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00年   4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和区带电泳法,对双峰驼血清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双峰驼血清蛋白的组分含量有其独特的分布比例和变化范围,母驼白蛋白和α_2-球蛋白含量在妊娠期变化显著;双峰驼血清经电泳分离显示出23条谱带,分为8个区。转铁蛋白有AD、DE和AE3种基因表现型;前白蛋白区和免疫球蛋白的慢速区存在着个体差异。 我国的双峰驼,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华北的荒漠与半荒漠一带,是我国重要的家畜资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研究对双峰驼血清蛋白和生态条件适应性进行了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国内外有关轨道养护维修辅助决策系统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我国辅助决策系统需解决的几个技术问题,并对轨道高低不平顺预测模型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平远县鱼源性吸虫混合感染调查及DNA(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广东省平远县棘隙吸虫及其他鱼源性吸虫混合感染情况。方法 对鱼类宿主取鱼鳃和鱼肉等组织 ,镜检囊蚴 ;用水洗过筛沉淀法粪检虫卵 ,部分虫卵阳性动物解剖检查。采用DNA -RAPD技术 ,比较福建棘隙吸虫广东株与福建株。结果 查出华支睾吸虫 (Clonorchissinensis)、东方次睾吸虫 (Metorchisorientalis)、福建棘隙吸虫 (Echinochasmusfujianensis)、日本棘隙吸虫 (E japonicus)、抱茎棘隙吸虫 (E perfoliatus)和钩棘单睾吸虫 (Haplorchispumilio) 6种。第二中间宿主为麦穗鱼等 11种 ,感染率 48 3% (182 / 377) ,有 92 4%的阳性鱼混合感染 2种以上吸虫囊蚴。保虫宿主狗、猫感染率 79 2 % (19/ 2 4) ,每只阳性动物均有 2种以上吸虫混合感染。 15个引物在福建棘隙吸虫广东株与福建株两者共获DNA片段 185个 ,共享度 (F) =0 984,遗传距离 (D) =0 0 16。结论 当地为人兽共患的多种鱼源性吸虫混合感染区。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相印证 ,福建棘隙吸虫广东株与福建棘隙吸虫福建株为同一虫种。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内蒙古双峰驼血清苹果酸脱氢酶,结果表明他有三种同工酶存在形式,各酶的相对活性含量大小表现为S-MDH_1>m-MDH>S-MDH_2,并且随着驼龄的增长有从m-MDH向S-MDH加强的趋势。白驼在品种育成阶段,S-MDH_2的出现频率、活性强度和相对含量较之戈壁红驼有显著的差异。结果揭示双峰驼在品种选育进程中,受基因控制的血清MDH发生了分子酶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凯氏定氮法和区带电泳法对内蒙古双峰驼血清蛋白质进行测定与分离,发现其血清蛋白中白蛋白的百分含量及γ-球蛋白在总球蛋白中的比例极显著地高于其他有蹄类动物。白驼在品种的育成进程中,受基因控制的蛋白组分发生了变异,即其前白蛋白区出现一条戈壁红驼所没有的变异蛋白带,运铁蛋白基因表现型有AD、AE、DE等三种,较之戈壁红驼多了DE型。结果为双峰驼的品种培育提供了有益的分子遗传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铁路纵断面设计软件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出基于Windows平台的铁路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及开发情况,包括系统设计,结构、功能实现及关键技术等。该系统具有实现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的整体设计,进行施工概预算计算及在线查询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福建与广东两地福建棘隙吸虫生化特点。方法 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薄层等电聚焦电泳等进行比较分析虫体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和蛋白质。结果 福建与广东两地虫株都有5种LDH同工酶,其中LDH1,LDH4和LDH5的迁移率相同,蛋白质电泳都分离出9条区带,其中有7条带的等电点相同,但在LDH2和LDH3的迁移率,蛋白质区带的相对含量,同工酶的总活力与比活力,以及A和B亚基的含量等存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