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54岁.不明原因右下肢疼痛,间歇性不规则发作20余年,右髋、右膝关节活动受限并进行性加重3个月入院;劳累后加重.查体:患者发育良好,头、颈、胸、腹部未见明显异常,脊柱正常;双下肢等长,未见明显肌萎缩,间歇性跛行明显;右下肢局部皮肤粗糙,触诊发现胫前及股前皮肤局部表面高低不平,坚硬如石,压痛不明显,浮髌试验阴性;右侧膝关节屈曲度较左侧差约20°;神经系统查体阴性.99mTc-MDP全身骨显像:右侧耻骨、股骨中段及远段、胫骨中段可见局限性放射性异常浓聚,其余骨骼显像剂分布未见明显异常(图1).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球蛋白(Tg)检测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诊治具有重要价值,尽管其测量受诸多因素影响,但手术及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后,Tg仍是监测DTC复发或转移的一项灵敏而又特异的肿瘤标志物.Tg检测与131I扫描的价值互为补充.此外,Tg免疫组化分析、Tg mRNA及Tg抗体等在DTC的诊治与随访中也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骨转移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经131I治疗的DTC骨转移患者的发生率、发病年龄、临床症状、体征、病理类型、转移部位及合并其他转移的情况,并对131I 全身扫描、99mTc-MDP骨扫描、MRI、X线和CT诊断DTC骨转移敏感性进行比较,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骨转移发生率约占DTC患者的8.43%(106/1258),好发部位以肋骨、髂骨和胸椎居多,以溶骨性骨转移为主;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DTC患者占19.81%;多发性骨转移多见.MRI、131I扫描、CT、X线、和99mTc-MDP骨扫描诊断甲状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依次为96.59%、93.84%、66.49%47.46%和38.19%,其中131I全身扫描与X线、CT和99mTc-MDP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I全身扫描与MRI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转移以多发性溶骨性病变为主,MRI和131I全身扫描的敏感性较高,CT次之,全身骨扫描和X线的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的临床特征,并进行生存分析。方法:对拟行131I治疗的1546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DTC患者的资料,分析骨转移情况,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DTC骨转移患者共120例,其中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DTC患者28例(23.3%,28/120),其中滤泡状癌20例、乳头状癌6例、乳头状癌滤泡亚型2例。临床症状表现为骨骼疼痛者26例(92.9%),其中腰椎病理性骨折1例,股骨病理性骨折2例。无骨痛者2例,分别为体检时发现枕骨和肋骨DTC转移。28例患者骨转移灶共73处,以骨盆和椎体转移最多见(63.0,46/73),其中12例患者伴有其他部位的远处转移(42.9%)。本组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DTC患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3.0%和71.0%;与甲状腺癌术后诊断为骨转移的DTC患者(92例)相比,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诊断为DTC患者的20年生存率更高(P=0.012)。结论:部分DTC发病较为隐匿,当临床发现原因不明的局部骨骼疼痛、病理学骨折或骨质破坏时,应排除DTC骨转移可能。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诊断为DTC患者的预后要优于甲状腺癌术后诊断为骨转移的DTC患者。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31岁,双下肢疼痛1年,行走多时乏力,后症状加重于本院就诊.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Millennium VG型SPECT仪,行99Tcm-MDP全身骨显像(MDP由上海欣科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示,四肢长骨骨干成管状对称性放射性浓聚,余骨未见异常(图1),考虑可能为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症(progressive diaphysial dysplasia,PDD).X线检查示长骨骨内、外膜骨化明显,骨皮质增厚、硬化,骨髓腔狭窄(图2a).MRIT1WI示胫骨骨干明显增粗,形态不规则,远端见低信号区(图2b);T2WI远端见高信号(图2c),进一步证实为PDD.实验室检查:Hb为87(正常参考值113~ 142) g/L,血钙、磷和PTH未见异常,ALP为217(正常参考值15 ~ 112)U/L,β Ⅰ型胶原端肽(β-C-terminal telopeptides of Ⅰ collagen,β-CTX)为715(绝经前女性正常参考值<573)ng/L,血红细胞沉降率升高为67(正常参考值<20) mm/1 h.经随访发现该患者有明显的家族史,其家族患病图谱见图3.  相似文献   
6.
1病例简介 患者,女,54岁,因乏力、四肢酸痛20d入院.患者入院前20d出现乏力、四肢酸痛、四肢近端肌无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皮疹.既往有滤泡状甲状腺癌病史,已行甲状腺切除术数年,术后曾口服甲状腺素片替代抑制治疗,半年前自行停药.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表情淡漠,全身无明显凹陷性水肿.心率62/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上肢肌力V级,双下肢肌力Ⅲ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7.
131I-SPECT/CT融合显像技术整合功能影像学和解剖影像学于一体,可同时反映病灶的131I摄取功能和解剖结构信息,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诊治中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全身平面131I扫描(131I-WBS)而言,131I-SPECT/CT在病灶的定性及定位诊断,肿瘤分期与危险性分层,对131I治疗剂量的估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131I-SPECT/CT融合显像技术在DTC诊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的疗效评价和生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131I治疗DTC骨转移的疗效及影响因素,评估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经^131I治疗的106例DTC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基于^131I治疗后血清Tg的变化、骨痛缓解情况和影像学变化评价^131I治疗疗效,并对影响^131I疗效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寿命表法评估DTC骨转移患者的^131I治疗后总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对影响生存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应用Log-rank法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经^131I治疗后血Tg显著下降者37例,有效率34.9%。骨转移伴疼痛的61例DTC经^131I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者39例,有效率63.9%。患者年龄、病理类型、是否合并其他非骨性远端转移等因素对^131I治疗后血Tg的变化有影响(x2=6.443,11.455和6.756,P均〈0.05),但对^131I治疗后骨痛缓解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x2=0,0,0.060,P均〉0.05)。^131I治疗后77.4%的患者骨转移灶无明显影像学变化。该组DTC骨转移患者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6.47%和57.90%;骨转移灶数目、是否合并其他远端脏器转移、^131I治疗前是否行手术治疗对患者的10年生存率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值为4.05,5.98和4.22,P均〈0.05);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是否以骨转移症状首诊等因素对10年生存率无明显影响(Log—rank值为0.01,1.56,2.59和0.04,P均〉0.05)。结论^131I治疗可使DTC骨转移患者血清Tg下降、骨痛缓解、病灶保持稳定或缩小,是治疗DTC骨转移的有效手段;单发病灶、单纯骨转移、手术+^131I治疗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筛选与乳头状甲状腺癌(PTC)肺转移灶131I摄取功能相关的血清miRNAs.方法 收集18例伴肺转移PTC患者血清标本,分为A、B两组,A组9例,为肺转移灶具有摄取131I功能者,B组9例,为肺转移灶无131I摄取功能者.采用miRNA芯片检测两组间的差异血清miRNAs,并经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相关核心miRNA.结果 通过miRNA的检测,发现A、B两组患者血清间具有显著差异的miRNAs 13种,其中5种miRNAs在B组上调,8种miRNAs在B组下调.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血清miR-106a为核心miRNA,并参与调节193个靶基因,其中包括MAPK1、MAP3K8、MAP3K3、MAP3K12、MAP3K5、MAP3K14、MAP3K2、MAPK11等基因.结论 PTC肺转移灶具有131I摄取功能组患者血清与肺转移灶无131I摄取功能组患者血清miRNAs存在显著差异,在肺转移灶无131I摄取功能组患者血清中显著上调的miR-106a为核心miRNA,可能与肺转移灶丧失131I摄取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