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脑室内感染的致病原因及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因脑积水而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9例患者中有10例发生脑室内感染,发生率为11.24%,其中6例摘除分流管;对所有感染患者的血、脑脊液及摘除的分流管进行细菌培养,但阳性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所有患者都给予鞘内注入抗生素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发生脑室内感染的可能致病因素很多,要从多方面预防才能降低感染率。患者若发生脑室内感染,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摘除分流管,鞘内注入抗生素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瘦素(Leptin)、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Tie受体及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在脑动静脉畸形(CAVM)出血中的表达。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完整CAVM新鲜标本26例(SpetzlerⅡ~Ⅲ级),其中13例CAVM有近期破裂出血史(病史和影像学诊断),另13例无明显破裂出血史(病史和影像学表现除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瘦素、VEGF及其受体、Tie1、Tie2、Ang1、Ang2在CAVM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法比较已出血和未出血CAVM内皮细胞中瘦素和瘦素受体、VEGF、Tie2和Ang2、Tie1及Ang1。已破裂出血CAVM的畸形团中VEGF、瘦素和瘦素受体、Tie2和Ang2表达显著,而Tie1及Ang1的表达较弱。结论瘦素、VEGF、Tie受体及Angl和Ang2在cAVM的畸形团中表达升高,而且在已破裂出血的CAVM中比未破裂出血的畸形团高。这表明VEGF、瘦素、Tie受体及Angl和Ang2在CAVM的畸形团中存在特异性表达升高,可能与CAVM的形成、进展及破裂出血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瘦素(Leptin)、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Tie受体及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 1,Ang1)和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 2,Ang2)在脑动静脉畸形(CAVM)出血中的表达.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的完整CAVM新鲜标本26例(Spetzler Ⅱ~Ⅲ级),其中13例CAVM有近期破裂出血史(病史和影像学诊断),另13例无明显破裂出血史(病史和影像学表现除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瘦素、VEGF及其受体、Tie1、Tie2、Ang1、Ang2在CAVM中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法比较已出血和未出血CAVM内皮细胞中瘦素和瘦素受体、VEGF、Tie2和Ang2、Tie1及Ang1.已破裂出血CAVM的畸形团中VEGF、瘦素和瘦素受体、Tie2和Ang2表达显著,而Tie1及Ang1的表达较弱.结论 瘦素、VEGF、Tie受体及Ang1和Ang2在Cavm的畸形团中表达升高,而且在已破裂出血的CAVM中比未破裂出血的畸形团高.这表明VEGF、瘦素、Tie受体及Ang1和Ang2在CAVM的畸形团中存在特异性表达升高,可能与CAVM的形成、进展及破裂出血有关.  相似文献   
4.
随着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在临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们应用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2例,同时与36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作对比,近、远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68例脑出血患者均为我科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住院患者,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33~88岁,平均年龄60.9岁。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以评估治疗这类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1月1日~2010年10月1日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术后5~9天的患者60例,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非高压氧治疗组)各30例,观察患者入院时及高压氧治疗前、后1、2、3、4周的GCS评分;比较高压氧治疗开始前、高压氧治疗4周、入院后3月的随访GOS分级提高的患者数;比较高压氧治疗4周和入院后3月内的气管套管拔除例数。结果两组患者高压氧治疗后1周GC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压氧后2、3、4周GC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两阶段的GOS预后评分提高患者例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高压氧治疗4周内拔除气管套管例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入院后3月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早期意识改善及预后有疗效;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且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恢复早期治疗作用较后期突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沐舒坦静脉注射联合纤支镜下肺灌洗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1月25日至2010年11月25日收治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沐舒坦静脉注射+纤支镜下肺灌洗)和对照组(纤支镜下肺灌洗),每组各21例.气管切开术后第1、3、5、7天取患者支气管肺灌洗液做细胞学检查,并观察气管切开术后1月内患者肺部感染及控制情况、气管套管拔除例数.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支气管肺灌洗液中白细胞数在气管切开术后第5、7天明显降低,多形核细胞数在第3、5、7天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气管切开术后1月内肺部感染例数(12例)、感染控制时间[(7.08±2.10)d]以及拔除气管套管例数(13例)与对照组[19例,(11.86±3.63)d,5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沐舒坦静脉注射联合纤支镜下肺灌洗可减轻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早期气道炎症反应,对肺部感染防治及气道恢复较单纯肺灌洗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且行气管切开的患者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术后5~9 d的患者42例,分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非高压氧治疗组)各21例,观察患者高压氧治疗4周和入院后3个月内的气管套管拔除例数.结果:高压氧治疗4周内拔除气管套管例数高压氧组较多,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入院后3个月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恢复有促进作用,早期治疗效果较后期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改良CT图像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预后评估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6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清醒组和昏迷组.应用改良CT图像评分法对患者的CT图像进行评分,并分析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昏迷组患者的改良CT图像评分明显高于清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S评分3~5分组患者改良CT图像评分明显高于6~8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改良CT图像评分与GCS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790,P=0.000). 结论 改良CT图像评分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预后及指导临床诊治,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以评估治疗这类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1月1日~2010年10月1日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术后5~9天的患者60例,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非高压氧治疗组)各30例,观察患者入院时及高压氧治疗前、后1、2、3、4周的GCS评分;比较高压氧治疗开始前、高压氧治疗4周、入院后3月的随访GOS分级提高的患者数;比较高压氧治疗4周和入院后3月内的气管套管拔除例数。结果两组患者高压氧治疗后1周GC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压氧后2、3、4周GC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两阶段的GOS预后评分提高患者例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高压氧治疗4周内拔除气管套管例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入院后3月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早期意识改善及预后有疗效;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且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恢复早期治疗作用较后期突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大脑动脉瘤对患者预后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20年8月在本院诊治的大脑动脉瘤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介入组与夹闭组各78例。夹闭组给予开颅夹闭手术治疗,介入组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调查患者的预后情况并检测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介入组的手术时间与术后住院天数少于夹闭组(P<0.05),住院费用多于夹闭组(P<0.05)。介入组术后14天的血管破裂出血、脑积水、血管痉挛、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6%,低于夹闭组的17.9%(P<0.05)。介入组术后14天的预后Glasgow状态好于夹闭组(P<0.05)。两组术前一天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术后3天、术后7天、术后14天低于术前1天(P<0.05),介入组低于夹闭组(P<0.05)。结论相对于夹闭手术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大脑动脉瘤能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