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各类炎症在形态学上的相似性,提示炎症反应是由普通介质所致,而药物可非特异性地改变炎症反应。实际用于炎症性疾病的药物种类很多,如皮质激素、酸类抗炎药、金盐、氯喹、抗代谢药和细胞毒类,提示这些药物可能有若干不同的作用部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5-羟色胺释放剂芬氟拉明加强针刺镇痛前后大鼠脑内中央灰质(PAG)腹侧部单胺类递质的变化。方法:运用微透析及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方法。结果:电针后Nor的释放减少,而5-HT,5-HIAA和DA,HVA在AG部位含量升高(P<0.05,vs NS组)。当芬氟拉明合用电针时,5-HT,5-HIAA含量进一步升高,但Nor,DA及其代谢产物却无明显变化(P<0.05 vs NS EA组)。结论:电针能促进DA和5-HT释放但抑制Nor释放。芬氟拉明合用电针能进一步加强5-HT的释放。芬氟拉明加强针刺镇痛可能与进一步激活5-羟色胺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3.
4.
一种用漂浮法进行的地高辛标记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技术李晓艳,朱崇斌,殷霞,朱燕华,许绍芬(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组织切片原位杂交技术是研究神经细胞内mRNA的表达、调控的一个有效方法,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中有...  相似文献   
5.
苯环利定致大鼠心肌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观察了苯环利定注入大鼠静脉内可以造成急性凡肌损害的心电图变化,即T波明显指高;而侧脑室注入PCP,在2h内未见这种变化,提示PCP致大鼠心肌损害主要通过外周作用,经典扩冠药硝酸甘油和对PCP受体具有拮抗作用的氟啶醇均完全阻断PCP所致的心电图改变,提示PCP造成大鼠心肌损伤可能是由于冠脉收缩所致,氟哌啶醇对抗冠状动脉的收缩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血压大鼠(SHR)脑和胸髓中苯环利定受体密度变化与高血压发生的关系.方法:4,8,12,16周大鼠中枢中[~3H]Phe标记的苯环利定受体密度用放射自显影法检测.结果:高血压稳定期(12,16周),SHR海马和胸髓背角中苯环利定受体明显少于非高血压大鼠(WKY);而血压升高前,4周的SHR则相反;8周血压开始上升时,SHR海马苯环利定受体增加,而在背角无差别.结论:苯环利定受体可能参与了SHR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7.
1.用小鼠热板法试验,每日连续腹腔注射防己碱100毫克/公斤,经10天后,镇痛作用消失,但吗啡在15毫克/公斤时,连用6天即丧失其镇痛效能,说明防己碱耐受的产生较吗啡为缓慢。合用异丙嗪25毫克/公斤,虽明显加强防己碱100毫克/公斤的镇痛作用,但并不影响防己碱耐受的产生。2.防己碱与吗啡间不存在交叉耐受性。3.连续应用防己碱16天后,动物死亡率显较对照组与吗啡组为高,而加用异丙嗪的合并用药组的死亡率更高。可见小白鼠对防己碱镇痛作用产生耐受的同时,对其致死作用并不耐受,而有积蓄现象。防己碱与异丙嗪合并应用时,其致死作用则有协同现象。另一方面,合并用药的镇痛效果大大超过防己碱或吗啡,因此在等效剂量时有可能大大降低其毒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μ受体在氟哌利多加强针刺镇痛过程中的变化.方法:运用放射自显影技术,以μ受体的高选择性配基羟甲芬太尼在大鼠脑片上作放射受体结合分析.结果:针刺使~3H-羟甲芬太尼与mu受体的结合在大鼠脑内许多核团明显增加;当氟哌利多增强针刺镇痛时,这一结合进一步增加.增加程度较大的核团有尾核,伏核,视前区,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0.01);中等程度的增加可见于丘脑,下丘脑外侧区,脊髓背角等(P<0.01或0.01);增加程度较小者有隔核,视前区,黑质(P<0.05).结论:μ受体介导了氟哌利多对针刺镇痛的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9.
氟哌啶醇对猪冠状动脉螺旋肌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氟哌啶醇(Hal)拮抗KCl,组胺和去甲肾上腺素(NA)所致猪冠状动脉螺旋肌条的收缩效应。方法:利用猪冠脉条生物检定,分别加入10-4mol/L和2×10-4mol/L Hal于孵育液内,观察对KCl(10~50mmol/L)致猪冠脉条收缩量效曲线的影响。在KCl(20 mmol/L),组胺(10-4mol/L)和NA(10-4mol/L)分别致猪冠脉条收缩达最大效应时,加入10-4mol/L Hal,观察对其收缩的阻断作用。结果:两种浓度Hal均可使冠脉条收缩曲线压低,并呈量效依赖关系。Hal可以阻断KCl,组胺和NA致冠脉条的收缩。在无钙孵育液内,Hal对KCl的阻断作用消失。多巴胺可使冠脉条呈显量效依赖的舒张。结论:Hal具有扩张冠脉的作用,此作用与多巴胺受体无关,但可能与钙有关。  相似文献   
10.
用钾离子透入法测定兔耳尖皮肤痛阈值,观察氯丙嗪(CPZ)对痛阈及电针镇痛(EAA)的影响。CPZ(0.5mg·kg^-1,iv)不仅降低痛阈值且减弱EAA。高压液相-电化学检测法测定发现NE,MHPG,DA含量在给予CPZ和或电针后均无明显改变。而在CPZ+佯针和+电针组中,DOPAC和HVA含量均明显升高,且升高值与EAA减效率呈正相关,提示激活DA系统不利于EA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