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emoral neck dynamic cross pinning system, FNS)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 PRP)技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6月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34例;年龄20~59岁,平均41.6岁;摔伤9例,高空坠落伤40例,道路交通伤21例。根据不同固定方式分为空心钉固定组(22例)、FNS组(30例)及FNS+PRP组(18例),分别给予传统空心钉固定、FNS固定及FNS+PRP治疗(PRP方法:待手术结束后,借助C型臂X线机观察患者骨折端情况,在确定无外展以及旋转等移位后,利用穿刺针针将富血小板血浆注入髋关节骨折断端处,期间至少3侧以上得到注射)。比较三组手术指标、骨折愈合情况、髋关节功能。结果 相比空心钉固定组、FNS组,FNS+PRP组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短(P<0.05);FNS+PRP组术后1、3、6、12个月Fernandez-Esteve骨痂评分、Harris评分高...  相似文献   
2.
付涛  钟炎伟  于金华 《颈腰痛杂志》2023,(4):672-673+676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行PVP术后慢性腰痛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本院行PVP手术治疗的160例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慢性腰痛设为腰痛组与无腰痛组。统计两组患者年龄、伤椎压缩率、骨水泥分布效果等病历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分析的形式探讨术后慢性腰痛的危险因素。结果 160例患者术后25例出现慢性腰痛,发生率15.63%;单因素分析显示,腰痛组与无腰痛组年龄、骨密度T值、伤椎压缩率、腰筋膜损伤、骨水泥分布效果、邻椎骨折、伤椎再塌陷、伴椎体裂隙征、骨水泥体积分数、体质量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腰筋膜损伤、骨水泥分布不满意、邻椎骨折、伤椎再塌陷、伴椎体裂隙征、骨水泥体积分数>0.3,是PVP术后慢性腰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PVP术后慢性腰痛的危险因素涉及腰筋膜损伤、骨水泥分布、注入量、椎体裂隙征、伤椎再塌陷、邻椎骨折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