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血管超声及腹部超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围静脉-静脉体外膜氧合(V-V ECMO)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拟行V-V ECMO支持治疗的ARDS患者13例,分析超声在插管前对患者基本情况的评估结果,以及在插管过程中、V-V ECMO支持治疗期间和脱机后对心脏及血管相关并发症监测情况。结果行V-V ECMO支持治疗的13例ARDS患者中,12例存活至脱机,8例存活至康复出院。V-V ECMO插管过程中,7例在超声引导下调整套管末端位置;V-V ECMO支持治疗期间,2例在超声引导下调整套管末端位置。并发症发生情况:V-V ECMO支持治疗期间血管超声提示2例套管周围血栓形成,腹部超声提示1例腹腔出血;脱机后超声心动图提示1例下腔静脉附壁血栓形成,血管超声提示1例插管同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围V-V ECMO期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超声在V-V ECMO插管过程中、支持治疗期间及监测并发症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股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 ECMO)放置下肢灌注管(DPC)的经验。方法:收集本院自2018年1月-2019年8月期间完成V-A ECMO患者的病例数据,回顾性分析留置下肢灌注管的时机、方式以及预防下肢缺血的效果。结果:34例患者接受V-A ECMO辅助,ECMO平均转机时间105.5 h,共出现下肢缺血并发症患者3例,总发生率约8.8%,均发生在预防性放置DPC组(29例),而在未预防性放置DPC组(5例)(补救性放置DPC 2例,未放置DPC 3例),却未发生下肢缺血。在31例放置DPC患者中,出现DPC堵塞7例(22.5%),DPC置入静脉1例(3.2%),DPC脱落1例(3.2%)。结论:预防性放置PDC并不能完全预防下肢缺血并发症。对于预防性留置DPC的患者,仍需要依赖于严密的床旁监测与临床评估才能有效预防下肢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比较胸骨旁主动脉瓣置换术与传统正中开胸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1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微创组(n=123,右侧胸骨旁小切口)与传统组(n=76,常规正中开胸)。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ICU滞留时间、有创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院内死亡、脑梗死、脑出血发生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吸烟史、瓣膜病变性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生物瓣膜比例均高于传统组,而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期间均无死亡患者,未发生瓣周漏、消化道出血及脑血管等并发症。微创组的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均短于传统组,术后引流量、红细胞输注量、血浆输注量均少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右侧胸骨旁第二肋间切口行主动脉瓣...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体外循环时间CPB与心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清FT3、FT4、TSH、rT3水平的相互关联研究.方法 选取就诊手术的心外科患者102例进行研究,并根据CPB时间不同分为短时组;中等时间组以及长时组(2.0h及以上).对三组患者围手术期血清FT3、FT4、TSH、rT3水平进行分析讨论;使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三组患者FT3水平均有所减低(P<0.05);三组患者术后FT3水平比较提示,短时组水平在三组中相对最高,长时组水平相对最低(P<0.05).对比FT4水平,与FT3情况近似;术前与术后三组患者的rT3水平,术后可见rT3水平均有所增高(P<0.05);三组患者术后rT3水平比较提示,短时组水平在三组中相对最低,长时组水平相对最高(P<0.05).经相关分析还发现,三组患者术后的FT3与FT4正相关,FT3与rT3以及FT4与rT3均负相关.结论 术后患者FT3、FT4水平均受影响而有所减低,且CPB历时越久减低越多,亦即甲状腺功能受到的影响越大.rT3水平的变化规律则正相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通路是否是乙肝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protein,HBx)上调多药耐药基因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的途径之一。方法建立稳定转染HBx基因的L02(L02/HBx)细胞系,用NF-κB信号通路阻断剂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yrol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阻断NF-κB信号通路。采用荧光双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转染前后及PDTC加入前后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失活情况,同时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及PDTC加入前后LRP的表达情况。结果转染HBx基因后NF-κB信号通路被激活,LRP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分别为对照组的(2.32±0.31)倍和(4.62±0.72)倍(均P<0.05);PDTC加入后NF-κB信号通路被阻断,LRP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分别为对照组的(1.75±0.19)倍和(2.39±0.54)倍(均P<0.05)。结论 NF-κB信号通路可能是HBx介导肝癌多药耐药,上调多药耐药基因LRP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我院ECMO团队实施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重症患者院际转运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1年4月期间我院ECMO团队在ECMO支持下实现院际转运的27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疾病种类、插管地点、插管方法、院际转运距离、转运方式、患者转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临床转归。结果:27例患者均由我院心外科ECMO团队在外院置管后转至本单位。其中男24例,女3例;平均年龄52.5岁;转运距离4~300 km。1例患者采用直升机转运,26例患者采用地面救护车转运。转运过程中无死亡事件发生,但发生8例不良事件。ECMO顺利撤机18例,患者顺利出院14例。结论:ECMO辅助下危重患者的院际转运是安全而有效的,充分而周密的准备工作可有助于减少ECMO转运途中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心脏肿瘤外科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14年9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0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家族史、心脏功能、以及肿瘤大小、生长分布、病理类型等,并将上述资料与患者手术效果、预后及转归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肿瘤的病理类型、瘤体大小、术前心功能对手术疗效有显著影响,罹患良性黏液瘤、肿瘤体积<100 cm3、术前心功能较好的患者更易获得治愈,而罹患恶性肿瘤、肿瘤体积≥300 cm3、术前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较高;对预后的影响方面,年龄较小、既往无心血管病史、罹患良性黏液瘤、术前及术后心功能较好的患者术后生存期较年长、罹患恶性肿瘤、心功能较差的患者术后生存期明显延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瘤体大小、术前心功能与临床疗效呈正相关,既往心血管病史和术后心功能分级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结论  良性肿瘤、较小的肿瘤体积以及较好的术前心功能可明显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死亡率;而术后心功能良好、无既往心血管病史的患者生存期较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分析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体外膜氧合(ECMO)辅助患者,探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和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两种模式在ECMO与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联合使用中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中心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发生AKI的ECMO辅助患者联合CRRT治疗共21例。根据CRRT不同模式分为CVVH组(n=11)和CVVHDF组(n=10),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ECMO及CRRT辅助参数、肝功能、肾功能及血常规等变化。结果 ECMO辅助时间CVVH组为4(2,9) d, CVVHDF组为7(6,12)d,(Z=1.1019,P=0.2705)。ICU住院时间CVVH组平均为(11±8.75)d, CVVHDF组平均为(13.9±12.41)d,(t=0.62,P=0.5404)。小样本采用精确logistic回归探索,经分析两组除血红蛋白治疗前后有差异(OR=1.041,95%CI:1.001~1.096,P=0.0435),其余临床指标治疗两组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本研究发现CVVHDF和CVVH两种模...  相似文献   
10.
王雪  邓超  郭锋伟  曹先通  杨阳  高珩  闫炀 《心脏杂志》2023,35(1):57-61+66
目的 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Stanford type-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术后乳酸水平及恢复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住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aTAAD患者进行筛选并随访半年,共纳入患者293例,其中仅行手术治疗患者263例,随访半年,失访4例,最终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259例患者,其中男性176例,女性83例,年龄(51±12)岁,按照随访截止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死亡组患者59例,存活组200例。所有患者均检测术后(0、4、8、12、16、20与24)h的乳酸水平,计算乳酸恢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术前空腹抽血留取生化、血常规及凝血等指标,记录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 通过不同指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较发现,术后24 h乳酸[HR 0.805,95%CI (0.708,0.916),P<0.01]、乳酸恢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HR 1.066,95%CI (1.039,1.094),P<0.01]、DD[HR 1.052,95%CI (1.023,1.0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