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提高床旁胸部摄影质量,减少患者及工作人员的照射剂量。方法将1996以前及以后分别抽取的50例患者,分为3个年龄组:①3-14岁组②15-16岁组③17岁以上组。摆住:座位或卧位;摄影条件:2rnAs,75-95kv。结果按评片标准,其优良率迭96%,比该院从前所给条件摄取的照片优良率高出6%,同非床旁胸部摄影的质量相当,患者受照剂量与此前条件相比,3组分别减少了7倍、8倍、11倍;工作人员受散射线照射剂量也大大降低。讨论“提高千伏固定毫安秒”条件的选择,所摄取的照片层次丰富,但其灰雾度较毫安秒大时所摄照片大些,尤其是体厚大于23cm以上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寿命的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发生率逐步增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常见的骨科手术,目前在基层医院也能实施,成功率较高。1999年1月-2005年9月,本院对1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皮肤癌位置表浅,易早期发现,而且转移极少,此癌多发于头面部,特别是鼻翼、颊部多见。晚期多为区域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极少,治愈率可达94%以上。最近我院收治眼睑皮肤鳞癌1例,治疗特殊,疗效尚好,报道如下: 患者男,72岁。因右上眼睑肿块1年而入院。于1995年4月发现右上眼睑内有一黄豆大小肿块,无破溃、疼痛,未引起注意,肿块逐渐长大,压迫上睑、上抬困难,并在右颞部发现蚕豆大肿块。1996年4月在当地医院进行眼睑、颞部肿块切除,病理报告为皮肤鳞状细胞癌Ⅱ级。1996年4月11日~1996年5月30日行术前放疗。疗前查体:右眼睑上方、眉弓外侧3cm处各见1.5cm的手术瘢痕,右耳前可触及直径为1cm、2cm质硬淋巴结各1枚,颌下触及1cm质中、1.5cm质软淋巴结各1枚,胸锁乳突肌后缘触及直径3cm质软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308例瘢痕瘤术后放射治疗疗效。方法308例瘢痕瘤按手术切除后前来接受放射治疗的时间分为三组:(1)术后24 h内治疗组145例,(2)术后3 d治疗组132例,(3)术后5~7 d治疗组31例。均采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治疗,能量4~6 MeV,第(1)、(2)组剂量12~16 Gy,2 Gy/次,1次/d,第(3)组剂量18 Gy,3 Gy/次,1次/d。结果随访观察6个月~2 a,治愈率:第(1)组91.0%,第(2)组85.6%,第(3)组71.0%。结论放射治疗对瘢痕瘤术后疗效显著,放射治疗疗效与术后接受治疗的时间有关,时间间隔长,细胞开始修复增生,疗效不理想。实践证明,最佳放射治疗时间应在手术切除后24 h内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在床旁胸部摄影中的剂量选择,并观察其摄影效果。方法:计算机X线摄影使用IP板,摄影剂量选择1.2~2 mAs,患者采用坐位或仰卧位。结果:该摄影剂量在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中应用照片优良率达99%。结论:由于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的优点,该摄影剂量的应用可得到高质量的影像。  相似文献   
6.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高精度的放疗技术,其显著特点是靶区定位和摆位的准确以及靶区剂量的高度集中,因此,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除制定严密的治疗计划外,精准的摆位和良好体位重复性是保证治疗顺利完成的关健。我们通过对400余例患者的治疗,总结了在摆位过程中所产生误差的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使用高强度泡沫塑料,切割出遮线器的模型,然后使用低熔铅点灌出,并测出其总散射输出因子。举例如何应用。材料与方法:高强度泡沫塑料,低熔点铅合金。  相似文献   
8.
76例X——刀治疗后诱发脑水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6例实施立体定向放射手术或放射治疗的患者,临床观察满10个月,进行继发性脑水肿相关技术因素分析。发生脑水肿37例(48.7%);疗后高颅压致中枢死亡5例(6.58%);野外瘤迟发生长死亡4例(5.26%)。行X—刀治疗到脑水肿发生,平均152天,中值数45天;脑水肿发生后到治疗好转,平均186.5天,中值数183天。究其技术原因:①X—刀治疗诱发脑水肿与肿瘤直径和眼光筒大小正相关,大者易发生。②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中靶的数目与脑水肿发生关系不大。③临床一直认为分次治疗较单次治疗诱发脑水肿的机率少,相对安全。经统计学处理后P<0.005,得以证实。④分次治疗中,间隔时间与脑水肿发生关系密切,32例分次治疗者,间隔1天与间隔8天,经统计学处理P<0.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延长分次间隔时间,对防止诱发脑水肿有益。⑤在X—刀治疗中,处方总剂量与脑水肿发生有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免疫正常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诊断、治疗方法 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7例经病例证实为PCNSL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 .结果 发病到诊断时间2~42(15.6±18.3)周,男5例,年龄30~61(50±11.0)岁.KPS>70分6例.临床表现多为高颅压以及局灶性神经损害症状.MRI为T1-WI稍低、T2-WI高异常信号.CT表现为等密度/高密度肿块,增强扫描病灶呈均匀一致明显强化,周围较明显水肿带.其中3例为多发病灶,5例病灶位于幕上.6例为弥漫大B细胞非何杰淋巴瘤.全脑照射30~50(38±8.7)Gy,局部补照10~20(15±4.9)Gy.生存时间12~30(中位时间20)个月.结论 PCNSL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影像学检查表现为幕上深部脑白质单发或多发肿块,诊断依赖于病理,术后放疗较单纯手术生存期长,年龄和一般行为状况是主要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免疫正常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诊断、治疗方法 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7例经病例证实为PCNSL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 .结果 发病到诊断时间2~42(15.6±18.3)周,男5例,年龄30~61(50±11.0)岁.KPS>70分6例.临床表现多为高颅压以及局灶性神经损害症状.MRI为T1-WI稍低、T2-WI高异常信号.CT表现为等密度/高密度肿块,增强扫描病灶呈均匀一致明显强化,周围较明显水肿带.其中3例为多发病灶,5例病灶位于幕上.6例为弥漫大B细胞非何杰淋巴瘤.全脑照射30~50(38±8.7)Gy,局部补照10~20(15±4.9)Gy.生存时间12~30(中位时间20)个月.结论 PCNSL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影像学检查表现为幕上深部脑白质单发或多发肿块,诊断依赖于病理,术后放疗较单纯手术生存期长,年龄和一般行为状况是主要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