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热应激复合有机磷敌敌畏(O,O-dimethyl-O-2,2-dichlorovinylphosphate,DDVP)中毒对小鼠全血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及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将54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热应激组和热应激复合DDVP中毒组。实验舱相对湿度控制在(60±5)%,对照组小鼠置于24℃环境下1 h,热应激组小鼠置于38或40℃的热环境下1 h。有机磷中毒组小鼠经腹腔注射给予9或15 mg/kg DDVP,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30 min后,取全血测量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取心、脑和肝组织匀浆,测量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羟自由基(.OH)抑制能力。实验期间观察小鼠一般情况,记录实验前后小鼠体质量。结果热环境(38或40℃)暴露使小鼠烦躁不安,活动量明显增加,摄水量降低,体质量减轻。与不同环境温度暴露的对照组相比,热应激复合DDVP中毒组小鼠全血AChE活性和心、脑和肝组织SOD活性和羟自由基抑制能力均明显下降(P〈0.05),而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热应激和DDVP中毒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有交互作用。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热应激和DDVP中毒对小鼠乙酰胆碱酯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可引起组织脂质过氧化增强,提示氧化应激机制与高热复合DDVP中毒的加重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3.
4.
谢首佳  陈志美 《重庆医学》2021,50(9):1522-1525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 A H)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防控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aS A H患者143例,其中接受开颅夹闭术治疗的患者99例(开颅夹闭组),接受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患者44例(介入栓塞组),比较两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试阐述热应激和有机磷毒物中毒两种因素同时作用于小鼠,对其组织脂质过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54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热应激组和热应激有机磷毒物中毒组。热应激组小鼠放在相对湿度(60±5)%,温度分别为(38℃±1℃)和(40℃±1℃)的热环境下1 h。有机磷毒物中毒组小鼠ip注射给予有机磷毒物9和15 mg·kg-1;染毒30 min后,处死小鼠;取心、脑和肝组织匀浆,测量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羟自由基抑制能力。结果 随着温度的增加,小鼠心、脑、肝组织总SOD的活力、抑制羟自由基的能力逐渐降低,有机磷毒物9和15 mg·kg-1组与相同温度组空白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染毒剂量增加,小鼠总SOD活力受到抑制,20℃组、38℃组和40℃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机磷毒物15 mg·kg-1组SOD活力显著降低(P<0.05)。小鼠肝MDA的含量,随温度增加逐渐增加,且三个温度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染毒剂量增加,有机磷毒物15 mg·kg-1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鼠组织心、脑和肝组织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 热应激和有机磷毒物中毒,可引起小鼠心、脑、肝组织总SOD活力降低、抑制羟自由基的能力下降和MDA含量增高。热应激和有机磷毒物中毒后,小鼠心、脑、肝组织氧化应激损伤水平明显高于单纯有机磷毒物中毒,提示氧化应激机制在高热合并有机磷毒物中毒中发挥一定作用,温度和染毒剂量对小鼠脂质过氧化系统的影响有交互作用。有机磷毒物中毒与热应激两种因素同时作用于机体可产生联合效应,而联合效应的性质可能与损伤因素有关。本结果提示热应激合并有机磷毒物中毒对机体氧化应激功能的影响可能不是药理学意义上的协同效应,可能由于热应激加重有机磷毒物中毒效应所造成。化学中毒和热应激对机体的氧化应激可能具有联合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重症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AB)后的归因危险度(AR)。 方法 围绕成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开展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以各中心从无菌体液中分离出AB且确认AB感染患者为感染组, 以同期、同一ICU、相似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评分(±5分)和入住ICU的主要诊断为匹配条件, 按1 ∶2比例选取未感染AB患者作为非感染组, 计算AR。 结果 AB无菌体液感染患者住院病死率为33.3%, 非感染组患者为23.1%, 两组数据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 AR为10.2%(95%CI: -2.3%~22.8%)。血、脑脊液等标本来源的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病死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诊断为肺部感染的重症患者感染AB后AR最高, 但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病死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其他诊断分类同样如此。 结论 重症患者AB感染预后被严重高估, 但ICU仍应针对AB进行积极医院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7.
8.
摘要 目的 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污染情况进行调查,为指导ICU环境清洁消毒和防控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棉拭子法从医院5个ICU随机采集190份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样本进行菌落数测定,并对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样本平均菌落数超标的共有128份,总体合格率为32.63%;其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42株,MRSA 32株,总检出率为16.84%。结论 ICU物体表面的细菌污染情况严峻,MRSA污染程度高,需加强清洁与消毒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女,48岁,因复视15d入院。入院查体:心、肺、腹无异常,神志清楚,双眼视力正常,双侧瞳孔正大等圆,直径5 mm,双眼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消失,在暗处强光持续照射可见瞳孔缓慢收缩,停止照射后瞳孔又缓慢扩大,双眼向上视及左右侧视时可见双影,上视时明显,左眼上视、下视及内收时稍受限,辐辏反射正常,调节反射时双侧瞳孔不缩小,长时间注视一处近物时,可见瞳孔缓慢收缩,停止注视后缓慢扩大。双侧眼裂正常,双眼睑无下垂,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减退,闭目难立征、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正常,深浅感觉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管理在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实践与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4月—2013年3月(干预前)与2013年4月—2014年3月(干预后)住院患者送检的临床标本中MDRO的检出及感染情况,自2013年4月开始实施多学科协作管理,比较分析干预前后患者MDRO检出及医院感染等情况。结果干预前检出MDRO798株,干预后检出MDRO833株,干预后MDRO检出率(25.71%)低于干预前(3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施多学科协作管理后,MDRO医院感染发病率由干预前的0.94%下降至0.63%;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由干预前的36.44%提高至53.51%;接触隔离执行率由干预前的65.29%提高至90.88%;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由干预前的64.93%提高至72.53%;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标本送检率由干预前41.36%提高至58.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多学科协作管理的实践,能有效落实MDRO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有效减少MDRO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