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45篇
神经病学   144篇
特种医学   34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中、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157例中、青年脑梗死的原因及临床特征。结果 青年脑梗死占同期脑梗死病例的7.66%,中、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病仍为主要因素,其次是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及个人生活习惯。结论 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可能是中、青年脑梗死最危险的因素,个人生活习惯影响亦非常大。  相似文献   
2.
自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的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38年Schaltenbrand第一次描述1例自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病例以来,该病症逐渐为人们认识。颅内低压综合征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有典型的体位性头痛症状(直立位出现或加重,平卧位减轻或消失),同时腰椎穿刺测脑脊液压力低于8kPa(60mmH2O)。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献报道的本综合征神经影像学表现越来越多,并使其诊断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本文将就其影像学特点及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简要介绍。1自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影像学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低于8kPa(60mmH2O)是诊断自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的主要依据,脑脊液压力降低也一…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MCP-1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mRNA和抗原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颈AS斑块中MCP-1mRNA和抗原表达。结果相对于正常动脉内膜,颈AS病变内膜MCP-1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其中颈AS严重病变肩区阳性细胞数最多,以单核-巨噬细胞为主。结论MCP-1与颈AS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AGV)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结缔组织病,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一个类型。本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因常累及周围神经系统而受到神经科医生的重视。国内尚未见到有关ACV相关周围神经病(AGVAN)的报道。我们诊断1例AGVAN,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脑实质生殖细胞肿瘤诊治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脑实质生殖细胞肿瘤(GCT)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变化,评价其在肿瘤诊断、疗效监测中的意义。方法对5例脑实质内GCT患者的脑脊液和血清HCG水平在治疗前后进行系列测定。以1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因其他疾病接受腰穿检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脑脊液HCG水平。观察脑脊液和血清HCG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10例对照组患者的脑脊液中均测不到HCG。从5例GCT患者共采集17对脑脊液和血清配对样本。所有5例患者都出现脑脊液和血清HCG水平升高。治疗后脑脊液和血清HCG水平迅速下降。血清和脑脊液HCG水平呈显著相关。每一对样本中,脑脊液HCG水平均高于血清。血清、脑脊液HCG水平比为0.245±0.190。结论脑脊液HCG升高对诊断脑实质内GCT具有高度特异性和较高灵敏度。对分泌HCG的GCT,脑脊液和血清HCG是评价治疗效果和监测肿瘤复发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病理及组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为了研究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病理、组化的变化,通过对豚鼠EAE模型进行普通病理、电镜及单胺类介质荧光组化研究发现,动物发病前的组织虽在光镜下无明显病变,但电镜下可见髓鞘薄层环形结构松散、断裂或融合;薄髓鞘的轴索内可见线粒体肿胀和嵴消失,而厚髓鞘纤维轴索内的线粒体尚完好。病变以脊髓白质为主,脑的病变主要集中于脑室周围。病变以坏死为主,集中于小静脉周围,可见髓鞘脱失;炎细胞包绕小静脉呈袖套样改变。此外,EAE神经组织单胺类介质荧光密度显著减少,这可能是引起EAE动物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脑静脉血栓(CVT)病人的死亡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36例CVT病人中5例死亡病例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经过及死亡原因。结果病死率为3.7%。2例在急性期死亡,3例在慢性期死亡。直接死亡因素均为脑疝;间接死亡因素为颅内多发性出血和多个部位的脑静脉血栓形成,死亡组(3.20±0.84)支静脉受累,存活组(2.09±1.00)支静脉受累(P=0.016)。而性别、年龄、确诊时间、癫疒间发作、病灶部位及治疗前颅内压等没有显著增加死亡的危险性。某些临床表现,如失语、运动障碍、精神症状及意识障碍与死亡有关,但其系多发性颅内出血及多个部位脑静脉血栓所致。结论CVT病人的直接死亡原因为脑疝,间接原因为多发性脑静脉血栓和颅内多发性出血。死亡不仅可以发生在急性期,也可以出现在慢性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iller-Fisher综合征(MFS)和Bickerstaff脑干脑炎(BBE)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MFS和15例BB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MFS组表现为视物成双12例,瞳孔对光反射消失3例,周围性面瘫7例,饮水呛咳1例,四肢无力6例,感觉障碍4例,共济失调10例;BBE组表现为视物成双11例,中枢性面瘫4例,耳鸣4例,饮水呛咳6例,四肢无力10例,感觉障碍2例,共济失调10例,嗜睡或昏迷5例,病理征9例.脑脊液检查MFS组和BBE组各有10例表现为蛋白升高;MFS组脑脊液白细胞升高2例,BBE组6例.MFS组3例、BBE组1例肌电图出现神经源性损害.BBE组有6例CT或MRI检查异常,主要部位为脑干、丘脑等.两组患者治疗后预后良好.结论 MFS和BBE有相似特点,临床表现可以相互重叠,提示这两种疾病密切相关并形成一个连续的疾病谱;主要鉴别点是BBE患者可以有意识障碍、病理征和影像学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Rg1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给大鼠腹腔注射人参皂甙Rg1 20mg/kg,每日2次,连续5d;然后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大鼠脑缺血后不同时间段(3h、24h、48h、72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NSE的表达;并与对照组(生理盐水)和假手术组比较.结果 人参皂甙Rg1组大鼠脑缺血后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脑缺血后3h NSE表达即明显降低;人参皂甙Rg1组各时间点NSE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人参皂甙Rg1可使缺血脑组织的NSE表达上调,这可能是其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人参皂甙Rg1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GFAP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梗死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52只SD大鼠采用Longa颈外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随机分为人参皂甙Rg1药物治疗组、单纯缺血组及假手术组,药物治疗组、单纯缺血组又分为24、48、72、168小时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5只大鼠。观察各时间点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脑梗死区GFAP的表达。结果:Rg1药物组神经功能评分较缺血组为好(P<0·05),GFAP阳性细胞于脑缺血24小时后即已出现,48、72、168小时大量表达,72小时为高峰,且药物组较手术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人参皂甙Rg1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较高水平的GFAP表达,可能对脑缺血损伤的恢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