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15篇
预防医学   13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51篇
  2篇
中国医学   97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边海防基层军官这一特殊群体HBsAg携带情况,我们将1989~2006年在我院疗养的2135名边海防基层军官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赵越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2):2253-2254
更年期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本病是女性在绝经期前后,月事将断而引起的正常生理变化,但是由于个体差异、精神状态及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一些女性不能适应这个阶段的变化,导致机体阴阳二气失衡,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出现不适症状.临床上患者可表现出或阴阳失调或肝瘀气滞等不同的症状,常把本病分为肾阳亏虚、肾阴亏虚、肝瘀气滞3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空心针穿刺(CNB)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乳腺病灶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7例乳腺病灶的超声引导下CNB病理学检查结果 ,并与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 进行比较,评价CNB诊断的效果.结果 177例乳腺病灶组织中,CNB病理诊断乳腺痛129例,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乳腺癌136例,CNB病理诊断假阴性7例.CNB病理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为94.9%,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96.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5.4%,约登指数为0.949,Kappa值为0.895(P<0.01).结论 CNB组织病理诊断乳腺病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 一致性较高,是一种可靠的乳腺病灶活检方法 .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s 1,PGRMC1)在激素治疗中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 方法 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的乳腺癌MCF7细胞经雌孕激素处理后,用过表达PGRMC1、敲降ER抑制因子PHB1(shPHB1-1和shPHB1-2)及其相应阴性对照的慢病毒液进行感染。采用免疫共沉淀联合质谱分析及GST pull-down实验检测PGRMC1与PHB复合体(PHB1和PHB2)的相互作用,免疫印迹法和RT-qPCR检测PHB1、PHB2和PGRMC1的表达情况,CCK-8和EDU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情况,RT-qPCR检测ER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THBS1、CXCL12和GREB1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共沉淀联合质谱分析发现,PHB1和PHB2均存在于PGRMC1的免疫共沉淀组分中;GST pull-down鉴定体外条件下PGRMC1与PHB复合体存在直接相互作用。与相应对照组相比,过表达PGRMC1和下调PHB1的乳腺癌细胞增殖速度均明显加快(均P<0.05),S期和G2/M期阳性细胞比例均明显增加(均P<0.05),且能够显著促进ER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THBS1、CXCL12和GREB1的表达(均P<0.01)。PGRMC1过表达后MCF7细胞中PHB1与ER的相互作用减弱。下调PHB1后再过表达PGRMC1的细胞周期中,S期和G2/M期阳性细胞比例与单独下调PHB1相比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 PGRMC1可能通过与PHB复合体结合,并解除后者对ER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从而促进ER信号通路的活化和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加速激素刺激条件下乳腺癌细胞的恶性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蜀葵花干预2型糖尿病肾病(T2DKD)早期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T2DKD早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蜀葵花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培养法对提高涂片阴性分枝杆菌检出率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某院2019年1月—2021年9月送检住院首诊患者的普筛标本,并按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固-液双培养进行分组。另选取涂片分枝杆菌阴性,固体、液体或固-液双培养阳性的患者,将其按送检标本部位分为肺分枝杆菌组和肺外分枝杆菌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共调查涂片阴性患者6 492例,其中固体组3 234例,液体组1 938例,双培养组1 320例,253例培养阳性,检出率3.90%,固体组、液体组、双培养组培养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35%(76例)、4.54%(88例)、6.74%(89例);肺分枝杆菌检出率分别为3.11%、6.02%、7.13%,肺外分枝杆菌检出率分别为1.02%、2.68%、6.09%。253例涂片阴性培养阳性的患者中男性143例、女性110例;平均年龄(58.34±18.47)岁;检出时间中位数分别为34.65、10.45、9.89 d。肺分枝杆菌组中男性、咳嗽咳痰、呼吸道基础疾病、胸部CT有炎性渗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结果阳性所占比例较肺外分枝杆菌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1例坏死性结节病样肉芽肿病(necrotizing sarcoid granulomatosis,NSG)病例的病情演变进行讨论。患者男,29岁,2019年4月15日因“左侧胸痛2周”就诊于北京胸科医院,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结节,CT引导肺穿刺活检病理提示慢性肉芽肿性炎,临床考虑结核病,2019年4月20日给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柴芩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肠梗阻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于2018年8月到2021年1月在本院接受医治,11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肠梗阻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均5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曲肽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柴芩承气汤改良保留灌肠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与血清VIP、MTL、GAS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3%)较对照组(76%)明显升高;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CD4+、CD4+/CD8+、MTL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坡度,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上升坡度明显,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CD8+、VIP、GAS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坡度,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坡度明显(均P<0.05)。结论柴芩承气汤可以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肠梗阻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其胃肠功能的恢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苦丁茶冬青总皂苷生物转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初始p H值、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为影响因素,苦丁皂苷E转移率、苦丁皂苷D含有量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生物转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初始p H值6.0,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7 d,摇床转速120 r/min,苦丁皂苷E转移率55.52%,苦丁皂苷D含有量13.39%,纯度≥95%。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成本低廉,可用于生物转化苦丁茶冬青总皂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单眼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调节幅度及调节灵活度,比较其弱视眼和非弱视眼的差别.方法 23例能配合检查的单眼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采用改良移近法及正负球镜翻转法分别测量调节幅度及调节灵活度.并与同期就诊的12例(24只眼)正视儿童作对照比较.结果 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非弱视眼的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活度分别为(15.43±1.33)D和(6.45±2.19)次/min,与正视儿童眼无明显差别(t=0.781,P=0.451;t=1.072,P=0.293).弱视眼的调节幅度为(13.22±1.61)D,与正视儿童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0,P=0.006),弱视眼的调节灵活度为(6.36±1.40)次/min,与正视儿童眼无明显差别(t=1.542,P=0.137).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非弱视眼与弱视眼调节幅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394,P=0.032),调节灵活度的比较无明显差别(t =1.286,P=0.212).结论 儿童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调节幅度明显低于非弱视眼及同龄正视儿童,其非弱视眼的调节幅度与同龄正视儿童无明显差别.弱视眼与非弱视眼的调节灵活度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