造成两个皮肤切口伤,观察伤后伤口愈合速度、伤口炎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数量及表皮细胞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的变化。结果伤后3,5,7d,单纯创伤组(单伤组)伤口愈合速度(%)为63.22,83.47,94.61,放创复合伤组(复合伤组)则显著降低(t=7.84,7.26,8.18,P<0.01),分别为52.67,69.18,82.88。伤后1,3,5d,复合伤组伤口炎细胞数量分别比单伤组下降26.53%,62.11%,38.91%;成纤维细胞数量下降43.73%,52.70%,25.32%;毛细血管数量在伤后5d降低55.97%;应用康复新后,两伤组均见伤口愈合速度加快、细胞数量增加,但复合伤组的增幅要大于单伤组。伤后3,5d,复合伤组表皮细胞bFGF含量比单伤组低59.15%和36.15%,当应用康复新后,复合伤组增幅分别比单伤组高35.90%和10.97%。结论伤后伤口局部细胞数量减少和表皮细胞中bFGF含量下降是合并放射损伤后创面难愈的重要原因之一,康复新对伤口的细胞游走、增殖及表皮细胞分泌bFGF的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放创复合伤创面的促愈作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放创复合伤创面的促愈作用。方法 利用自体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局部合并放射损伤的创面,采用荧光示踪技术、形态学观察、胶原染色、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计数、羟脯氨酸含量测定等多种指标,观察了间充质干细胞对放创复合伤创面的促愈使用。结果 间充质干细胞能加快创面愈合,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胶原合成。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放创复合伤创面有明显的促愈效应。  相似文献   
4.
全身放射损伤影响皮肤创伤愈合的剂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全身不同剂量照射对皮肤软组织创伤愈合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 用^60Coγ射线一次性均匀照射1-8Gy,照后1h内,用特制的圆孔刀致大鼠背部全层皮肤φ22mm创面2个(占体表面积的2.5%)。结果 创伤合并0、1、2、3、4、5、6、7、8Gy全身照射后,随照射剂量增加,创伤愈合速度明显减缓,残留面积明显增大,如伤后7d,单创组有33.5%的创面未愈合,复合伤组分别有35.4%,38.1%,41.6%,48.8%,53.9%,63.7%,69.2%,73.9%的创面未愈合。统计学显示,伤后不同剂量与未愈合创面%(Y^)间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据此推导出9个剂量效应公式。这些结果主要为群体判估放创复合伤伤情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结论 放创复合伤时创伤愈合延迟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放烧复合伤植皮后创面愈合与皮肤组织学的关系。方法采用5GY全身照射复合15%三度烧伤的放烧复合伤大鼠模型,伤后24h进行异体植皮封闭创面,术后1、3、5、7、10、20、25、30d分别取材。结果不治疗组动物10d时,创面较干燥,但伤后10~15d(溶痂期)死亡鼠创面有大部分破溃。放烧复合伤经输血和植皮的治疗组动物伤后7~10d时移植皮下仅有点状出血,此后逐渐被吸收,异体皮存活良好,20d开始长出新毛,30d已全部长毛。结论伤后24h切痂植皮,有利于保护创面、减轻感染。而伤后输注低淋巴细胞的照射血和异体植皮,使创面愈合延长异体皮活存。  相似文献   
6.
显示基底膜方法的比较古德全,粟永萍,阎国和(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防原医学教研室,重庆630038)显示基底膜的方法有多种,较早是用银网状结构技术的变法,即六胺银法;后来发现PAS技术也可显示;近几年来又有一些人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各有什么...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研究烧冲复合伤时肺脏病变的特点,我们制备了大鼠重度冲击伤、15/III度烧伤和烧冲复合伤模型,对肺脏微血管的病理变化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和超微结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烧伤时肺脏病变主要是肺毛细血管超微结构发生损伤,病变程度较轻。冲击伤和烧冲复合伤时肺微血管损伤均很明显,尤以后者为重,表现为肺水肿增加,血管病变突出,包括小动脉壁结构松散,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高度肿胀,管腔变窄,血管内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等,且病变恢复较慢。提示:上述伤情时微血管损伤是肺脏病变中的主要变化,在防治中应予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合并全身放射损伤的创伤(放创复合伤)局部成纤维细胞凋亡变化及其机理。方法 采用组织学、免疫组化、透射电镜、原位凋亡检测等方法观察大鼠皮肤伤口局部成纤维细胞数量、凋亡变化及调亡调控分子Bcl-2和Bax含量变化。结果 放创复合伤皮肤伤口成纤维细胞凋亡较单纯创伤组显著增加,伤口局部Bax含量也显著增加,Bcl-2含量和Bcl-2/Bax比值较单纯创伤组显著降低。结论 全身放射损伤可使创伤局部成纤维细胞凋亡增加,从而使伤口局部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伤口局部Bcl-2、Bax含量及其比值异常可能是成纤维细胞凋亡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全身放射损伤对皮肤伤口组织细胞的影响及康复新(W11-α12)的促愈作用,探讨放创复合伤时创伤难愈的机制与促愈措施。方法 100只雄性健康昆明种小康,体质量(20&;#177;2)g,以随机数字表法设单纯创伤(单伤)和全身放射损伤合并创伤(复合伤)组。小鼠6Gy照射后,于背部造成两个皮肤切口伤,观察伤后伤口愈合速度、伤口炎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数量及表皮细胞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的变化。结果 伤后3,5,7d,单纯创伤组(单伤组)伤口愈愈合速度(%)为63.22,83.47,94.61,放创复合伤组(复合伤组)则显著降低(t=7.84,7.26,8.18,P&;lt;0.01),分别为52.67,69.18,82.88。伤后1,3,5 ,复合伤组伤口炎细胞数量分别比单伤组下降26.53%,62.11%,38.91%;成纤维细胞数量下降43.73%,52.70%,25.32%;毛细血管数量在伤后5d降低55.97%;应用康复新后,两伤组均见伤哭喊愈合速度加快、细胞数量增加,但复合伤组的增幅要大于单伤组,伤后3,5d,复合伤组表皮细胞bFGF含量比单伤组低59.15%和36.15%,当应用康复新后,复合伤组增幅分别比单伤组高35.90%和10.97%。结论 伤后伤口局部细胞数量减少和表皮细胞中bFGF含量下降是合并放射损伤后创面难愈的重要原因之一,康复新对伤口的细胞游走、增殖及表皮细胞分泌bFGF的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研究烧冲复合伤时肺脏病变的特点,我们制备了大鼠重度冲击伤、15%Ⅲ度烧伤和烧冲复合伤模型,对肺脏微血管的病理变化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和超微结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烧伤时肺脏病变主要是肺毛细血管超微结构发生损伤,病变程度较轻。冲击伤和烧冲复合伤时肺微血管损伤均很明显,尤以后者为重,表现为肺水肿增加,血管病变突出,包括小动脉壁结构松散,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高度肿胀,管腔变窄,血管内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等,且病变恢复较慢。提示:上述伤情时微血管损伤是肺脏病变中的主要变化,在防治中应予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