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姜博  赵璧君  程亮  任恺  王云  王红兵  易蔚 《心脏杂志》2013,25(1):90-092
脂联素(adiponectin,APN)是一种脂肪细胞为主分泌的细胞因子,已证实其具有调节代谢、血管内皮保护、抗炎症反应及心肌细胞保护等多种生物学作用,并发现其也可作为潜在的心血管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本文根据基础医学、转化医学研究的结果及临床流行病学数据,综述了APN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张浩  蔡振杰  俞世强  赵璧君  张近宝 《医学争鸣》2005,26(24):2230-2232
目的:建立可靠的成年兔心耳心肌细胞的急性分离和荧光标记的方法,观察心耳肌细胞移植到自体左室前壁的存活状况.方法:成年新西兰白兔20只,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n=10)。结扎并剪取自体左心耳组织,急性消化分离为单细胞,经DAPI标记后分别将细胞悬液和培养基注射到移植组和对照组自体正常左室前壁内.4wk后处死兔子,取移植区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急性分离的细胞中绝大部分为杆状,形态结构符合心耳肌细胞的特征,且细胞活性好.移植组梗死区内可以观察到“细胞岛”状结构,行荧光检测可见蓝色荧光的细胞核,而对照组梗死区内无细胞结构,证明移植的心耳肌细胞在移植区存活以及DAPI标记的可靠性。与对照组相比,移植区血管密度增高(P=0.027)。结论:酶消化法和DAPI荧光标记是一套可靠的心耳肌细胞急性分离和标记方法;急性分离的心耳肌细胞移植到自体左室前壁后可以存活,并能够促进周围血管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深低温停循环过程中肺部温度的变化规律,为深低温停循环过程中肺保护提供参考。方法4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行主动脉弓部手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全麻完成后,经右侧颈外静脉穿刺置入Swan-Ganz导管,导管气囊漂入肺动脉,测试可以测定肺毛细血管嵌压后,气囊充气,远端温度探头可以测定手术过程中肺深部温度,同时监测鼻咽温度和直肠温度。结果4例深低温停循环手术患者的肺部温度可降低到16.6℃,接近鼻咽温度16.4℃,在降温过程中比鼻咽温略低,在复温过程中比鼻咽温略高。结论深低温停循环过程中,肺部温度可达到深低温要求。  相似文献   
4.
背景:实验室前期工作中采用牛心包材料,经去细胞处理,降低其免疫原形,进而进行染料介导的光氧化处理,得到了生物力学特性稳定、优良的生物瓣膜构建材料。 目的:拟参照材料生物学评价标准评价亚甲蓝介导光氧化处理去细胞牛心包的细胞毒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以细胞为对象的观察对照实验,于2007-07/2008-03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脏外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L929细胞株由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生物学教研室提供。 方法:①间接接触细胞毒性试验:L929细胞经亚甲蓝介导光氧化处理去细胞牛心包浸提液培养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其相对增殖率。根据国内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评定材料毒性程度。②直接接触细胞毒性试验:将L929细胞与亚甲蓝介导光氧化处理去细胞牛心包直接接触培养,于培养不同时间点观察细胞生长状态。③将L929细胞种植于亚甲蓝介导光氧化处理去细胞牛心包表面,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其生长情况。 主要观察指标:①间接及直接接触细胞毒性试验结果。②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结果:①亚甲蓝介导光氧化处理去细胞牛心包性质稳定,细胞毒性程度为0~1级。②L929细胞与心包材料直接接触培养生长良好,形态学无明显改变。 结论:染料亚甲蓝介导光氧化处理去细胞牛心包细胞相容性好。  相似文献   
5.
全麻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的保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我院2002—10/2004—10对587(男373.女214)例全麻体外循环术后患实施了保温治疗,年龄17天.75岁,其中婴幼儿64例,儿童209例,成人314例.体外循环术中采用血流降温至24—28℃,术毕复温至35℃.返回ICU病房30min后常规测量中心体温(肛温)和体表温度,如体温低于35℃、并有四肢末梢冰凉、躯体部花斑,或中心体温与体表温度差值超过3℃时,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差速贴壁技术与常规培养方法对窦房结梭形细胞比例,旨在建立一套可靠的窦房结梭形细胞取材分离、纯化培养技术。方法:实验于2004-05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心血管外科实验室完成。选用出生24h内的新西兰乳兔15只。对新西兰乳兔的窦房结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将培养容器置于37℃、体积分数0.05CO2孵箱中培养(常规方法)。将培养容器置于37℃、体积分数0.05CO2孵箱中培养90min后,采用单细胞悬液中夹杂一部分心房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与心肌细胞相比,其贴壁过程快,大部分成纤维细胞能在短时间内(约30~60min)完成贴壁过程;而心肌细胞在短时间内不附着或附着不稳定,轻微震荡就可以浮起,利用这一点得到纯化心肌细胞的差速贴壁分离技术,并采用5-溴脱氧尿核苷抑制除心肌细胞外其他生长比较快的细胞(如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从而造成更有利于心肌细胞生长的环境。比较两种方法处理后各形态窦房结细胞的比例。结果:①在窦房结的培养中,起搏细胞、过渡细胞、和心房肌细胞都存在,起搏细胞的比例是评价培养方法的重要指标。差速贴壁技术结合5-溴脱氧尿核苷处理的纯化培养中窦房结梭形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常规方法犤(65±4)%,(45±3)%,P<001犦。②差速贴壁结合5-溴脱氧尿核苷处理的纯化培养的窦房结细胞梭形细胞电生理特征符合窦房结起搏细胞的特点,即动作电位有舒张期自动去极化。记录的10个梭形细胞的动作电位中平均最大舒张电位为(-50.9±4.8)mV,动作电位幅度为(62.9±5.0)mV。结论:①梭形细胞动作电位的特性与分离的窦房结单细胞的记录结果相似,证实了梭形细胞就是窦房结起搏细胞。②常规原代培养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生长速度快,而心肌细胞生长偏慢,成纤维细胞的数量很快会超过心肌细胞,使培养细胞中混杂有大量的成纤维细胞,从而影响心肌细胞培养模型的可靠性。③5-溴脱氧尿核苷可显著抑制培养心肌细胞中的成纤维细胞生长,且对心肌细胞无毒性与抑制作用,可使培养细胞中心肌细胞所占比例提高明显。因此用差速贴壁结合5-溴脱氧尿核苷处理的纯化培养较常规培养可更明显提高窦房结梭形细胞的比例,是一种可靠的窦房结细胞培养技术。  相似文献   
7.
0 引言我们在以前的实验中发现,窦房结组织移植入心室后,窦房结可以和心室肌细胞建立细胞连接,但又小能起搏心室.我们将在细胞水平研究这一问题,试图揭示可能的原因,因此将窦房结细胞和心肌细胞共同培养,观察在培养过程中电生理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沐舒坦不同给药途径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肺保护效果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1年6月间于心血管外科行体 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共148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静滴组、雾化组、静滴及雾化联合组,每组均为37例.按体外循环结束、术后1小时、术后24小时3 个时间点记录患者如下指标:肺静态顺应性(Cstat)、平台压(Plat)、气道阻力R、血气分析结果;记录患者术前、术后24小时肿瘤坏死因子(α-TNF)、白介 素-6 (IL-6)等细胞因子的变化;同时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各组间患者术前一般资料、CPB时间及阻闭时间无明显差 异.以术前患者各呼吸力学指标为基础值,各组呼吸力学指标在CPB结束即出现明显改变,各组Cstat均有所下降,Plat、R均有所升高,其中,各实验组Cstat 降低幅度及Plat、R升高幅度均低于对照组,且以静脉及雾化联合给药组更为明显(P<0.05);术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α-TNF、IL-6明显降低,静脉及雾 化联合组细胞因子降低更为显著(P<0.05).静滴及雾化联合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及其他实验组(P<0.05).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 沐舒坦经过静滴及雾化联合给药对CPB术后患者呼吸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是最佳的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9.
体外循环的临床应用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随后美国体外循环技术协会、美国心血管灌注委员会、胸外科医师协会、灌注事务协调委员会等机构才相继成立,有关灌注师教育、灌注师资格考试、认证、许可、授权制度等也得到了发展,本文就美国体外循环灌注行业的发展情况及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邓超  任恺  俞世强  杨剑  郑敏文  王哲  赵璧君 《心脏杂志》2011,23(4):484-486,492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双源CT肺血管影面积百分比[EA(%)=右肺层面中血管影面积和/层面中右肺总面积]与肺小动脉形态变化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1月~12月收治92例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按肺动脉压力情况分为3组,先心病不并发PH组(对照组)29例,肺动脉平均压(MPAP)<20 mmHg;先心病并发PH组(PH组)55例, 80 mmHg>MPAP>20 mmHg;先心病并发紫绀组8例(紫绀组),MPAP>90 mmHg。术前行肺血管双源CT,测定EA(%)值。取肺组织进行活检,观察肺血管病理变化及肺小动脉形态学变化指标。结果: 肺活检切片按Heath和Edwards标准进行病理分级,无肺高压对照组29例,Ⅰ级11例,Ⅱ级16例,Ⅲ级19例,Ⅳ级9例;紫绀组(≥V级)8例。对照组EA(%)为9.37±0.13,;肺小动脉血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WT(%)为15.27±1.98,血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百分比WA(%)为21.13±4.30。参照对照组各项检查指标,随病理分级的增加,双源CT肺血管影EA(%)呈下降趋势,显影的肺血管面积占肺总面积比例减少; WT(%)及WA(%)均随病理分级增加呈上升趋势,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理变化程度越重,肺血管壁增生、管腔萎缩越重。结论: 肺高压患者双源CT肺血管影EA(%)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肺动脉高压患者肺血管病理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