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8篇
特种医学   19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成年起病的1型糖尿病(T1DM)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至2012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治疗的所有516例成年起病T1DM患者的临床资料.新诊断(病程≤3个月)患者则根据是否伴有酮症酸中毒(DKA)和是否有糖尿病家族史分组,比较组间的临床和生化特点;已诊断患者根据是否伴有糖尿病家族史和不同病程(1~5年、6~10年、11 ~ 15年和≥16年),分别比较组间的代谢控制以及慢性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者采用最小有意义差异t检验.结果 516例成年起病者中新诊断133例,已诊断383例,发病年龄(29±8)岁,住院年龄(37±11)岁,体质指数(BMI)为(20.8 ±3.3)kg/m2,99例(19.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133例新诊断患者中,以DKA起病者55例(41.4%).与非DKA起病组相比,DKA起病组空腹血糖、血清尿酸水平更高(t=4.019、2.288,均P<0.05).新诊断患者和已诊断患者中分别有29例(21.8%)和70例(18.3%)有糖尿病家族史.在已诊断患者中,与无家族史组相比,有家族史者血清甘油三酯更高(t=1.263,P<0.05),慢性肾功能不全、背景期视网膜病变和高血压发生率更高(x2=16.029、5.843、10.164,P<0.05),高血压发生更早(t=2.769,P<0.05).病程为1~5年、6~10年、11~15年和≥16年患者BMI、尿酸、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29.282、16.590、12.530、50.590,均P<0.05).临床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视网膜病变以及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在发病11 ~ 15年时达发病高峰.结论 成年起病的T1DM患者具有独特临床特点,其慢性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发生率与糖尿病家族史有关,微血管并发症在发病11~15年时达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2.
3.
4.
垂体瘤术后垂体功能评估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垂体瘤患者术后1周及3个月的垂体功能复查情况,为垂体瘤手术患者的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993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诊断为垂体瘤并进行完整垂体功能评估后行垂体瘤切除术的106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各项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术后1周与3个月的乖体功能评估率分别为23.6%与16.0%.术前存在垂体功能减退患者,术后1周与3个月的垂体功能评估率分别为23.5%与5.9%,术前垂体功能无减退者垂体功能评估率分别为23.6%和20.8%,术前存在垂体功能减退者并未得到更多的垂体功能评价关注.术后l周因手术导致新发垂体功能减退率为48.0%,术后3个月为35.3%.结论 垂体瘤术后1周内及3个月复查率低,垂体瘤术后可能存在较多漏诊垂体功能减退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HcyT)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的损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倒置显微镜、四唑盐(MTT)比色法及碘化吡啶(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HcyT对细胞毒性作用,以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反应性氧类(ROS)的生成.结果一定剂量HcyT刺激后,内皮细胞发生凋亡,且凋亡呈浓度时间依赖性.随着HcyT浓度的增加,ROS的生成逐渐增加.结论HcyT通过ROS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地诱导内皮细胞凋亡,这可能是Hcy致血管病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对氧磷酸酯酶(PON)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体内起抗氧化作用.研究显示,PON1的192RR、54LL、 (-107)TT等位基因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ON1-54L/M基因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ON2-311C/S、148A/G基因型与糖尿病肾病间可能存在相关关系.合并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PON1活性显著低于无并发症者,提示PON1活性下降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α-硫辛酸对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于2009年8B至2010年3月入选16家医院284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基础降糖治疗上加用仅.硫辛酸600mg,静脉滴注1次/d,共10~14d,考察治疗前后周围神经病变的总症状评分(TSS)等疗效指标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疗效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研究中有15例患者因自身原因提前出院而退出研究,故实际共269例患者完成研究。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至少10d后的平均TSS较治疗前明显降低[(3.4±2.2)比(6.7±2.6)分,t=25.31,P〈0.01],有效率为73.2%。TSS评分中刺痛、烧灼感、感觉减退和麻木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缓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82、16.29、16.82、22.49,均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α-硫辛酸的疗效(即TSS评分改善)与患者的疗程满14d、治疗前神经症状严重程度、血糖降低幅度、治疗前血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125、0.602、0.150、0.172,均P〈0.05),与尿微量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r=-0.200,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肥胖无关(r=-0.027、-0.083、-0.076、-0.115,均P〉0.05)。99.2%(267/269)的医师和97.8%(263/269)的患者对疗效满意。研究过程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轻度头晕和皮疹,未经特殊处理自行缓解。结论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病变症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10.
评价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纳入12个中心47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将其分入静脉给药组(n=119)和肌肉给药组(n=357),分别以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方式给予甲钴胺注射液(3次/周,1ml:0.5mg)治疗,共4周。结果:经甲钻胺注射液治疗2周后,FAS分析结果显示静脉给药组TSS总评分下降值为(1.61±1.19),下降率为(17.84±12.72)%;肌肉给药组TSS总评分下降值为(1.59±1.29),下降率为(17.99±14.28)%,疗后较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1)。静脉给药组和肌肉给药组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至4周后,FAS分析结果显示静脉给药组TSS总评分下降值为(3.08±1.67),下降率为(34.10±16.66%);肌肉给药组TSS总评分下降值为(3.17±1.52),下降率为(36.02±16.73)%,疗后较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1)。NIS—LL评分结果显示两组NIS—LL评分明显下降,且前后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1)。静脉给药组和肌肉给药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PS分析和FAS分析一致。研究期间未见严重不良事件,有13例不良事件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3%;有2例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2%。静脉给药组和肌肉给药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有显著疗效,且不同的给药方式(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有相似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