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序列对鼻咽癌放化疗疗效的预测评估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并接受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37例,于治疗前行MRI平扫及DCE-MRI增强扫描,分别测量肿瘤高强化区、低强化区及平均的动态增强半定量参数;于放疗中期(剂量达56 Gy时)再次行磁共振扫描,计算肿瘤消退率。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将患者分为CR组和非CR组,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分别评价肿瘤不同区域半定量参数与肿瘤消退率的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计算有相关性的参数预测CR组的诊断阈值,以曲线下面积最大者预测价值最高。结果半定量参数中肿瘤高强化区TTP诊断效能最好,我们以肿瘤高强化区TTP65.53 s为诊断治疗敏感组的阈值,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43.33%,曲线下面积为0.843。结论 DCE-MRI多项半定量参数均可以预测鼻咽癌的放化疗疗效,对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不同碘流率时体重、体重指数、去脂体重、体脂重量及体表面积是否影响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的图像质量,以及其与CTPA肺动脉强化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行CTPA检查的疑似肺栓塞患者18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到4.0 mL/s(62例)、3.5 mL/s(66例)及3.0 mL/s(53例)三个不同流率组.测量肺动脉主干、右肺上叶动脉及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动脉CT值,计算并比较三个流率组的肺动脉平均CT值,分析其与体重、体重指数、去脂体重、体脂重量及体表面积的相关性.结果:随着碘流率的降低,三组肺动脉平均CT值依次递减,但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体重、体重指数、去脂体重、体脂重量及体表面积与4.0 mL/s组肺动脉平均CT值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r=-0.253~~-0.349),与3.5 mL/s组及3.0 mL/s组间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r=一0.126~一0.186,r=-0.014~-0.244).结论:随着碘流率的降低,虽然肺动脉平均CT值有所下降,但均可以满足诊断需求;且碘流率越低,体重、体重指数、去脂体重、体脂重量及体表面积与肺动脉平均CT值的相关度越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双能量CT肺血管成像联合灌注成像技术(Lung PBV)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5例临床疑诊肺栓塞并行双源CT Lung PBV检查的患者。两位高年资医师分析所有患者的Lung PBV图像,按肺段记录灌注减低和(或)灌注缺损的部位。两周后,这两位医师再随机分析所有患者的CT肺动脉造影(CTPA)图像,按肺段记录栓子所在部位及栓塞程度。结果 CTPA确诊PE者70例,Lung PBV正确诊断65例,以CTPA为标准,Lung PBV诊断肺栓塞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9%、70.6%、72.2%和92.3%,Lung PBV诊断PE的正确指数为80.65%。以解剖部位为基础,Lung PBV对肺叶、肺段及亚段PE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3.0%、72.3%和82.0%;当肺叶、肺段及亚段肺动脉为完全阻塞时,Lung PBV表现为与肺段一致的灌注缺损为主,不完全阻塞时,Lung PBV主要表现为栓塞肺段的灌注减低。结论 Lung PBV能够较准确的发现PE所致的肺血流灌注异常,但与栓塞部位及栓塞程度有关,对亚段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正确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磁共振电影成像技术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右心室整体功能的变化。材料与方法连续收集自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行心脏核磁共振检查的被拟诊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共26例,同期收集20例健康志愿者心脏核磁共振检查的图像。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分别将2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的图像导入Report CARD3.6心脏功能分析软件进行相关数据测量,最终获得左、右心室的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以及左心室的短轴缩短率(FS)。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与健康志愿者之间左、右心室功能指标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整体功能的各项指标LVEDV、LVESV、LVEF、LVSV及FS分别为(88.94±13.29)ml、(24.75±7.31)ml、(71.70±7.60)%、(64.20±12.82)ml、(52.52±8.83)%,健康志愿者LVEDV、LVESV、LVEF、LVSV及FS分别为(107.93±12.62)ml、(34.18±3.6)ml、(67.25±4.48)%、(73.65±12.41)ml、(36.8±3.82)%,LVEDV、LVESV、LVSV数值较健康志愿者均减低,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LVEF较正常人增高,但没有显著性差异;FS较正常人显著增高,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右心室整体功能各项指标RVEDV、RVESV、RVEF、RVSV分别为(88.48±17.67)ml、(29.84±7.50)ml、(6 4.6 5±1 0.2 7)%、(5 8.6 6±1 7.0 9)m l,健康志愿者RV E D V、RV E S V、RVEF、RVSV分别为(142.31±23.62)ml、(72.49±16.13)ml、(49.18±5.6)%、(69.82±13.43)ml,RVEDV、RVESV较正常人明显减低,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RVEF较正常人增高,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RVSV较正常人减低,二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早期,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收缩功能升高的同时,右心室的舒张功能也减低、收缩功能升高,左右心室的功能变化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分布的MRI特点。方法 对46例临床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行常规MR平扫及增强扫描,根据2013版ESTRO推荐的颈部淋巴结分区标准分析转移淋巴结情况。结果 46例鼻咽癌患者中41例有淋巴结转移,主要转移区域为Ⅱ区及Ⅶ区,分别为70.73%(29/41)和65.85%(27/41)。原发肿瘤不同T分期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T1期83.33%(5/6)、T2期100%(6/6)、T3期93.33%(14/15)、T4期84.21%(16/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49,P>0.05)。原发灶同时累及鼻咽侧壁及顶后壁16例,局限于顶后壁17例,局限于侧壁13例,不同部位的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84,P>0.05)。淋巴结跳跃转移率为4.35%(2/46)。结论 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以Ⅱ区及Ⅶ区多见,均为鼻咽癌的前哨淋巴结。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分布与T分期及原发灶部位无关系。鼻咽癌跳跃转移少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探讨药涂球囊在治疗下肢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DCB球囊治疗,分析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相关临床资料.观察患者靶血管病变长度,晚期管腔损伤(LLL)、再狭窄率、踝肱指数(ABI)、Rutherford分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应用双源CT灌注缺损评分(P-score)评价急性肺栓塞(APE)严重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APE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依据右心室与左心室直径比值(RVd/LVd)分为RVd/LVd ≥1组与RVd/LVd< 1组,比较两组P-score、CT肺动脉阻塞评分(CTPAOI)、心脏、血管形态学测量指标、右心室压力CT征象的差异。并分析APE患者P-score与CTPAOI、RVd/LVd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间P-score、CTPAOI、主肺动脉直径(mPAd)、上腔静脉直径(SVCd)及奇静脉直径(AV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室间隔凸向左心室腔或平直、下腔静脉及奇静脉对比剂反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PE患者P-score与CTPAOI呈正相关(r=0.75,P<0.001),与RVd/LVd呈正相关(r=0.54,P<0.001);与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氧饱和度(SaO2)均呈负相关(r=-0.31、-0.29、-0.27,P均<0.05)。结论 P-score与CTPAOI、RVd/LVd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明显相关,P-score结合CTPAOI、心脏、血管形态学测量及动脉血气分析可较准确地评价APE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