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头颈部肿瘤CT灌注与肿瘤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相关性。方法对85例共88个(恶性77个,良性11个)头颈部肿瘤术前行CT灌注检查。采用螺旋CT机自带软件绘制感兴趣区(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计算ROI强化峰值(PH)、达峰时间(PT)、平均通过时间(MTT),病灶相对强化峰值(RPH)和灌注量(PF)。其中35例切取与CT灌注靶层面相同的组织切片,行CD34、VEGF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肿瘤CT灌注成像表现与微血管密度(MVD)和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头颈部肿瘤CT灌注成像TDC主要有3种类型,77个恶性肿瘤中53个(68.9%)表现为速升速降型;9个淋巴瘤中6个TDC表现为低平型曲线,与68个其他肿瘤中仅有9个为低平型曲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甲状腺癌呈高灌注,其PF(中位数为82.2ml·min^-1·100g^-1)与淋巴瘤PF(中位数为24.5ml·min^-1·100g^-1)、头颈鳞癌PF(中位数为23.8ml·min^-1·100g^-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1个良性肿瘤的MVD均数为(44.7±3.4)条/高倍视野,24个恶性肿瘤的MVD为(49.6±14.8)条/高倍视野,良恶性肿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恶性肿瘤呈强阳性者15个,弱阳性9个;在良性肿瘤呈强阳性1个,弱阳性10个,VEGF的表达强阳性率在良、恶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MVD(中位数40.0)与PH(中位数26.9)、RPH(中位数14.5)和PF(中位数46.8)有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35、45.49和0.41),VEGF(中位数4.0)表达与MTT(中位数16.7)呈负相关(r=-0.41)。结论CT灌注成像TDC形态对头颈部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MVD、VEGF与CT灌注相关,CT灌注成像可以反映肿瘤微循环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VCM去旋转技术(vertebral column manipulator,VCM)和旋棒技术(rod demtation,RD)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矫正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1年7月本中心采用VCM去旋转技术矫正的AIS患者20例,其中男6例,女14例;平均年龄14.5岁(10 ~ 18岁);取同期采用旋棒技术矫正的AIS患者20例,其中男3例,女17例;平均年龄14.6岁(10 ~ 18岁).两组病例均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和术前术后全脊柱X线片、CT平扫+三维重建资料.研究收集两组患者的7项影像数据,包括主弯顶椎旋转角及其矫正率,主弯Cobb角及其矫正率,T5-12后凸角,主弯顶椎偏移(AVT),C7铅垂线偏移骶骨中央垂线距离(C7-CSVL),C7铅垂线偏移骶骨后上角距离(C7-SSVL),下融合椎倾斜角(LIV-tilt)及其矫正率,并利用统计学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病例术前术后的影像参数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侧凸矫正及冠状面、矢状面平衡重建,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VCM组的主弯顶椎旋转矫正率明显优于RD组,其值分别为平均(62.3±19.5)%和(24.7±22.5)%(P<0.05).冠状面上,VCM组和RD组的主弯矫正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其均值分别为(79.6±10.4)%和(81.0±10.4)%;虽然两组的LIV-tilt角矫正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VCM组的矫正率明显高于RD组(VCM组:RD组=75.6% VS 61.6%).矢状面上,两组患者的术后胸椎后凸和矢状面平衡皆得到良好维持.[结论] VCM去旋转技术矫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顶椎旋转的效果优于旋棒技术,并具有潜在矫正下融合椎倾斜角及维持良好胸椎后凸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IPD)临床特征及重症早期预警指标。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至少1次血培养分离出肺炎链球菌(Sp)的101例IPD住院患儿病例资料,根据患儿住院期间是否入住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将其分为PICU组(35例)和普通病房组(66例),对比分析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感染类型、药敏试验、菌株血清型鉴定结果。结果 与普通病房组比较,PICU组男性、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和缺铁性贫血占比、冬季发病率,意识障碍、惊厥、呼吸困难、心率增快、呕吐和腹泻发生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水平,Hb<90 g/L、LDH>700 U/L、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异常、细菌性脑膜炎、脓毒症及重症肺炎占比更高,体重第3~97百分位、支气管肺炎、无病灶血流感染占比及WBC、Hb、白蛋白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鉴定出11种IPD血清型,排名前5依次为6B、14、19F、23F和19A。十三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CV13)可覆盖96.9%IPD血清型。多因素log...  相似文献   
4.
结肠癌CT仿真内镜与电子结肠镜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T仿真内镜是利用工作站将螺旋 CT扫描得到的容积数据重建成类似电子结肠镜所见的图像,有关结肠 CT仿真内镜的文献多数是对结肠息肉及结肠癌检出率的报道 [1- 3],结肠癌的 CT仿真内镜征象的报道较少 [4- 6]。为探讨 CT仿真内镜在结肠癌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我们自 1998年 6月至 1999年 6月对 30例结肠癌进行了 CT仿真内镜检查与电子结肠镜的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收集 30例结肠癌病例的 CT仿真内镜及电子结肠镜材料,其中男 16例,女 14例;年龄 27~ 79岁,平均 59.2岁。病程 1个月~ 48个月,平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颌骨造釉细胞瘤的CT表现,提高对颌骨造釉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颌骨造釉细胞瘤的CT表现。结果 13例位于下颌骨,1例位于上颌窦牙槽突部。单房型8例,呈单房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楚,骨壳完整或不完整,内未见骨嵴影,壁可见小嵴状突;多房型6例,表现为多房皂泡状,骨壳菲薄,部分中断,内部不均匀,可见条状骨嵴影。根据肿瘤密度分囊性型、实性型及囊实性型。囊性型6例,呈均匀低密度,CT值为12~25HU,增强扫描囊壁可见轻度强化;实性型2例,呈不均匀中等密度,CT值约30~50HU,增强扫描后呈不均匀强化;囊实型6例,密度混杂,增强扫描可见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结论造釉细胞瘤的位置、骨质破坏特点、内部密度特点、生长方式等方面有一定特点,CT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心率较快患者冠状动脉成像中的技术应用。【方法】 收集临床拟诊冠心病而行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07例。平均心率低于80 min-1的患者55例,作为正常心率对照组。平均心率超过80 min-1(80 ~ 98 min-1)的患者52例。扫描后对已采集数据进行个性化重建,利用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质量分析。 【结果】 对冠状动脉近段/中段和远段成像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和心率正常组相比,心率80 ~ 90 min-1和平均心率超过90 min-1者CTA图像质量评价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心率较快的患者,选择合适的图像重建时相,使用回顾性心电门控配合个性化重建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冠状动脉CT造影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Lenke 5C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采用VCM技术(vertebral column manipulator)和旋棒技术(RD,rod derotation)矫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脊柱侧弯中心2008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36例Lenke 5C AIS患者,按去旋转矫正技术不同分为2组:VCM组26例,RD组15例,所有患者皆具有完整临床和影像资料。研究测量记录患者的10项影像参数,包括主弯顶椎旋转角及其矫正率,主弯Cobb角及其矫正率,主弯顶椎偏移(AVT),C7铅垂线偏移骶骨中央垂线距离(C7-CSVL),C7铅垂线偏移骶骨后上角距离(C7-SSVL),下融合椎倾斜角(LIV-tilt)及其矫正率,下融合椎距稳定椎节段数(LIV-SV),并利用统计学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病例术前、术后的影像参数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皆成功获得手术矫正,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VCM组和RD组的顶椎旋转角旋转矫正率平均为52.2%和34.4%,两组术前顶椎旋转角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顶椎旋转角及旋转矫正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主弯Cobb角矫正率平均为87.3%和82.4%,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LIV-SV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VCM组明显大于RD组,其均值分别为(1.1±0.3)节和(0.8±0.4)节;两组的LIV-tilt角矫正率平均为77.2%和66.6%,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皆得到良好维持。[结论]Lenke 5C AIS采用VCM技术和旋棒技术矫形皆可获得良好的主弯和下融合椎倾斜角矫正及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但VCM技术术后即刻的顶椎旋转矫正和减少腰椎远端融合节段的趋势优于旋棒技术。  相似文献   
8.
骨肿瘤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肿瘤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例骨肿瘤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扫描层厚2~3mm,重建间隔1.5mm,螺距为1,数据输入工作站,用SSD及MPR重建方法进行处理。结果20例骨肿瘤三维CT重建图像显示良好。骨肿瘤的整体形态及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得到较好的观察。结论我们认为SSD及MPR重建方法的结合运用,并参考CT的横断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将提高螺旋CT对骨肿瘤的定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钢板内固定以及非扩髓髓内钉方式对治疗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4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24例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其中采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的48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3例,非扩髓髓内钉的43例。对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软组织分型、骨折术后平均愈合时间、骨折感染率、骨折延迟愈合及不连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扩髓髓内钉组在术后平均愈合时间、骨折延迟愈合及不连率方面明显优于钢板内固定组和单臂外固定支架组(P〈0.05);3组患者在术后感染发生率的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非扩髓髓内钉法治疗胫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其疗效确切,并具有术后愈合时间短、畸形愈合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结合常规疗法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疗法治疗,研究组40例加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体温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免疫IgA、IgG、IgM水平、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痊愈率(55.00%)高于对照组(32.50%)(P<0.05)。研究组体温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IgA、IgG、IgM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IgA、IgG、IgM均高于干预前,且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与对照组(15.0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采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结合常规疗法治疗可提高免疫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疗效确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