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7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67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2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结核的CT表现,分析CT检查在肾结核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42例肾结核患者进行CT检查及增强扫描并结合其他临床资料作综合分析。结果CT检查肾内有低密度病灶,空洞形成,多发空洞有特征性改变。结论肾结核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检查优于其他方法,在肾结核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3例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病理诊断结果与穿刺术中遇到的问题。结果腺癌7例,鳞癌8例,结核3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例,小细胞肺泡癌1例,神经鞘瘤1例,未采集到标本1例,穿刺未成功1例。阳性率91.3%。结论(汀引导肺穿刺活检临床诊断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胰、胆疾病患者血清GLS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胰、胆疾病患者血清GLS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胰、胆癌症与非癌患者GLS含量 ,然后分组统计分析。结果 胰癌组GLS(973± 32 2mg/L)显著高于胰脏非癌组 (5 75± 2 18)和糖尿病组 (5 37± 87) ;胆道癌组GLS(90 8± 2 73)显著高于胆道非癌组 (5 2 1± 10 9)。该五组GLS阳性率 (>6 6 0mg/L)依次为 93.8%、2 6 .7%、4 .1%、85 .7%、9.3% ;胰、胆癌症组均显著高于非癌疾病组。结论 胰、胆癌症患者血清GLS显著增加 ;测定GLS对癌症诊断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1978年以来,我们收治胫骨上端合并平台粉碎骨折46例,经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6例中男34例,女12例。年龄16~75岁。左侧27例,右侧19例。闭合性损伤32例,开放性损伤14例。损伤原因,15例为车祸,高处坠落25例,直接暴力6例。合并伤12例,骨筋膜室综合征6例均切开减压,胫前后动脉损伤3例均为直接暴力,其中2例由于损伤严重腘动脉撕裂行截肢术。 1.2 损伤分型 根据Risehoragn的骨折分类将胫骨干上端及平台粉碎骨折分为四类:Ⅰ胫骨上端粉碎骨折无明显移位,平台塌陷<0.5cm9例。Ⅱ胫骨上端粉碎骨折移位,无成角,平台塌陷在0.5~1.0cm22例。Ⅲ胫骨上端粉碎骨折有成角移位,平台塌陷大于1.0cm13例。Ⅳ胫骨上端粉碎骨折有重度移位,平台塌陷襞裂块在三块以上,关节面凸凹不平2例。 1.3 治疗方法 A组13例非手术治疗,包括Ⅰ型6例,Ⅱ型5例,Ⅲ型2例,采用跟骨牵引,石膏外固定,其中2例跟骨牵引6周,换管形石膏骨折延期愈合,由于外固定时间长,最终致关节功能障碍,膝关节活动范围只有15°左右。B组33例手术治疗,包括Ⅰ型3例,Ⅱ型17例,Ⅲ型11例,Ⅳ型2例。  相似文献   
5.
李梅  丁燕  白小红  刘胜芳 《四川医学》2002,23(2):191-192
我院自 1985年 8月至 1992年 5月 ,经门诊优生遗传咨询 ,选择可疑有染色体异常患者 74 8例 ,进行外周血染色体分析。其结果如下。1 材料及方法选择优生遗传咨询门诊中胚胎丢失、原发闭经、不孕、发育异常、智力低下等可疑有染色体异常的患者 ,按常规培养 ,湖南医科大学制片法 ,采用连续固定法制片 ,G带分析。对个别特殊病例行C带、银染、高分辨、R带检查。2 结果及讨论2 1  74 8例染色体结果分析 ,发现异常染色体核型 4 6例 ,异常率约为 6%。2 2 胎儿丢失 :妊娠胎儿丢失。我们主要指自发性流产 2次以上或曾分娩过死胎、死产、畸形…  相似文献   
6.
柯萨奇B病毒性脑膜炎262例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和分析2001年5月至8月间位于徐州市及周边地区发生的流行性无菌性脑膜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方法 对262名住院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病例分析,同时对患者的脑脊液和血清标本分别进行树萨奇病毒B、埃可病毒、乙脑病毒和腺病毒PCR和免疫荧光测定。结果 75例脑脊液标本中有39份呈现柯萨奇病毒BPCR反应阳性,阳性率达52%;69.8%患者血清柯萨奇病毒B抗原抗体免疫反应阳性。发病年龄从生后28天至14岁,大部分患者年龄在3-14岁。头痛的发生率为20%,10%患者畏光,40%患者有呕吐症状,发热占情恢复良好。结论 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符合病毒性脑膜炎的诊断标准。此次病毒性脑膜为暴发流行的病因是柯萨奇病毒B,传播方式推测与柯萨奇病毒B的呼吸道传播有关。  相似文献   
7.
颅内前联合一后联合间线与体表听眦线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C-PC间线与体表MC线之间的关系,为脑立体定向颅内靶点毁损术CT定位提供一条体表扫描基线.方法分析90例X线脑室造影头颅片,测量AC-PC线与MC线之间的夹角,确定CT定位扫描基线.并用此基线对一组锥体外系疾病患者进行立体定向术前CT定位,观察定位效果,验证可靠性.结果AC-PC线与MC线的夹角为7°~13°(9.925±1.24)°.AC-PC线与MC线向前开放10°角的角边线(MB线)基本平行.本研究中CT治疗组靶点命中率为91.8%(脑室造影组87.3%);随访观察CT组的总有效率为95.3%.结论①体表MB线与颅内AC-PC线呈恒定的平行关系;②脑立体定向颅内靶点毁损术治疗锥体外系疾病CT定位时,可用MC线向前开放10度角边线,即体表MB线作为扫描基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 AC— PC间线与体表 MC线之间的关系 ,为脑立体定向颅内靶点毁损术 CT定位提供一条体表扫描基线。方法 分析 90例 X线脑室造影头颅片 ,测量 AC— PC线与 MC线之间的夹角 ,确定 CT定位扫描基线。并用此基线对一组锥体外系疾病患者进行立体定向术前 CT定位 ,观察定位效果 ,验证可靠性。结果  AC— PC线与 MC线的夹角为 7°~ 13°(9.92 5± 1.2 4)°。 AC- PC线与 MC线向前开放 10°角的角边线 (MB线 )基本平行。本研究中 CT治疗组靶点命中率为 91.8% (脑室造影组 87.3% ) ;随访观察 CT组的总有效率为 95 .3%。结论  1体表 MB线与颅内 AC- PC线呈恒定的平行关系 ;2脑立体定向颅内靶点毁损术治疗锥体外系疾病 CT定位时 ,可用 MC线向前开放 10度角边线 ,即体表MB线作为扫描基线。  相似文献   
9.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二氯二茂钛进行含量测定。回归方程为 :Y =0 9881X - 0 90 90× 10 -3(Y :吸光度 ;X :浓度 ,mg/L) ,相关系数r=0 9999,线性范围为 13 .6~ 81.6mg/L。模拟试验 3份 ,回收率为 98 4 5 %~ 10 1 3 3 % ,相对标准偏差为 0 14 %~ 0 3 3 %。本实验研究了原料药二氯二茂钛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不同的湿度、温度等条件对二氯二茂钛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吸光系数法对二氯二茂钛原料药进行含量测定。391nm处测得E1%1cm=98.32,平均回收率为98.77%~101.74%。相对标准差RSD=0.12%~0.66%。测定不同温度,湿度下放置不同时间原料药的含量。与工作曲线法相比。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