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镜下清理术联合生物胶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从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我院应用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生物胶对108例118只膝骨性关节炎进行治疗.结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总的疼痛缓解率为93.5%,总的功能改善率为90.7%,且病情分期越严重其疼痛缓解率和功能改善率越低(P<0.01).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生物胶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我科所收治8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分泌物或关节穿刺液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治疗包括:保留假体清创,VSD(vacuum sealing drainage)闭合冲洗3例;二期翻修5例.结果 3例保留假体清创闭合冲洗者,1例术后感染复发,后改为取出假体旷置,二期翻修.5例二期翻修者,术后均未见感染复发.所有患者均荻随访12~36个月,平均25个月,末次随访时,8例患者均未见感染复发.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以二期翻修较为理想.保留假体清创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关节镜下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置管持续冲洗术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应用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置管持续冲洗术治疗30例化脓性膝关节炎患者。结果30例均获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患者均治愈,无复发。根据膝关节功能判断疗效:优23例,良4例,中2例,差1例。结论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置管持续冲洗术具有创伤小、清创彻底、恢复快的优点,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关节炎症的消除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内置纽扣(endo-button)系统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关节镜下利用自体肌腱或异体胫前肌腱,应用endo-button系统治疗36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结果:对患者进行Lysholm、Tegner和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术前平均为(51.8±3.7)、(2.4±0.21)和(63.6±5.2)分,术后提高到(90.3±2.3)、(6.7±0.16)和(95.6±3.4)分;后交叉韧带(PCL)损伤患者术前平均为(56.7±3.5)、(2.8±0.24)和(67.2±6.1)分,术后提高到(93.1±3.2)、(6.9±0.22)和(96.9±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3、6、12个月X线照片及 MRI复查均未见关节间隙变窄,无骨隧道扩大、ACL髁间窝撞击及挤压螺钉松脱.结论:关节镜下应用endo-button系统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能最大限度恢复膝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方法以及疗效。方法应用膝关节镜对174例半月板损伤进行诊治。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Lysholm-II评分术前为(51±2.6)分,术后(89.0±2.5)分,较术前提高(38.0±3.8)分(P0.01),其优良率为94.8%。结论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切口小等优点,诊断和治疗可同步进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石膏外固定对髌骨-腱连接点断裂的治疗作用肯定,但相关修复机制一直未有深入研究。目的:观察石膏外固定对髌骨-腱连接点断裂修复的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切断髌尖与髌腱连接处并切除远端部分髌骨建立兔髌骨-腱连接点损伤模型,实验组在造模的基础上给予石膏外固定,模型组不予固定,分别在造模后2,4,8周取材。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Safranin’O染色和巨噬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及其积分吸光度检测均显示实验组造模后骨-腱结合部组织修复快,软骨细胞及骨组织的形成、分化明显优于模型组,且炎症反应程度轻、消失快。说明外固定可加快骨-腱组织修复进程,促进其愈合。  相似文献   
7.
背景:石膏外固定对髌骨-腱连接点断裂的治疗作用肯定,但相关修复机制一直未有深入研究。 目的:观察石膏外固定对髌骨-腱连接点断裂修复的组织形态学改变。 方法:切断髌尖与髌腱连接处并切除远端部分髌骨建立兔髌骨-腱连接点损伤模型,实验组在造模的基础上给予石膏外固定,模型组不予固定,分别在造模后2,4,8周取材。 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Safranin’O染色和巨噬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及其积分吸光度检测均显示实验组造模后骨-腱结合部组织修复快,软骨细胞及骨组织的形成、分化明显优于模型组,且炎症反应程度轻、消失快。说明外固定可加快骨-腱组织修复进程,促进其愈合。 关键词:骨-腱连接点;外固定;组织形态学;积分吸光度值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3.019  相似文献   
8.
细菌生物膜耐药机制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细菌形成生物膜后耐药性极强,可以逃避宿主的免疫作用,在感染部位难以彻底清除,是临床上难治性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目的:文章综述了细菌生物膜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以便寻找有效控制手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开发.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8-01/2008 12关于细菌生物膜耐药机制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生物膜;耐药性;细菌;感染"或"biofilm:Drug resistance;bacteria;Infec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细菌生物膜感染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285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3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对细菌生物膜形成机制的了解,有利于更合理选择抗生素,有效的控制好临床感染.细菌形成生物膜后耐药性明显增加,耐药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生物膜的ESS物理屏障作用、特殊微环境、细菌密度感应系统等在耐药形成中都发挥一定作用,而且可能是多因素协同作用.通过该方面的机制研究指导临床用药和新药开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撬拨复位辅助外侧小切口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撬拨复位辅以外侧小切口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42例(44足),术中直视与透视相结合,用斯氏针撬拔整复骨折及距下关节面,复位满意后,经皮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结果 42例均获随访,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优35足,良6足,可2足,差1足,优良率达93.2%。结论撬拨复位辅助小切口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背景:关节病中韧带损伤难以治愈,且传统的韧带替代物有很多不足。利用组织工程方法治疗关节病,需要选择适合的种子细胞。 目的:观察诱导分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大隐静脉来源细胞作为韧带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 方法:胰酶-去垢剂法制备去细胞韧带组织;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细胞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体外分离扩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其分化为成纤维细胞,设大隐静脉间质细胞为对照,比较2种细胞形态学、增殖能力、胶原合成以及在韧带上的生长情况方面的异同。 结果与结论: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大隐静脉来源细胞均为贴壁生长,形态为梭形或多角型,两者的冻存和复苏率、合成胶原能力方面无显著差异,都能种植在韧带组织上并在其上面生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成纤维细胞与静脉来源的间质细胞之间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大隐静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子细胞;组织工程;诱导分化;韧带;大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