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方法选择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作为观察组,门急诊因非腰椎间盘突出原因行腰椎X线检查者中随机抽取15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腰骶部移行椎发生情况、椎间盘突出部位并分析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腰骶部移行椎的发生率为31.05%,对照组为16.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DH合并移行椎者椎间盘突出发生于移行椎上一间隙者占56.41%,高于其他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骶部移行椎是LDH发病的危险因素,LDH患者椎间盘突出部位多位于移行椎的上一间隙。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3D打印技术在中上胸椎"分水岭"区域损伤(T3~7)椎弓根置钉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3—2016-02手术治疗的7例T3~7骨折或脱位。对患者进行薄层CT扫描,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中上胸椎实体模型,在模型上标定需固定节段的椎弓根钉进钉点(Magerl法),测量每一个节段螺钉的直径、长度、内倾角、头倾(尾倾)角,然后选择合适的椎弓根钉模拟置钉。结果本组共置入56枚椎弓根钉,按目前通行的评估椎弓根钉准确性的方法,在CT平扫的影像上对椎弓根穿透的程度进行分级:0级33枚,1级18枚,2级4枚(穿破外侧壁),3级1枚(穿破外侧壁,未造成不良后果),准确率91.1%。结论对于中上胸椎椎弓根置钉困难的患者,尤其是需要长节段置钉时,可以在3D打印的实体模型上模拟置钉,选择安全、有效的椎弓根钉,提高徒手置钉准确率,缩短了年轻医师的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3.
改良Judet入路微创手术治疗不稳定肩胛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Judet入路微创手术治疗不稳定肩胛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4—2016-03诊治的60例肩胛骨骨折,采用经典Judet入路手术治疗30例(对照组),采用改良Judet入路附加肌间小切口手术治疗30例(观察组)。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疼痛VAS评分,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3个月肩关节功能Herscovici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3 d疼痛V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均获得随访5~22个月,平均13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肩关节功能Herscovici评分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Judet入路附加肌间小切口显露骨折端、解剖复位骨折、个性化钢板内固定肩胛骨边缘治疗不稳定肩胛骨骨折,术中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疼痛轻,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锁骨远端锁定钢板和锁骨远端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1例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分别安放锁骨远端锁定钢板和锁骨钩钢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肩关节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8~15个月,平均(10.46±2.12)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Lazzcano标准评定术后肩关节功能,锁定加压钢板组和锁骨钩钢板组优良率分别为87.0%和78.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内固定治疗方式均为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的有效方法,锁骨远端锁定钢板术后优良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比较采用改良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1—2016-06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32例髋臼骨折,16例采用改良Stoppa入路(观察组),16例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对照组)。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骨折复位质量,以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8~25)个月。观察组切口长度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引流量、住院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和髂腹股沟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但改良Stoppa入路手术切口小,软组织损伤少,显露良好,能直视四边体骨折,骨折复位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使用氨甲环酸对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失血量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纳入自2013-02—2016-08初次单侧THA手术患者78例,观察组38例于术前15 min静脉滴注1次氨甲环酸(15 mg/kg),术后3 h再次按该剂量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均未使用氨甲环酸。结果观察组术后7例输血,对照组术后21例输血;观察组输血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H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后FIB、PT、APTT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8例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均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症状性肺栓塞。结论术前15 min与术后3 h静脉滴注等剂量(15 mg/kg)氨甲环酸能有效减少THA失血量和输血量,并且不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风险,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Stoppa入路联合髂骨螺钉治疗复杂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1例复杂骨盆骨折(Tile's/AO分类C型)患者,采用Stoppa入路对双侧的耻骨支骨折、耻骨联合分离进行复位固定,经皮空心螺对骶髂关节脱位、骶骨骨折和髂骨骨折内固定,并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toppa入路联合骶髂骨螺钉治疗的骨折复位优良率为86.21%,后期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93.10%.结论 Stoppa入路联合髂骨螺钉治疗复杂骨盆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复位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效果及引起术后疼痛的因素,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预后。 方法 收集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80例,均行关节镜治疗,其中行半月板成形术47例,行半月板修补缝合术33例。随访6月,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同时采取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法对术后疼痛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80例中,治疗优良73例,优良率91.25%,其中44例(91.49%)行半月板成形术,30例(90.91%)行半月板修补缝合术,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优良率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及6月,不同损伤类型患者的IKDC及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合并关节软骨损伤、术后开始负重的时间<7 d、术后未行肢体冷敷及行滑膜切除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单因素分析中,冷敷时间<12 h与>12 h结果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冷敷时间不足亦可能是危险因素之一。 结论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及修补缝合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疗效良好,两种术式的疗效无差异。治疗过程中,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的年龄、软骨损伤、是否行滑膜切除术及冷敷等危险因素予以科学的干预,以降低术后疼痛并提高舒适度,促进康复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5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8例,女性17例;年龄16~65岁,平均38.2岁。其中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18例,合并血气胸、创伤性湿肺、多发肋骨骨折及心脏挫伤12例,合并骨盆骨折11例,合并严重口腔颌面部损伤9例,合并四肢骨折15例;GCS≤8分,ISS≥16分。结果 65例患者中,恢复良好30例(46.2%),轻度残疾12例(18.5%),重度残疾8例(12.3%),植物生存状态及自动出院6例(9.2%),9例死亡(13.8%)。结论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伤情重且复杂,病死率及致残率高,采用多发伤一体化救治模式及损害控制外科原则,优先处理重型颅脑损伤,结合重症综合治疗,对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