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6篇
  3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力”饮料对大鼠心肌组织化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力”饮料是增强体质的强壮饮料,内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临床观察和动物试验已证明可改善人和动物的运动能力。30支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地分为三组:实验Ⅰ组、实验Ⅱ组和对照组。实验Ⅰ组每日服“强力”饮料,实验Ⅱ组每日服水。观察10天后,实验组Ⅰ和Ⅱ配对进行最大游泳试验。左心肌进行了下述组化反应:糖原:Akpase,ACPase ATPase和SDH。结果说明实验Ⅰ组和Ⅱ组的糖原,AKPase和ACPase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为强力饮料可能改善或延缓大鼠运动时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69例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有关特殊检查等资料的分析,探讨结核性心包炎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1.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本组69例中,男40例,女29例,年龄15岁~72岁;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为5小时~5个月。1.2临床表现69例结核性心包炎的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56例(8.5%)、发热41例(60.5%)、心悸38例(55.4%)、心前区疼痛28例(40%)、乏力刀削(39%)、盗汗10例(15%)、咳嗽12例(16.3%)及食欲不振42例(61%)。主要的体征为:心界扩大55例(孤%)、发热37例(54%)、窦性心动过速32例(46.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间断高浓度葡萄糖对培养的胰岛β细胞(HIT-T15细胞)的损伤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葡萄糖5.5mmol/L)、持续高浓度葡萄糖组(葡萄糖16.7mmol/L)、间断高浓度葡萄糖组(葡萄糖16.7mmol/L培养2h后更换为5.5mmol/L的葡萄糖3h,每天重复共3次,夜间9h维持在5.5mmol/L的培养基中)、抗氧化剂(NAC1.0mmol/L) 持续高糖组和NAC 间断高糖组。放免法测定胰岛素分泌水平;罗丹明123染色线粒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线粒体膜电位(MMP);荧光素酶方法检测细胞内ATP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测量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活性氧簇(ROS)的水平。结果高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量在间断高糖组〔(3.13±1.11)μIU/mL〕和持续高糖组〔(5.18±0.95)μIU/mL〕分别较对照组〔(9.33±0.62)μIU/mL〕均明显减少(P<0.05);MDA水平、ROS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并且间断高糖组较持续高糖组产生更多的ROS(P<0.05);间断高糖组和持续高糖组细胞内ATP含量、MMP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间断高浓度葡萄糖与持续高糖均使培养的β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增高,且间断高糖组较持续高糖组产生更严重的氧化应激,从而使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受损,其机制可能是由于氧化应激使线粒体的膜电位下降,细胞ATP含量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药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1儿童药疹的年龄分布、致敏药物、药疹类型及治疗。结果学龄前发病26例(83.9%),荨麻疹型12例(38.7%),麻疹型13例(41.9%),多型红斑型6例(19.4%)。致敏药物有4类,第一是抗生素类有19(61.3%),其中青霉素类8例、头孢霉素类11例。第二是解热镇痛药类5例(16.1%),第三是中药制剂4例(12.9%)。除2例转院外,9例轻型药疹经停用可疑药物采取抗组胺药物及钙剂、维生素C治疗后3~7d而愈。地塞米松治疗10例均获痊愈,平均治愈时间(7.23±1.30)d。氢化可的松治疗10例全部痊愈,平均治愈时间(7.20±1.29)d。结论儿童药疹以学龄前多见,占83.9%,致敏药物以抗生素为主,占61.3%。皮疹类型以荨麻疹、麻疹型为主,占80.7%。但要与儿童感染性皮疹鉴别。积极抗过敏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梯度减压法预防颅内血肿清除术中脑膨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梯度减压手术治疗颅内出血对预防术中脑膨出的疗效。方法 对GCS≤8分的53例重型颅脑损伤或高血压颅内血肿患者采用梯度减压手术治疗,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所有病例中有2例(3.8%)脑肿胀较严重患者发生术中轻度膨出,死亡10例(18.9%);对照组脑膨出13例(26%),死亡17例(34%)。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x^2=10.52,P〈0.01)。结论 采用梯度减压手术可使高颅压状态下颅压下降有梯度过程,能分次减低脑组织对骨窗部位的顺应性,降低局部压力梯度,有效避免局部脑组织卡压以及由于血管外力突然降低引起调节麻痹,导致血管急性扩张,从而避免脑膨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踝关节骨折患者围术期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表法将本院于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接收的12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61例,运用常规护理,研究组6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疼痛量表、功能活动量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钠对血糖控制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T2DM)合并与不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患者的降糖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60例仅用磺脲类和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未达标的T2DM患者,按合并和不合并NAFL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在原口服降糖药基础上联合加用国产罗格列酮钠4 mg 1次/d,治疗共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血脂、肝功、血压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并比较治疗后的血糖达标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HbA1c、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治疗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丙氨酸转氨酶、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FPG和2hPG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且血糖达标率为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7%(P<0.05),同时观察组餐后2 h胰岛素(2hINS)水平在治疗前后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后有显著下降(P<0.01),但对照组治疗后2hINS虽然也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BMI无明显变化,但对照组治疗后BMI有明显的升高(P<0.05)。结论国产罗格列酮钠片对血糖控制未达标的T2DM合并和不合并NAFL患者均有进一步降低血糖、HbA1c以及改善血脂的作用,但对T2DM合并NAFL的患者的降糖疗效更显著,未见加重肝功能损坏,不良反应小,可作为此类患者联合用药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8.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脂肪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多种成分可在脂肪组织中表达。在鼠类动物模型中,RAS促进脂肪细胞生长、分化,甘油三酯储存,细胞肥大,体脂沉积;而在人类成熟脂肪细胞,血管紧张素Ⅱ抑制前体脂肪细胞分化,使脂肪异位沉积在肝脏、骨骼、胰岛组织,从而形成胰岛素抵抗。抑制RAS系统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能改善肥胖相关的高血压、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从而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iR-145-5p对甲状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将miR-145-5p mimic质粒、mimic-NC质粒、TPM3质粒分别或联合转入甲状腺癌细胞,RT-qPCR检测miR-145-5p与TPM3 mRNA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检测靶向关系,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微创钻孔置管引流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微创钻孔置管引流术的7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70例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术后24 h内复查头颅CT,32.86%(23/70)患者血肿清除量在90%以上,54.29%(38/70)患者血肿清除量在80%~50%之间,12.86%(9/70)患者血肿清除量在50%以下.随访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患者预后,患者均成功获得随访,Ⅰ级患者60.00%(42/70),Ⅱ级患者32.86%(23/70),Ⅲ级患者5.71%(4/70),Ⅳ级患者1.43%(1/70),Ⅴ级患者0.结论 对于出血量在20~40 ml且尚未出现脑疝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血压控制稳定后行微创置管引流术治疗,效果良好,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出血率低和操作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