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谢昕 《四川医学》2000,21(2):130-131
目的 探讨CT判断食管癌外侵程度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86例胸段食管癌在术前均作CT检查确定癌外侵程度,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以确定CT判断食管癌外侵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CT判断食管癌外侵的准确性为88.4%~98.8%,以确定胸主动脉、气管支气管及心包受侵准确性最高;食管壁厚度>2cm时癌外侵率达94.7%。结论 术前CT检查在判断胸段食管癌外侵程度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血栓心脉宁片治疗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配以血栓心脉宁片,两组疗程为3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治疗组在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血栓心脉宁片能够明显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血栓心脉宁片治疗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配以血栓心脉宁片,两组疗程为3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治疗组在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血栓心脉宁片能够明显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电视纵隔镜和CT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 2002年9月至2003年8月28例肺癌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颈部纵隔镜检查术23例,胸骨旁纵隔镜检查术5例。肺癌同侧纵隔淋巴结转移N2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手术;对测纵隔淋巴结转移N3行放化疗;阴性者剖胸探查。结果 术前怀疑或已确诊的肺癌共28例中,纵隔镜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阳性)20例(鳞癌11例,腺癌9例),未见纵隔淋巴结转移8例;阳性中同侧纵隔淋巴结转移N2(16例)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手术;对侧纵隔淋巴结转移M(4例)行放化疗;阴性者剖胸探查,术后病理证实肺腺癌3例、肺鳞癌1例(纵隔淋巴结未见转移与纵隔镜检查结果相符),肺炎性假瘤2例,肺结核瘤2例。28例肺癌纵隔淋巴结经CT和纵隔镜检查,分别与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对照,CT(诊断标准按淋巴结≥1.0cm为阳性)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12例,其中7例证实为转移癌,5例为淋巴结炎性反应,CT诊断纵隔淋巴结阴性16例,其中病理证实4例均为转移癌,12例为淋巴结炎性反应;纵隔镜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20例,术后病理证实20例均为转移癌;诊断8例为淋巴结炎性反应,术后病理证实其中1例纵隔淋巴结转移。CT灵敏度63.6%,特异度70.6%,阳性预测值58.3%,阴性预测值75%;电视纵隔镜灵敏度95.2%.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7.5%。结论 电视纵隔镜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前分期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都大大高于CT,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2年05月至2014年06月兵团第十三师包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提出预防控制对策.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兵团第十三师包虫病进行三间分布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十三师抽查了4个团场的13019人,其中阳性人数25人,阳性率0.19%;团场中阳性率以黄田农场最高,阳性率为0.33%;包虫病感染人数中,男性15人,女性10人,男女性别比为1.5∶1;抽查中儿童(年龄6-12岁)2287人,阳性人数0人;包虫病感染发病人数职业分布上牧民13人,占52%.结论:应继续加强对包虫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更有效地预防包虫病的发生,逐步建立和完善包虫病的防控体系,开展综合防治措施,制定监测防治方案,降低流行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发展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115例同时期常规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行颈部彩超检查是否存在颈动脉斑块及斑块的位置、形态,分析颈动脉斑块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不稳定性斑块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内,观察组内有颈动脉斑块患者的脑卒中复发率高于组内无颈动脉斑块的患者(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不稳定性斑块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性斑块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和复发的重要因素,在临床上需给予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B 超和CT检查在包绕食管及下咽型甲状腺肿瘤诊断和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总结分析9 例B超和CT检查确诊为包绕食管及下咽型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资料及检查结果。结果:包绕食管及下咽型甲状腺肿瘤在临床表现上确有其特点,术前检查、确诊存在较大困难,而B超和CT检查准确率可分别达77 .8% (7/9) 和100 % 。结论:B超和CT检查是确诊包绕食管及下咽型甲状腺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其检查结果是手术治疗和放疗、化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苏萌  卢萍  张红  刘小红  李碧英  谢昕 《西部医学》2014,26(10):1393-1395
目的 探讨团队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再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预后.方法 对8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团队护理组42例,常规护理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随访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拔管时间.结果 住院天数、患者的满意度及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方面,团队护理组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团队护理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护理,能够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再手术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经食管床高位食管胃机械吻合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索用新术式治疗食管中、下段癌和部分上段癌的可行性。方法:本组全部经左胸第五肋间后外侧切口剖胸。用国产弯管形吻合器经食管床作食管胃端侧吻合。吻合部位在主动脉弓上、胸顶或颈根部(超胸顶)。在主动脉弓下折叠缝合胸胃小弯侧,使成直径4cm~5cm的管状。结果:本组共103例,有102例一次吻合成功。96例作主动脉弓上或胸顶吻合,7例作颈根部吻合。全组切缘均阴性,无吻合口瘘、狭窄及胃梗阻,无手术死亡。胸胃经食管床距离短,可最大限度的切除有癌灶的食管;吻合口和幽门区张力小,可减少吻合口瘘和幽门痉挛。胸胃在食管床内,可减少创面渗出,减轻对心肺压迫,减轻返流。由胸内游离颈根部食管,可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机会,不作颈部切口。结论:此术式融合了食管胃机械吻合、经食管床、缩小胸胃,经胸作颈根部吻合多个术式的优点,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适用于大部分食管中、下段癌及部分胸上段癌患者。  相似文献   
10.
肺吸虫病又称并殖吸虫病,主要由卫氏并殖吸虫寄生于人的肺部等组织内所致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1]。人群普遍易感染,以儿童和青壮年多见。此病可累及多个组织脏器,并出现全身性的症状,多浆膜腔积液偶见,关于护理未见报道。2003年9月-2005年12月,我科室共收治4例肺吸虫病伴多浆膜腔积液的患儿,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5.75岁。主诉发热,咳嗽气促,X线胸闷,心前区不适及腹痛。心超提示均有大量心包积液,X线胸片及B超提示有胸腔积液及腹腔积液。其中1例伴有双侧睾丸鞘膜积液。3例血肺吸虫循环抗体阳性,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