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降糖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肌萎缩的疗效。方法:采用降糖1号(黄芪、黄精、生地、枸杞、首乌、葛根、丹参、赤芍、麦冬、黄连、西洋参、三七等)与血痹洗剂外用配合西药治疗本病58例,并对照组对比。结果: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降糖,改善肌、神经营养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在慢性肾衰(CRF)伴大量腹水患者中的疗效。方法收集1993—2010年期间CRF伴大量腹水的住院患者25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原发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7例,病尿病肾病(DN)5例,狼疮性肾炎(LN)6例,ESRD伴肝硬化4例,CRF伴肾病综合征(NS)2例,肾淀粉样变1例。常规PD植管术,先做好荷包结扎线,再切开腹膜植管结扎。术中放腹水1 000~5 000 ml,根据放腹水的数量补充白蛋白或血浆等。此后酌情行间歇腹膜透析(IPD)或不卧床持续腹膜透析(CAPD)。结果经PD后大多数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食欲改善,腹胀、浮肿逐渐消退。25例患者腹部切口均无渗漏腹水。患者透析后Scr、BUN显著下降(P<0.05)。其中6例(23.08%)患者转为血液透析(HD)(1例PD 5个月后,1例PD 11个月后,1例PD 2年后,3例PD 5年后转为HD);最长1例患者已存活10年,目前仍在维持性HD中。患者PD后1年内死亡1例,2年及3年后各死亡4例,5年后死亡2例,7年后死亡1例。目前仍在PD5例,失访3例。结论只要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应措施,对CRF合并大量腹水的患者进行PD治疗是一种有效、经济、方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常规降血糖、降血压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给予活血化瘀、利湿泄浊治疗.结果:两组经治疗后,临床疗效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差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淋证是以小便频急短涩、淋漓不尽、尿道滴沥刺痛,或痛引腰腹、小腹拘急为证候的一类病症,该病易迁延不愈,复发率高.戴舜珍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淋证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其认为治疗淋证应以清热、利湿、通淋为主,根据六淋的不同分证论治,兼症加减.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以期为淋证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1年3月我院诊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和对照组(单纯西医)各4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化指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的临床疗效和生化指标均明显优于单位西医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较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减少该病致残致死率。方法:按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风湿病防治联合会2009年诊断标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8例,西药予甲氨蝶呤、关节疼痛剧烈予小剂量激素口服。中医治疗予独活寄生汤加减,急性活动期予祛风寒除湿热通痹止痛;慢性稳定期予补肝肾益气血强筋壮骨。结果:治疗2个月全部患者临床缓解。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炎调整免疫功能对解除关节疼痛,缓解病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在慢性肾衰(CRF)伴大量腹水患者中的疗效。方法收集1993—2010年期间CRF伴大量腹水的住院患者25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原发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7例,病尿病肾病(DN)5例,狼疮性肾炎(LN)6例,ESRD伴肝硬化4例,CRF伴肾病综合征(NS)2例,肾淀粉样变1例。常规PD植管术,先做好荷包结扎线,再切开腹膜植管结扎。术中放腹水1 000~5 000 ml,根据放腹水的数量补充白蛋白或血浆等。此后酌情行间歇腹膜透析(IPD)或不卧床持续腹膜透析(CAPD)。结果经PD后大多数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食欲改善,腹胀、浮肿逐渐消退。25例患者腹部切口均无渗漏腹水。患者透析后Scr、BUN显著下降(P〈0.05)。其中6例(23.08%)患者转为血液透析(HD)(1例PD 5个月后,1例PD 11个月后,1例PD 2年后,3例PD 5年后转为HD);最长1例患者已存活10年,目前仍在维持性HD中。患者PD后1年内死亡1例,2年及3年后各死亡4例,5年后死亡2例,7年后死亡1例。目前仍在PD5例,失访3例。结论只要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应措施,对CRF合并大量腹水的患者进行PD治疗是一种有效、经济、方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3.75%,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显著,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减少该病致残致死率。方法:按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风湿病防治联合会2009年诊断标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8例,西药予甲氨蝶呤、关节疼痛剧烈予小剂量激素口服。中医治疗予独活寄生汤加减,急性活动期予祛风寒除湿热通痹止痛:慢性稳定期予补肝肾益气血强筋壮骨。结果:治疗两个月全部患者临床缓解。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炎调整免疫功能对解除关节疼痛,缓解病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在肾脏病伴大量腹水患者中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常规PD植管术。要点;先做好荷包结扎线。再切开腹膜植管结扎。术中放腹水1000--8000ml。术后根据放腹水的数量补充白蛋白或血浆等。酌情行IPD或CAPD。肾病综合征(Ns)患者及肾功能正常或轻中度异常者。配合激素、环磷酰胺、雷公藤及频谱仪等对症治疗。结果:41例中25例伴胸腔积液。36例伴下肢凹陷性浮肿的患者,PD后10-80天胸水及下肢浮肿消退。NS伴急性肾功能不全13例中。肾功能恢复正常12例。NS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3例。无效(NR)2例。1例因激素冲击治疗并发肺部感染等。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3年后肾移植。糖尿病肾病NS7例中。PR3例,NR2例。透析2-3年死亡2例。狼疮性肾炎7例中。CR4例。PR2例,1例死于脑的狼疮病变。乙肝相关性肾炎伴肝硬化3例,急进性肾炎2例。肾淀粉样病1例,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8例CRF患者转为家庭透析.透析时间1~7年,其中3例行肾移植。39例腹部切口无渗漏腹水。结论:只要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应措施.PD在肾脏病伴大量腹水患者中的应用是可行的,PD对NS伴大量腹水患者也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