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 男 ,35岁 ,因车祸伤致腹痛、腹胀、腰痛 18h入院。患者受伤时曾在院外做过简单处理 ,留置导尿管。入院时表现烦躁、四肢发冷、失血面容 ,血压 11/ 8kPa,心率138次 /min,腹部膨隆 ,全腹压痛 ,轻度反跳痛 ,肝、脾扪及不清 ,肝、脾及双肾区叩击痛 ,膀胱引流袋内淡红色液体约 4 6 0ml。骨盆正位片示 :右侧耻骨上、下支骨折 ,耻骨上支上缘可见一约 2 5cm× 1 5cm大小游离胄碎片 ,左侧耻骨上支骨折、轻度错位。B超示 :肝包膜未见中断 ,实质回声及血管走行未见异常 ;双肾未见异常回声 ;肝肾间隙积液厚 8 5cm ;脾长 10cm ,厚 3 8cm ,形态尚…  相似文献   
2.
超声心动图观察高原右心室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高原地区右心室心肌梗死和判断溶栓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高原地区(西藏日喀则,海拔3890 m)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23例,在溶栓治疗前和治疗后23 h进行床旁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10 d后再次随访。结果:溶栓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测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右心室前后径由30.9±2.1 mm减小至22.8±2.6 mm(P<0.01),三尖瓣反流速度由2.96±0.32 m/s减低至1.95±0.40 m/s,反流量由3.9±0.5 m l减少至1.6±0.4 m l,房间隔和室间隔的运动分析显示大部分恢复正常。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时出现右心系统异常,包括严重的三尖瓣反流和房室间隔运动异常,提示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右心室心肌梗死及评判溶栓治疗的效果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65岁,因肝区疼痛伴寒战、发热半月就诊。查体:右季肋区饱满,右上腹肌紧张,肝区明显触痛、叩击痛。超声显示:胆囊纵径8.2cm,横径2.5cm,囊壁回声连续完整,粗糙,囊内见数个直径约0.4cm~1.5cm的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并随体位移动;肝脏断面增大,右前叶内见一约 9.0cm×6.6cm×4.8cm的团状不均质低回声区,形态规则,  相似文献   
4.
5.
超声心动图检测高原肺水肿患者心功能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高原肺水肿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方法 :西藏日喀则地区 (海拔 390 0 m )肺水肿患者 5 4例 ,治疗前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高原肺水肿期心率加快 ,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和心排出量均高于治疗后 ,室间隔运动幅度减低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 ,其右室和肺动脉内径则大于治疗后 ,而治疗前后的肺静脉内径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高原肺水肿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增强 ,右室及肺动脉内径增大、压力升高。  相似文献   
6.
1病例资料女,31岁,汉族(丈夫为藏族)。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工作。因低热、左上腹隐痛半个月入院。门诊行腹部B超检查示脾大,长约15.0 cm,脾门至脾尖长10.2 cm,脾门厚径4.8 cm,脾实质内可见多个不规则囊性回声区,最大者5.6 cm×3.2 cm,边缘不规则,囊内有条带状高回声分隔。超声诊断:①脾棘球蚴病;②脾脓肿不除外?患者平时易感冒,否认外伤、手术史。查体:体温38.2℃,脉搏92/m in,呼吸20/m in,血压120/76 mmHg。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平软,肝肋下未触及,脾在左肋缘下3 cm处触及,触痛。查血白细胞15.3×109/L,中性粒细胞0.87,淋巴细胞0·23;Cason…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去骨瓣后颞肌下与颞肌外颅骨修补疗效分析,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7例,分为颞肌下修补组(A组)30例和颞肌外修补组(B组)27例;结果 B组出血量、手术时间、颞肌萎缩率、硬膜破损率明显低于A组(P〈0.05);并发症率无差别(P〉0.05);A组与B组功能恢复良好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高原地区颞肌外颅骨修补明显好于颞肌下修补。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高原肺水肿治疗前后心脏结构的变化,探讨高原肺水肿的发生机制。方法 28例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分为初次进入高原组(R组)和再次进入高原组(R组),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血常规,并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的体温、心率、血压和白细胞总数治愈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无论F组或R组,右房左右径、右室前后径、主肺动脉内径及肺动脉收缩压治愈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治愈后R组右室前后径和主肺动脉内径显著高于F组。结论 再次进入高原人群发生高原肺水肿的原因可能与个体敏感性及慢性心功能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9.
肝脏结核性肉芽肿超声表现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34岁,世居高原(海拔3980米)藏族。因右上腹不适,肝区疼痛近1月来院就诊。使用RTfino超声诊断仪,3.5MHz探头行腹部检查:肝脏大小形态正常。左肝内叶紧邻第一肝门部可见一3.8cm×3.5cm的实质不均质近似于等回声的圆形包块。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发生急性高原反应时和习服后心功能变化。方法 :对比研究高原 (日喀则 ,海拔 390 0m) 5 6例发生急性高原反应者和平原 (西安 ,海拔 4 0 0m) 5 6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心功能指标 ,并观察高原低氧习服后 ,心功能指标的变化过程。结果 :发生急性高原反应时心率、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心输出量均增大 ,室间隔运动幅度减低 ,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小 ,右室轻度扩大。经过 6 0d习服后上述改变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发生急性高原反应者 ,在初上高原时心功能变化较大 ,习服后适应高原环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