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维族)、汉族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中KRAS基因及BRAF基因突变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00例新疆维、汉族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应用PCR及Pyrosequencing测序法检测分析KRAS基因及BRAF基因突变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维、汉族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KRAS与BRAF基因突变率分别为28%(28/100)与5%(5/100)。50例汉族患者中KRAS基因突变18例,BRAF基因突变2例;50例维吾尔族患者中KRAS基因突变10例,BRAF基因突变3例。原发肿瘤组织学分级、区域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肝外侵犯或转移、KRAS和BRAF为结直肠癌的预后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脉管瘤栓(P=0.035)、KRAS基因(P=0.001)为结直肠癌的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在新疆维、汉族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中,脉管瘤栓及KRAS基因具有主要的预后价值。积极检测KRAS基因,可望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同期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相比对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疗效及毒副反应的不同。方法:67例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分为:单纯放疗组(RT)和同期放化疗组(RT+CT),两组放疗方法相同,都使用常规放疗技术,同期放化疗组在放疗同时给予顺铂和氟尿嘧啶4周期化疗,放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对患者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均完成治疗计划,在放疗结束后1个月和3个月原发灶CR率和颈部淋巴结CR率无明显差异(P〉0.05),一年内远处转移率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放化疗组的急性毒副反应与单纯放疗组相比明显加重(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的TNM分期和治疗方式与肿瘤的预后具有明显相关性(P=0.00),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病理组织类型与肿瘤的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1),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影响肿瘤预后的趋势(P=0.052)。肿瘤TNM分期是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期越晚,患者生存期越短;而同期放化疗为保护因素,与单纯放疗相比降低死亡风险达68,7%。结论:同期放化疗的毒副反应较重且明显,但病人可以耐受,与单纯放疗相比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生脉注射液治疗房室传导阻滞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房室传导阻滞的疗效。方法将58例急性心肌梗塞及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相应的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生脉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对清除房室传导阻滞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恶性实体瘤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恶性实体瘤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22例恶性实体瘤合并DI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22例恶性实体瘤合并DIC的患者中以肺癌(27.3%)和消化道肿瘤(31.8%)多见。结果肝素治疗者的存活率为81.8%(9/11),非肝素治疗者的存活率为9.1%(1/11),肝素治疗者与非肝素治疗者相比,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例DIC患者中死亡12例,病死率高达54.5%,其中4例死于肺栓塞,1例死于颅内出血,7例死于多器官衰竭。结论去除原发病是DIC治疗的关键,治疗中注意防止DIC的诱发因素,如化疗、放疗、感染,早期肝素抗凝治疗有望提高DIC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 (GP73)的表达特征及其在肝癌与肝硬化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80例原发性肝癌、65例肝硬化和5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GP73含量,同时用电化学发光法平行测定血清AFP.多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ROC曲线分析检测效能并确定其临界值,敏感度、特异度比较用配对x2检验,GP73表达与临床参数的关系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肝癌组GP73浓度中位数为282.0 μg/L,高于肝硬化组(211.8 μg/L)和健康对照组(58.3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3.30,P<0.01).GP73、AFP鉴别肝癌与肝硬化患者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18.1 μg/L和13.4μg/L时,GP73的敏感度为45.0%(36/80),低于AFP的65.0% (52/80),x2=8.02,P< 0.05;GP73的特异度为83.1% (54/65),低于AFP的87.7% (57/65),x2=0.27,P>0.05 ; GP73诊断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 (95%可信区间0.54~0.72),与AFP曲线下面积0.75(95%可信区间0.67 ~ 0.8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8,P> 0.05).血清GP73与肝硬化、血管浸润及肿瘤分期相关(r值分别为0.27、0.29、0.27,P值均<0.05),与性别、年龄、AFP>13.4 μg/L、肿瘤大小和远处转移无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13、0.10、0.03、0.18、0.04,P值均>0.05).结论 在肝癌与肝硬化的鉴别中,血清GP73与AFP的诊断效能相似,但AFP的敏感度优于GP73.血清GP73的过表达可能与肿瘤的负荷和侵袭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ⅠB~ⅡA期宫颈癌不同治疗模式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15例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其生存情况,分析总体及不同临床病理参数的5年生存率,采用Cox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根据治疗方案将215例患者分为根治性手术(81例)、根治性放疗(65例)、术前辅助治疗(25例)及术后辅助治疗(44例),分析各种治疗模式的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总体5年生存率为79.3%。不同FIGO分期、族别、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及术后病理高危因素的5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模型分析显示,FIGO分期、肿瘤直径及术后病理高危因素是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治性手术、根治性放疗、术前辅助治疗及术后辅助治疗者的5年生存率依次为80.9%、82.5%、78.8%和72.4%,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25.9%、18.5%、24.0%和38.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术后有危险因素或术前肿瘤体积较大患者行相应辅助治疗可达到无危险因素患者根治性手术或根治性放疗的治疗效果,故建议临床工作中对不同患者施行个体化治疗,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并发症及患者治疗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SCC)和宫颈腺癌(AC)在生物学行为方面存在的差异,为宫颈癌的合理诊治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国内公开发表的所有关于SCC和AC的相关文献,最终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共5篇,包含2151例患者,宫颈鳞癌1675例、宫颈腺癌476例.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指标:肿瘤生长方式、FIGO分期、分化程度、淋巴 结转移、卵巢转移及宫旁浸润.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宫颈鳞癌肉眼观呈溃疡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腺癌 患者(RR=1.96,95%CI:0.99-3.90,P=0.047),而内生型所占比例明显低于腺癌患者(RR=0.50,95%CI:0.32-0.78,P=0.002);宫颈鳞癌和腺癌FIGO分期和总体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大于0.05);宫颈腺癌淋巴结转移和卵巢转移都明显高于鳞癌患者(RR=0.56,95%CI:0.35-0.90,P=0.02),(RR=0.17,95%CI:0.07-0.44,P=0.0002);宫颈鳞癌和腺癌宫旁浸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鳞癌与腺癌肿瘤生长方式存在差异;宫颈腺癌淋巴结转移和卵巢转移都明显高于鳞癌患者;宫颈鳞癌和腺癌FIGO分期,总体分化程度,宫旁浸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足是因机体营养需求同代谢失衡所致,其机制为微观生物、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的影响三个方面。目前已有许多公认的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状况评估方法,如PG-SGA、NRS2002等,这些方法的应用更证实了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问题发生率高,而营养支持率普遍偏低。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的发生对预后及临床结局产生负面影响已被肯定,及时评估并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下调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的表达水平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株CAL-27和SCC-9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设计3条干扰HOTAIR的序列,通过慢病毒载体转染至CAL-27和SCC-9中,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验证干扰效率。将细胞分为空白组(CAL-27、SCC-9)、实验组(si-HOTAIR CAL-27、si-HOTAIR SCC-9)、阴性对照组(si-NC CAL-27、si-NC SCC-9),再将以上细胞给予8 Gy电子线照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流式细胞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3条慢病毒载体中,si-2及si-3可下调HOTAIR在CAL-27和SCC-9中的表达(P<0.05),且si-3干扰效率最高(P<0.05),在接受8 Gy电子线照射后,与对照组(si-NC CAL-27、si-NC SCC-9)相比,实验组(si-HOTAIR CAL-27、si-HOTAIR SCC-9)的增殖能力明显减弱(P<0.05);细胞凋亡率增加[(23.87±1.97)%vs.(46...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的表达及其对LSCC细胞DNA氧化损伤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收集40例患者的LSCC组织及癌旁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qRT-PCR检测LSCC组织与癌旁组织中PARP1的表达。采用不同浓度Menadione诱导LSCC细胞系Hep-2,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诱导下细胞增殖抑制率。将Hep-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Men组(20μmol/L Menadione处理)、Men+PARP1抑制剂组(20μmol/L Menadione+10μmol/L PARP1抑制剂Olaparib共处理)。MTT法计算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细胞DNA损伤标记分子γ-H2AX焦点生成情况;Western blot测定各组细胞γ-H2AX、DNA-PKcs、BRCA1、LIG4、Caspase-3及Caspase-9蛋白表达;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LSCC组织中PARP1阳性表达率及PARP1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