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前后相关实验指标变化情况,评估腔内治疗的近期效果。 方法筛选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科收治并行TEVAR的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60例,分别检测其术前及术后生化指标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胱抑素C的变化情况。 结果60例患者TEVRA前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总数平均值均高于正常范围,术前及术后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TEVAR前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平均值均高于正常范围,其中谷丙转氨酶升高占30%,谷草转氨酶升高占21.7%,TEVAR后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明显低于术前(P <0.05),其平均值下降至正常范围。TEVAR前尿素氮、肌酐及胱抑素C平均值均高于正常,其中尿素氮升高占31.7%,肌酐升高占30%,胱抑素C升高占35%,TEVAR后尿素氮及肌酐明显下降(P <0.05),胱抑素C比术前降低不明显(P>0.05)。 结论TEVAR可以明显改善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肝肾功能,对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近期效果良好,但远期效果还需大样本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阿卡地新对冠心病大鼠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转录因子叉头框转录因子O亚族1(FOXO1)信号通路及心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将72只Sprauge-Dawley(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尔硫卓组(1.0 mg/kg)、阿卡地新高、中、低剂量组(2.0、1.0、0.5 mg/kg),每组12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法建立冠心病模型。造模后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注射14 d。采用超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测量大鼠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检测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脂代谢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以及心肌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水平;HE染色观察心脏组织形态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AMPK和FOXO1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染色不均,细胞水肿变性,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LVESD、LVEDD、血清CK、CK-MB、TNF-α、IL-6、TC、TG、LDL-C、心肌组织MDA水平、p-FOXO1表达升高(F=17.157~424.519,均P<0.05),EF、FS、SOD、CAT、p-AMPK/AMPK、FOXO1表达下降(F=14.774~129.547,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地尔硫卓组和阿卡地新高、中剂量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减轻,LVESD、LVEDD、血清CK、CK-MB、TNF-α、IL-6、TC、TG、LDL-C、MDA、p-FOXO1表达降低(F=17.157~424.519,均P<0.05),EF、FS、SOD、CAT、p-AMPK/AMPK、FOXO1表达升高(F=17.157~129.547,均P<0.05)。结论:阿卡地新可能通过激活AMPK/FOXO1信号通路,减轻冠心病大鼠心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3.
Balfour和Stewart于1869年首次报道了门静脉海绵样变(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TPV)[1].门静脉高压患者CTPV的发生率约为5%~10%[2].CTPV患者常合并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水等门脉高压症状.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顽固性腹水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3-5].在实施常规TIPS术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是成功穿刺到门静脉左、右干或主干,然而CTPV患者的门静脉左、右干及门静脉主干闭塞,手术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经皮腔内肾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与经皮腔内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纳入39例接受腔内治疗的TRAS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经皮腔内肾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组(球囊组,n=21)及植入肾动脉支架组(支架组,n=18);比较组间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移植肾动脉峰值血流速度(PSV)及段间动脉阻力指数(RI)变化,以及并发症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6个月一期通畅率。结果 2组治疗成功率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6个月,2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6个月,2组血肌酐、PSV均较术前降低,RI均较术前升高(P均<0.05);治疗后6个月2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术前及术后1个月降低(P均<0.05)。治疗后6个月支架组一期通畅率高于球囊组(94.44%vs. 66.67%,P<0.05)。结论 经皮腔内肾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与经皮腔内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TRAS均安全、有效;相比前者,采用后者治疗后肾动脉再狭窄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血管腔内修复术(TEVAR)后围术期患者死亡情况及可能的死亡原因。 方法2004年2月—2012年9月,254例症状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本中心接受覆膜支架血管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其中,男性214例,女性40例,平均(51.5±12.5)岁。统计TEVAR术后围术期患者死亡情况,并分析可能的死亡原因。 结果TEVAR术后围术期患者死亡7例(7/254,2.76﹪),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可能的死亡原因中,破裂所致死亡3例(3/254,1.18﹪),肠道缺血死亡2例(2/254,0.79﹪),呼吸功能衰竭死亡1例(1/254,0.39﹪),心源性猝死1例(1/254,0.39﹪)。 结论TEVAR术治疗症状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但TEVAR术后围术期患者死亡情况仍需重视,在引起死亡的各种原因中,破裂和肠道缺血引起的死亡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接受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后颅内出血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采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治疗的32例AI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取栓术后发生颅内出血性转化(HT)并发症患者基本资料,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2例AIS患者取栓手术均成功,术后病死率为9.4%(3/32).3例术后发生症状性颅内HT,其中1例为前循环动脉闭塞,2例为后循环动脉闭塞,HT发生率为9.4%(3/32).2例保守治疗,1例行经脑室钻孔外引流并植入储液囊,最终2例因HT死亡,1例经保守治疗恢复良好.HT死亡患者占所有死亡患者比例为2/3.结论 颅内HT是AIS取栓手术致命性并发症.临床实践中应严格把握取栓手术适应证,术中精细操作,规范围术期管理,以降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发生下肢静脉溃疡(VLU)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接受治疗的268例中央型下肢DVT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是否发生VLU将患者分为病例组(n=56)和对照组(n=212),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因素, 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央型下肢DVT患者发生VLU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 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拟合优度, 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价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 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吸烟、饮酒、工作方式、高血压病、下肢深静脉反流、下肢DVT史、骨折史、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评分、血栓后综合征、下肢静脉曲张家族史、下肢DVT家族史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60岁、每天吸烟、血栓后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病、合并下肢深静脉反流是下肢DVT患者VLU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中央型下肢DVT患者发生VLU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