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丝绸之路”地区异常血红蛋白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陕西,甘肃、新疆、宁夏古“丝绸之路”沿线215785人进行了异常血红蛋白的调查,检出695例携带者,发生率为3.22‰,12个民族的发生率为0.15-12.17‰;分析271例异常血红蛋白的一级结构,发现24种变异体,其中a链变异体313种,β链变异体11种。HbJTashikuergan和HbTianshui为世界首次发现的异常血红蛋白。HbS、HbBunbury、HbSetif、HbIP  相似文献   
2.
1986年5月我们在我国“丝绸之路”地区进行血红蛋白(简称Hb)病群体普查时,在甘肃张掖发现1例相当于J组的快速异常Hb,化学结构分析证实为HbUb—Ⅱ。鉴于这种异常Hb变异体仅在日本和我国广东省发现3个家系,而本例首见于我国西北地区,特报告如下。 先证者曾某,男,15岁,汉族,甘肃张掖市人。无特殊主诉,发育营养尚佳,无容貌异常及贫血表现,除曾患急性菌痢外以往身体健康,体检无异常发现。血液学检查:血红蛋白量、红、白细胞计数和网织红细胞均在正常范围,血涂片红细胞形态和大小均正常。 血红蛋白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4.
<正> 1986年,笔者在我国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进行血红蛋白病普查时,首次在甘肃、陕西的两个家系中检出一种泳速相当于Hb G 的慢速变异体,经一级结构分析,证明这种变异Hb为G 组Chinese〔α30(B_(11))GLu→GLn〕,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及家系调查例1朱某某,男,汉族,16岁,父母祖籍陕西,现住甘肃临夏。Hb119g/L,肝脾未触及,家系调查图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具有小细胞性贫血和α、β肽链合成减少为主要依据。与异常血红蛋白的普查同步进行,建立和完善了一种地贫普查“两步法”,即首先从群体中筛选出地贫可疑者,然后再进行综合鉴定。作者应用此法对我国“丝绸之路”地区11,563人进行了群体普查,平均发生率1.50%,分属七种不同的类型,从而基本搞清了我国“丝绸之路”地区地贫的分布频率和特点,提供了我国最大的地贫普查资料。此方法设计合理,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6.
1986年,我们在我国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进行血红蛋白病普查时,首次在甘肃、陕西的两个家系中检出一种泳速相当于Hb G的慢速Hb变异体,经一级结构分析证明这种异常Hb为Hb G Chinese〔α310(B_11)Glu—Gln),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及家系调查 例1,朱某某,男,汉族,16岁,父母祖籍陕西,现住甘肃临夏,无贫血面容,肝脾未触及。Hb11.9g/dl,家系调查结果见图1。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次报告在我国新疆、甘肃发现的五例HbQueens及其结构分析研究结果。先证者均为汉族男性,并结合国内外现有HbQueens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分析,推测这种血红蛋白变异基因可能起源于中国,主要为汉族人种的遗传标志之一,为研究中朝、中日人民的亲缘关系及“丝绸之路”的人类学问题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