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病例] 男,61岁.主因全身多处被开水烫伤4 h入院.无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入院诊断:重度烧伤(TBSA:40%,深Ⅱ度32%,Ⅲ度8%).入院后即予吸氧,心电监护,深静脉补液并监测中心静脉压,抗感染,留置导尿,记录每小时尿量,暴露烧伤创面.补液总量以国内通用公式计算量为参考,烧伤后第1个24 h补液量7200 ml,晶体2800 ml,胶体2400 ml,水分2000 ml;第2个24 h补液量5100 ml,晶体1600 ml,胶体1200 ml,水分2300 ml;第3个24 h补液量5000 ml,晶体1600 ml,胶体1200 ml,水分2200 ml.伤后1、2、3 d尿量分别为1280、1600、1500 ml,白蛋白分别为42.2、25.8、28.7 g/L.伤后5 d出现胸闷、气促,无少尿及咳粉红色泡沫痰.查体:体温37.3℃,脉搏110/min,呼吸30/min,血压110/80 mmHg.无颈静脉怒张,肺部听诊可闻及少量湿啰音,无哮鸣音,双下肺呼吸音弱,无腹胀.血气分析结果:pH 7.5,氧分压65 mmHg,二氧化碳分压28 mmHg.给予高浓度吸氧后症状无明显好转.行胸部CT检查示双侧胸腔积液.遂行双侧胸腔穿刺分别引流出淡黄色液体310、280 ml,症状好转.随后限制液体量,加大白蛋白补充,予利尿脱水等治疗.于伤后7、15 d行手术治疗封闭创面,住院26 d痊愈,出院时胸腔积液已完全吸收.  相似文献   
3.
小儿面颈部深Ⅱ度烧伤较常见,其受伤部位特殊,创面早期处理是否妥当影响到患儿容貌与功能。2005年10月至2010年3月,作者应用早期磨痂技术治疗小儿面颈部深Ⅱ度烧伤58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电动磨痂后结合不同种敷料覆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四肢和躯干热液烫伤患儿随机分为凡士林油纱组、生物敷料组和负压封闭引流(VSD)组,每组20例.各组患儿在磨痂后,根据分组的不同,分别应用凡士林油纱、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或VSD覆盖创面.术后观察创面愈合时间、愈合质量、换药次数、治疗费用.结果:生物敷料组、VSD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6.3±1.9)d和(16.9±1.8)d,明显短于凡士林纱布组[(19.2±2.5)d,P<0.05];生物敷料组、VSD组反映瘢痕增生程度的温哥华评分分别为(4.5±0.7)分和(4.1±0.8)分,明显低于凡士林油纱组[(8.6±1.2)分,P<0.01];VSD组的换药次数[(3.0±0.5)次]明显低于凡士林油纱组[(6.9±0.7)次,P<0.05]和生物敷料组[(7.2±0.8)次,P<0.01];凡士林油纱组的住院费用[(6 560.34±1 230.00)元],明显低于生物敷料组[(12 028.24±1 380.00)元,P<0.01]和VSD组[(14 125.40±1 560.00)元,P<0.01].结论:早期磨痂应用异种生物敷料和VSD覆盖较普通油纱覆盖能明显促进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显著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儿痛苦,但住院费用较高,临床上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磨痂后创面覆盖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青岛市中小学生1995-2010年视力不良流行状况,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防近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95、2000和2010年青岛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所获得的718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995、2000和2010年青岛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均有P<0.05);同一年度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均有P<0.05);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均高于男生(均有P<0.05);视力不良构成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中、重度所占比例逐渐增加;2010年青岛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山东省和全国水平(均有P<0.05)。结论青岛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正在逐年增加,应加强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富氢水对6 Gy照射小鼠胸腺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细胞凋亡及DNA损伤程度的影响。 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6 Gy照射组、6 Gy照射+富氢水组;对照组和6 Gy照射组小鼠照射前10 min灌胃正常饮用水0.5 ml,6 Gy照射+富氢水组小鼠灌富氢水0.5 ml,照射后连续灌胃,给予小鼠正常饮用水和富氢水7 d,于照射后4、7、15 d处死小鼠获取胸腺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胸腺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凋亡细胞比例及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平均荧光强度。 结果 与对照组的小鼠比较,6 Gy照射组小鼠在照射后4、7、15 d胸腺细胞中的活性氧水平升高,早期凋亡细胞[AnnexinⅤ阳性、碘化丙啶(PI)阴性]和晚期凋亡细胞(AnnexinⅤ阳性、PI阳性)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加,γ-H2AX平均荧光强度增加。与6 Gy照射组小鼠相比,6 Gy照射+富氢水组小鼠的胸腺细胞中活性氧水平下降,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的细胞比例降低,细胞内γ-H2AX平均荧光强度则是下降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富氢水可以有效减轻电离辐射引起的胸腺细胞损伤,为富氢水作为辐射损伤防护剂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富氢水对辐射诱导的造血干祖细胞(HSP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2只C57BL/6小鼠根据体重分层随机区组法分为健康对照组、富氢水组、照射组、照射+富氢水组,共4组,每组8只。富氢水组和照射+富氢水组小鼠于照射前5 min至照后7 d,每天灌胃给予0.5 ml富氢水,其余小鼠每天灌胃给予0.5 ml蒸馏水,照射组和照射+富氢水组小鼠接受2 Gy的137Cs γ射线全身照射。照后15 d取小鼠骨髓,检测骨髓中HSPCs比例、骨髓细胞的克隆形成和移植重建能力、骨髓中LSK细胞的活性氧(ROS)水平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照射组相比,照射+富氢水组小鼠骨髓中造血祖细胞和LSK细胞比例升高(t=-4.935、-7.898,P<0.05),骨髓细胞形成克隆的数目增加(t=5.488,P<0.05),竞争性骨髓移植后受体小鼠的供体嵌合率升高(t=-12.769,P<0.05),骨髓中LSK细胞的ROS水平和细胞凋亡比例降低(t=4.380、3.954,P<0.05)。结论 富氢水对2 Gy电离辐射诱导的HSPCs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了解青岛市小学生营养状况及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探讨强化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青岛市市南区全部小学开展为期1年的综合干预,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4所小学三~五年级学生分为干预组(697人)和对照组(731人),干预组进行强化干预,并在干预前后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强化干预后,干预组小学生的营养知识知晓率提高到70.33% (P<0.01);干预组小学生“每天都吃早餐”“经常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每天都喝奶”“放学后及周末进行体育锻炼”的健康行为养成率均上升(P值均<0.01);2013年与2014年比较,干预组小学生BMI增长值为(0.60± 1.56) kg/m2,对照组为(1.06±1.51) kg/m2,对照组小学生BMI指数增长值高于干预组;干预组和对照组营养状况改善均不明显(P值均>0.05).结论 有针对性的营养健康教育对提高小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养成率和预防肥胖的发生等方面优于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以增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其临床检出率.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影像数据库2006-2010年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并根据BI-RADS分类标准诊断为乳腺癌的病例13例,回顾分析本病的X线表现及临床特点,并与男性乳腺的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总结男性乳腺癌的X线诊断要点.结果 X线表现为无钙化的肿物9例(69.2%),表现为伴有微钙化灶的肿物4例(30.8%).肿块在乳晕下8例(61.5%),分布于周围象限5例(38.5%).13例均表现为肿块,其中形状不规则9例(69.2%),呈分叶状2例(15.4%),类圆形1例(7.7%),圆形1例(7.7%).9例肿块呈高密度影(69.2%),4例呈等密度影(30.8%).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11例恶性,其中乳腺癌1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另2例诊断为单纯囊肿伴慢性炎症1例和男性乳腺发育症1例.结论 男性乳腺癌X线摄影检查具有诊断价值,其通常表现为乳晕下无钙化的肿物,与男性乳腺发育症X线表现类似,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10.
[病例] 男,61岁.主因全身多处被开水烫伤4 h入院.无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入院诊断:重度烧伤(TBSA:40%,深Ⅱ度32%,Ⅲ度8%).入院后即予吸氧,心电监护,深静脉补液并监测中心静脉压,抗感染,留置导尿,记录每小时尿量,暴露烧伤创面.补液总量以国内通用公式计算量为参考,烧伤后第1个24 h补液量7200 ml,晶体2800 ml,胶体2400 ml,水分2000 ml;第2个24 h补液量5100 ml,晶体1600 ml,胶体1200 ml,水分2300 ml;第3个24 h补液量5000 ml,晶体1600 ml,胶体1200 ml,水分2200 ml.伤后1、2、3 d尿量分别为1280、1600、1500 ml,白蛋白分别为42.2、25.8、28.7 g/L.伤后5 d出现胸闷、气促,无少尿及咳粉红色泡沫痰.查体:体温37.3℃,脉搏110/min,呼吸30/min,血压110/80 mmHg.无颈静脉怒张,肺部听诊可闻及少量湿啰音,无哮鸣音,双下肺呼吸音弱,无腹胀.血气分析结果:pH 7.5,氧分压65 mmHg,二氧化碳分压28 mmHg.给予高浓度吸氧后症状无明显好转.行胸部CT检查示双侧胸腔积液.遂行双侧胸腔穿刺分别引流出淡黄色液体310、280 ml,症状好转.随后限制液体量,加大白蛋白补充,予利尿脱水等治疗.于伤后7、15 d行手术治疗封闭创面,住院26 d痊愈,出院时胸腔积液已完全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