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究积雪草苷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 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oxygenase-1, HO-1)信号通路对创伤引起的脓毒血症大鼠肾损伤的影响以及对氧化应激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脓毒血症组(n=50)。脓毒血症组通过盲肠结扎建立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均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灌胃积雪草苷(1.0、2.5、5.0 mg/mL);阳性组注射氨苄西林钠(200 mg/kg);模型组与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记录大鼠的生存时间;取样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检测血清中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丙二醛(malonic dialdehyde,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水平以及肾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生存时间更短(P<0...  相似文献   
2.
目的 Meta分析国内外创伤后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特征、高危因素及治疗方法,为创伤治疗过程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应对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采取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构建检索式,运用布尔逻辑检索,将不同关键字进行组合查询,检索CBM、CNKI、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和Pubmed、SCI、OVID及Embase等英文数据库,检索1997年12月—2017年12月发表的文献,选择语言种类限制在中文和英文,按预先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综合各文献的统计指标比值比(OR),文献总结后的结果使用相对应的统计学指标进行描述.结果 最后纳入8篇中英文病例-随机对照文献,因创伤后继发IFI 772例.总感染部位772例次,其中呼吸道(36%)、泌尿道(26%)、消化道(21%)位居感染前三;念珠菌(52%)、酵母菌(37%)、隐球菌(17%)是造成创伤后侵袭性感染的主要菌种;IFI混合细菌感染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42%)、大肠杆菌(27%)、铜绿假单胞菌(16%).感染后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49%)、中性粒细胞升高(31%)、白细胞增多(35%)等.结论 呼吸道和泌尿道为创伤后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单部位;病原菌主要为念珠菌、酵母菌、隐球菌,以手术清创与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海南省热带气候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流行病学特征,论证海南省创面修复及治疗中心建设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海南医学院三所附属医院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959例流行病学特征资料,其诊断以病案科国际疾病分类(ICD)编码为准,分析创面患者年龄、性别、致病原因、居住地、创面发生的部位、分泌物培养结果和治疗方式及转归等。结果入选患者男性604例,女性355例,男女比例为1.7∶1;其中糖尿病足508例,压疮173例。中老年患者在慢性难愈性创面中所占比例高,糖尿病足是创面的主要病因之一,其次为压疮。慢性难愈性创面发生常以下肢及骶尾部多见,约占68.6%和14.2%。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要感染菌,约占培养阳性标本的53.8%;创面经手术治疗愈合率为94.1%,非手术治疗愈合率为84.5%。结论通过对海南省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海南省在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微生物培养、致病因素、患者治疗后的愈合率等情况具有明显的热带地域特色,其次,政府等组织有必要加强海南省创面修复治疗中心的建设,为更多的慢性难愈性患者提供诊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低能量损伤老年患者中尺骨茎突骨折与桡骨远端骨折移位程度和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60例患者(女55例,男5例,年龄为50~89岁),因跌倒引起桡骨远端骨折,排除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骨折。根据有无尺骨茎突骨折将患者分为两组。分析复位前的影像学资料,通过测量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评估骨折移位情况。损伤1周内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股骨颈。通过末次随访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评分和腕关节活动度评估腕关节功能。结果: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组患者与无尺骨茎突骨折组的股骨颈部位骨密度值、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受试者数据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掌倾角与尺骨茎突骨折存在显著相关性(P=0.045)。两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能量损伤桡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中尺骨茎突骨折,其股骨颈骨密度降低与骨折的严重移位程度(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