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数字化测量髋臼后柱壁安全置钉相关参数,为临床治疗后壁或/和后柱骨折置钉提供参考。方法 经软件Mimics20.0重建100例正常成人髋骨三维模型。将髋臼后壁分为累及臼顶的高位后壁区与未累及臼顶的低位后壁区,切割髋臼高位后壁区得到断面M、D、E和N,切割低位髋臼后壁区形成断面F、G、H、I和J。在断面上测量进钉角度和进钉长度。结果 在断面M、D、E和N上距臼缘5.0mm的进钉点,男女螺钉最大安全进钉角度分别不应超过80°、70°、60°与50°,男女进钉长度分别不应超过40.0与35.0 mm。在断面F、G、H、I和J上,男女距臼缘5.0、10.0、20.0与30.0 mm的进钉角度应分别小于50°、60°、80°和90°。断面F至J中,男性进钉点螺钉长度应分别小于40.0、35.0、30.0、30.0与40.0 mm;女性应分别小于35.0、30.0、25.0、25.0与35.0 mm。结果 在髋臼后柱壁不同进钉位点,应采取不同的进钉角度与长度以防螺钉误入髋关节腔。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缝合锚固定技术在军事训练伤致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有效性、可行性和局限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6月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采用缝合锚固定技术治疗的因军事训练伤致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Lawrence-Ⅰ区)患者33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例;年龄18~44岁,平均25.7岁;左侧22例,右侧11例;致伤原因障碍跑11例,跳木马7例,跳伞5例,扭伤10例。记录术前住院日、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折复位满意度、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及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记录患足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足踝协会(AOFAS)功能评分,并采用AOFAS评分评估患足功能。结果33例患者随访8~16个月,平均11.7个月。术前住院2~10d,平均4.2d;切口长度1.5~3.5cm,平均2.47cm;手术时间15~35min,平均23.0min;术中出血量5~20mL,平均7.6mL;术中透视次数2~6次,平均3.8次。骨折复位满意度优31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骨折愈合时间2.5~4.5个月,平均3.1个月,骨折愈合率为100%;除1例术后出现腓肠神经损伤表现外,余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VAS0~3分,平均1.1分;AOFAS评分88~100分,平均94.1分。结论缝合锚固定技术是治疗军事训练伤致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的一种方式,其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部分患者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总体治疗效果满意,值得在军队中心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股骨远端的Hoffa骨折是一种罕见的损伤,为股骨髁的冠状面骨折,涉及一个或两个髁.在不同类型的Hoffa骨折中,外髁比内髁骨折更常见[1] ,外髁骨折占Hoffa骨折的78%~85% [1- 2].Hoffa骨折在AO/OTA分型属于33-B3型.这类关节内骨折的治疗目的是实现关节面解剖复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是Hoffa骨折的首选治疗策略,个体治疗策略不同导致术后效果差异很大.选择最佳治疗方法仍很困难.有研究证实单用钢板或拉力螺钉内固定不足以使Hoffa骨折达到坚强固定,可能会导致复位丢失、不愈合甚至骨吸收,影响手术效果[3- 4].目前关于这类骨折手术效果的报道文献较少,且大多数为病例报告.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8月笔者医院收治的Hoffa骨折患者22例,观察螺钉加锁定钢板治疗Hoffa骨折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骨盆髋臼骨折常由高能量损伤导致,多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三维导航下经皮置入螺钉具有精准化、失血少、快速康复和并发症少的优势,然而由于骨盆髋臼解剖的复杂性,三维导航置钉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文简述了三维导航技术的特点及其在骨盆髋臼骨折微创治疗中的应用与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