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系统比较前入路与常规入路肝癌切除术治疗大肝癌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CNKl、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截止2013年4月的相关文献,收集比较前入路切除与常规切除治疗肝癌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研究.采用Meta分析软件RevMan 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8个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患者总数615例(前入路肝切除304例,常规入路肝切除311例).结果显示,前入路肝切除术中失血量[加权均数差(WMD)=-680.2 ml;95%CI,-1023.97~-336.43;P=0.0001]、外科并发症(OR=0.59;95% CI,0.38~0.93;P=0.02)、围手术期病死率(OR=0.37;95% CI,0.21~0.67;P=0.0009)、术中输血率(OR=0.38;95% CI,0.25~0.59;P<0.01)、住院时间(WMD=-4.75 d;95% CI,-7.82~-1.67;P=0.002)、肿瘤破裂发生率(OR=0.33;95% CI,0.11~0.97;P=0.04)明显优于常规入路切除术.两种入路手术时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入路肝脏切除术与常规入路比较,具有术中出血量少,输血率、外科并发症发生率、肿瘤破裂发生率、围手术期病死率较低,住院时间较短等优点.两者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一套简便、可靠、稳定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及肝向分化的方案。方法采用全骨髓差速贴
壁法分离提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优化的1.5 h差速贴壁结合12 h首次全量换液方法,及体外改良培养方案实现细胞
高效纯化扩增。流式细胞术表面标志物检测结合成脂、成骨、成软骨诱导分化鉴定细胞群。采用添加bFGF、HGF、EGF等多种
生长因子的三步诱导法促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系分化,并进行形态学、免疫学、基因水平评估。结果分离纯化的细胞群阳
性表达CD29、CD44、CD90,阴性表达CD34、CD45,经成脂、成骨、成软骨诱导液作用后,油红O、茜素红、甲苯胺蓝染色均呈阳
性。经三步法肝向诱导处理后,细胞群呈肝样细胞形态改变,表达肝脏特异性标志物ALB、AFP,肝系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呈时间
依赖性逐渐上升。结论优化后的方案能够简便、可靠、稳定地获得高纯度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能在特定微环境作用下
实现肝向分化。
  相似文献   
3.
背景:成体肝前体细胞可在受体肝脏内定植并分化为肝细胞。不过,异种肝前体细胞移植能否促进急性肝损伤的恢复,脾脏微环境能否促进移植物的存活和向肝细胞分化,尚没有研究。 目的:评价异种肝前体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损伤的作用;监测移植肝前体细胞在大鼠脾脏实质内的定植及向肝细胞的分化。 方法:体外培养雄性小鼠来源的肝前体细胞系肝上皮样前体细胞。通过CCl4腹腔注射联合2/3肝切除构建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进行肝上皮样前体细胞脾脏移植。在肝切除后1,5,14和21 d,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血清转氨酶变化,PCR反应检测脾脏组织Y染色体特异性序列Sry,脾脏CK-19和Alb免疫组织化学追踪移植肝上皮样前体细胞的植入和肝细胞分化。 结果与结论:肝上皮样前体细胞可在体外长期培养,保持增殖能力和双向分化潜能。肝上皮样前体细胞脾脏移植后,肝损伤大鼠肝细胞肿胀明显减轻,丙氨酸转氨酶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下降更明显。移植后1,5,14和21 d,脾脏DNA中均能检测到Sry序列。在整个实验期间CK-19阳性细胞在大鼠脾脏实质内始终存在。Alb阳性细胞在移植后5 d在脾脏实质中出现,随后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多。实验表明,移植肝前体细胞能在大鼠脾脏实质中植入,并分化为肝细胞,能有效促进CCl4腹腔注射联合2/3肝切除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修复过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胸骨旁主动脉瓣置换术与传统正中开胸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1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微创组(n=123,右侧胸骨旁小切口)与传统组(n=76,常规正中开胸)。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ICU滞留时间、有创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院内死亡、脑梗死、脑出血发生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吸烟史、瓣膜病变性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生物瓣膜比例均高于传统组,而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期间均无死亡患者,未发生瓣周漏、消化道出血及脑血管等并发症。微创组的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均短于传统组,术后引流量、红细胞输注量、血浆输注量均少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右侧胸骨旁第二肋间切口行主动脉瓣...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了一种用于门腔分流的磁吻合装置.包含两对子母磁环.它基于磁吻合技术,通过在门静脉和下腔静脉血管内外分别放入母磁环和子磁环后,子母磁环相吸并压迫并固定血管壁,从而在门/腔静脉建立磁吻合口.从而可实现无缝线化门腔侧侧吻合.该装置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吻合速度快、吻合效果理想,更重要的是门腔吻合口不会扩张,因而可显著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背景:成体肝前体细胞可在受体肝脏内定植并分化为肝细胞。不过,异种肝前体细胞移植能否促进急性肝损伤的恢复,脾脏微环境能否促进移植物的存活和向肝细胞分化,尚没有研究。目的:评价异种肝前体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损伤的作用;监测移植肝前体细胞在大鼠脾脏实质内的定植及向肝细胞的分化。方法:体外培养雄性小鼠来源的肝前体细胞系肝上皮样前体细胞。通过CCl4腹腔注射联合2/3肝切除构建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进行肝上皮样前体细胞脾脏移植。在肝切除后1,5,14和21 d,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血清转氨酶变化,PCR反应检测脾脏组织Y染色体特异性序列Sry,脾脏CK-19和Alb免疫组织化学追踪移植肝上皮样前体细胞的植入和肝细胞分化。结果与结论:肝上皮样前体细胞可在体外长期培养,保持增殖能力和双向分化潜能。肝上皮样前体细胞脾脏移植后,肝损伤大鼠肝细胞肿胀明显减轻,丙氨酸转氨酶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下降更明显。移植后1,5,14和21 d,脾脏DNA中均能检测到Sry序列。在整个实验期间CK-19阳性细胞在大鼠脾脏实质内始终存在。Alb阳性细胞在移植后5 d在脾脏实质中出现,随后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多。实验表明,移植肝前体细胞能在大鼠脾脏实质中植入,并分化为肝细胞,能有效促进CCl4腹腔注射联合2/3肝切除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人肝组织脱细胞支架的制备。方法本研究利用手术切除的人肝血管瘤左外叶组织,经反复冻融,0.01% SDS、
0.1% SDS和1% Triton X-100循环灌注制备人肝组织脱细胞支架,并通过灌注过氧乙酸消毒。将L-02细胞通过门静脉插管种
植于脱细胞支架内进行培养。结果HE、DAPI染色和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脱细胞支架内无细胞成分残留,残余DNA检测为
25.3±14.6 ng/mg干质量,小于新鲜肝脏DNA含量的1%。免疫组化证实支架内保留了Ⅰ型胶原、Ⅳ型胶原、纤连蛋白、弹力蛋白
成分。L-02细胞在支架上生长良好且有增殖,并表达白蛋白及葡萄糖-6-磷酸酶。结论利用手术切除的人肝标本行肝组织脱
细胞支架的制备是可行的,且为构建更适用于临床的组织工程肝脏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肝脏常温机械灌注修复及评估系统.系统由肝脏常温氧合机械灌注装置、荧光成像系统及组织测氧仪组成.常温氧合机械灌注装置可对供肝进行持续灌注并实时监测调控灌注参数,荧光成像系统通过识别肝脏代谢的吲哚菁绿来评估供肝微循环情况及肝细胞代谢功能,组织测氧仪可实时监测肝组织氧分压变化评估细胞耗氧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我院ECMO团队实施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重症患者院际转运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1年4月期间我院ECMO团队在ECMO支持下实现院际转运的27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疾病种类、插管地点、插管方法、院际转运距离、转运方式、患者转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临床转归。结果:27例患者均由我院心外科ECMO团队在外院置管后转至本单位。其中男24例,女3例;平均年龄52.5岁;转运距离4~300 km。1例患者采用直升机转运,26例患者采用地面救护车转运。转运过程中无死亡事件发生,但发生8例不良事件。ECMO顺利撤机18例,患者顺利出院14例。结论:ECMO辅助下危重患者的院际转运是安全而有效的,充分而周密的准备工作可有助于减少ECMO转运途中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体外建立一个基于人脂肪肝脱细胞支架的肝癌三维模型。方法通过反复冻融、梯度浓度的SDS和1% Triton X-100 经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灌注及组织块在Triton X-100中反复震荡的方法制备人脂肪肝脱细胞基质(hFLM)。在hFLM内培养 HepG2细胞,检测其存活、形态、增殖及黏附分子表达情况。结果采用双重灌注的方式显著缩短了支架制备的时间,同时保留 了肝脏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及三维结构。HepG2细胞在hFLM内培养15 d,存活良好,并呈现与体内相似的肿瘤增殖模式。而 且,hFLM培养的HepG2细胞和皮下成瘤组均低表达E-cadherin,高表达Vimentin,与二维培养组正好相反。基于hFLM的肝癌 模型缺少有效的血管网络,缺乏足够的营养转运,可能导致后期细胞增殖减缓。hFLM培养的HepG2细胞第12天时PCNA指数 较第6天时降低了29.3%。结论建立一种新的人脂肪肝脱细胞方案,并验证了基于hFLM体外构建肝癌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