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5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48例病人行门电路核素心室断层显像,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量(EDV),收缩末期容量(ESV)和左室射血分数和(LVEF)。核素心室断层显像测定结果和X线左室造影结果对比,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左室舒张末期容量的测定,相关系数0.91(P<0.001,SEE=32.55ml),左室收缩末期容量相关系数0.95(P<0.001,SEE=24.99ml),LVEF相关0.90(P<0.001,SEE=8.89%)。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门电路核素心室断层显像能够无创伤性直接准确地测定左室容量。  相似文献   
2.
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是一种无创性评价冠心病患者心室局部和整体收缩功能的方法。患者无痛苦且可短期内重复。本法能准确地显示心室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对室壁瘤的诊断有较大价值。国内迄今尚未见本法与X线左室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详细对比的报道。本文总结经X线冠状动脉及左室造影或手术确诊的39例患者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3.
体位对正常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下后壁放射性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体位对正常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下后壁放射性分布的影响丁海勤吴清文史蓉芳王道宇周宝贵褚克维刘蕴忠田月琴郭峰陈文琦附表两种体位心肌节段放射性摄取百分数(%)比较体位间隔前壁侧壁下壁后壁仰卧位85±5687±4494±1877±4776±57俯卧位8...  相似文献   
4.
为了估价室壁瘤患者残存的左室功能和术后的改善,18例室壁瘤患者进行了室壁瘤切除前后门电路核素心室断层显像和平面显像。结果表明,术前对心尖和前壁异常活动的探测,断层显像和平面显像相同,但是对左室基底部的探测,断层显像要比平面显像好,断层打分为2.61±0.70,而平面打分仅为1.44±0.92(P<0.001)。术后断层显像和平面显像均显示基底部和侧壁运动明显改善,左室整体射血分数(LVEF)也由术前的29±10%上升至术后的39±9%(P<0.01),而术前断层显像发现3例基底部运动不正常者,术后LVEF也未见明显变化。所以门电路核素心室断层显像能够较平面显像更好地了解室壁瘤患者基底部的收缩功能,对预测室壁瘤切除术后左室功能的改善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保留二尖瓣的二尖瓣替换术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对13例二尖瓣病变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心功能测定。测定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局部射血分数、右心室射血分数及舒张末期与收缩末期的径线缩短率。结果:保留二尖瓣组(n=7)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左心室侧壁、下壁心尖部局部射血分数明显改善。不保留二尖瓣组(n=6),左心室射血分数于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仅左心室侧壁局部射血分数改善。结论:保留二尖瓣的二尖瓣替换术对术后心功能的改善具有良好的效果,核素心室造影对评价手术疗效是一种有价值的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应用国产γ照相机、核心脏病学数据处理系统、多门电路心血池显象及电影,测定12例正常人及51例心脏病人的结果,重点讨论本方法的特点、可靠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7.
放射性核素肾扫描主要是静态显像,它根难了解肾脏血流灌注的动态变化。放射性核素肾脏动态与静态显像相结合,不仅可以提供肾脏的血流灌注情况,而且可以显示肾实质的结构与功能,为肾血管性高血压提供了一个新的检查方法。我院1980年始开展此项工作,已完成115例,现将其资料完整的15例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15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19~60岁,全部病人均通过肾动脉造影确定  相似文献   
8.
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测定RVEF方法学探讨朱广文刘秀杰史蓉芳刘蕴忠姚稚明褚克维丁海勤魏红星测定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平衡法测定RVEF,由于右室的影像可能与右房、左室等周围影像重叠,导致右室感兴趣区(ROI)勾划不准确。为了减少其...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核素显像对急性肺血栓性栓塞的诊断与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对10例临床确诊或可疑为肺栓塞的患者进行核素肺灌注、肺通气、肺血栓灶以及双下肢深静脉显像,4例与肺动脉造影或电子束CT结果对照。8例患者溶栓后复查肺灌注显像,2例患者复查肺血栓灶显像。结果肺灌注显像+下肢深静脉显像对急性肺栓塞诊断的阳性率为100%,与X线检查结果基本一致,溶栓后复查提示肺血流均有明显改善乃至恢复正常。结论核素显像对诊断急性肺栓塞以及判断疗效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无创性手段。  相似文献   
10.
放射性核素肺显像与螺旋CT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比较肺通气/灌注(V/Q)显像与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诊断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2005年10月~2006年5月共51例临床疑诊急性PTE患者的肺灌注显像,其中18例行肺通气显像,并与CTPA对比。以汇总所有临床资料、各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后讨论得出的最终诊断作为“标准”。结果 最终24位患者被诊断为PTE占47.1%(24/51例),V/Q显像与CTPA的灵敏度分别为95.8%(23/24例)和95.8%(23/24例),特异性分别为88.9%(24/27例)和92.6%(25/27例),准确性分别为92.2%(47/51例)和94.1%(48/51例)。在定性诊断方面,2种影像学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P=0.71),两者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6.3%(44/51例),Kappa值为0.73。24例PTE患者中,CTPA显示为“完全阻塞”的肺动脉血管所对应的44个肺段中,肺灌注显像显示为“放射性稀疏、缺损”的肺段数为32个(72.7%);CTPA显示为“部分充盈缺损”的肺动脉血管所对应的266个肺段中,肺灌注显像显示为“放射性稀疏、缺损”的肺段数为155个(58.3%),显示为“亚肺段放射性稀疏、缺损”的肺段数为9个(3.4%)。结论 V/Q显像与CTPA在PTE定性诊断方面符合率高,一致性好,但在定位方面存在差异;两者为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