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不同民族早期乳腺癌成簇微钙化X线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维、哈、汉族等到新疆文体民族乳腺癌成簇微钙化的X线特征性表现.材料与方法:收集2006年6月2009年9月行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患者资料5026例,发现钙化579例,对其中经病理证实的乳腺成簇微钙化120例,恶性74例,良性45例,就钙化采用7项观察指标,分析其形态和与之关联的数目、密度、大小、一致性均匀性及分布部特点,判断其育、恶性以及在各民族间的相关性.结果:钙化的各项观察指标除均匀性及分布外在良、在性、恶性病变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民族间乳腺癌微钙化的发生率、合并肿块及肿块体积大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X线片成簇微钙化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钼/铑靶乳腺片簇状微钙化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57例乳腺癌和32例乳腺良性疾病,经手术病理证实,在其钼/铑靶乳腺片中皆见到簇状微钙化,对簇状微钙化的特征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乳腺癌中簇状微钙化主要呈细棒状,泥沙状,针尖状和混合状。簇状分布,直径〈0.5mm,中低密度47例(82.46%),局限于一象限度46例(80.7%),沿导管分布9例(15.79%),伴有肿块37例(64.91%),微钙化数目〉20枚51例(89.47%),10-20枚6例(10.53%)。结论:乳腺片簇状微钙化的特征对诊断乳腺癌有重要价值,并有助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乳腺导管造影作为查找溢液病因的首选检查方法,是一种安全、技术比较简单、诊断率高的方法[1].但目前采用的常规乳腺导管造影方法,尚存在操作难度相对大,分支导管显影不足,对比剂易进入腺泡导致诊断困难等问题.笔者针对造影检查中常遇到的几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改进技术以提高造影的成功率和造影质量.  相似文献   
4.
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在溢液性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01例溢液性乳腺病的导管造影表现.结果 乳腺导管扩张症23例;乳腺囊性增生症12例;乳腺导管炎8例;导管内乳头状瘤46例;乳腺导管癌9例;乳腺导管结核1例;导管未见异常2例.结论 乳腺导管造影有助于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其在导管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有极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剂量CT引导下同轴穿刺活检针在经皮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11月我院325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中,其中2017年1月—2018年12月完成61例采用常规CT扫描及传统活检针,设为对照组。2019年1月—2020年11月采用低剂量扫描方案及使用同轴活检针完成经皮肺穿刺活检术264例,从中随机抽取61例做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分析活检所取组织量、穿刺后并发症及穿刺后病理随访阳性率、穿刺中总的DLP和mAs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且能较多得取得病理组织,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处理并发症,提高诊断阳性率。结论:双源CT低剂量引导下同轴活检针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具有辐射量低、安全性更高、取材量较多、诊断阳性率高等特点,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乳腺细粒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的乳腺X线、CT表现,探讨其影像特点.方法 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包虫病患者均行乳腺X线摄影,1例行CT检查.结果 11例乳腺包虫囊肿,9例为单发,2例为多发,其中1例单发者因外伤而破裂.乳腺X线征象表现为大小不等单发或多发类圆形阴影,密度高或低,边缘光滑锐利,5例出现钙化,2例表现为囊壁弧线形“蛋壳”样钙化,3例囊肿内有斑点状钙化,1例破裂后呈空洞样改变,出现“日环食”征.1例做CT扫描者见类似水样密度的囊状影,有完整包膜.结论 乳腺X线摄影能准确显示乳腺包虫病囊肿的部位和形态特征,结合临床及流行病学史能提高对乳腺包虫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最常见的三大症状之一,以乳头溢液为首发症状的乳腺癌约80%以上是非浸润型导管癌或微小癌,因导管内病变体积微小,局限在管腔内,触诊常为阴性,乳腺X线平片、超声、MRI、乳管镜等检查手段,都因各有其局限性,不作为首选技术。尽管传统的乳腺导管造是溢液性导管病变最有效的检查手段[1],但目前采用的常规乳腺导管造影检查方法,尚存在操作难度相对大、分支导管显影不足,对比剂易进入腺泡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扩张症造影X线影像特征特点,以提高其认识。方法:分析39例乳腺导管扩张症造影X线征象,与病理结构对照分析。对经溢液病理涂片、泌乳术测定排除肿瘤性病变,并确保无禁忌症,经临床保守治疗疗效不显著的导管扩张症病例,在造影引导下,选择溢液乳孔注入药物灌注治疗。结果:37例造影X线诊断与手病理相符,其中2例误诊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符合率可达94.9%。经溢液乳孔注入药物治疗,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92.8%。结论:经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可明确诊断乳腺导管扩张的程度及病变范围;对于具有适应症的导管扩张症,采用造影引导下的药物灌注治疗,疗效显著,本组研究成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药物灌注治疗非肿瘤性乳管系统疾病的可行性,寻找其治疗新途径。材料与方法:经改进乳腺导管造影方法获取清晰准确的导管造影检查结果,再经溢液病理涂片、泌乳术测定排除肿瘤性病变并无禁忌症的导管扩张症78例,单纯导管炎症29例,囊性增生5例。经临床保守治疗疗效不显著后,即选择对溢液乳孔注入药物治疗,隔日1次,4次为一疗程。结果:经一疗程治疗后46(41.1%)例溢液停止,疼痛消失;36(32.1%)例溢液明显减少,溢液色泽变清,疼痛缓解;经2~4疗程治疗后,20例(19.6%)溢液逐渐变少直至消失,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10例(7.2%)因溢液时间长,病情迁延反复,经4个疗程治疗后仍有溢液。结论:经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能够清晰观察到导管内细微病灶,明确诊断的非肿瘤性乳头溢液,经溢液乳孔注入药物治疗,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92.8%),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优化乳腺导管造影检查获得高质量的影片资料,分析良恶性乳头溢液性疾病的造影表现特征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22例非哺乳期乳头溢液的造影资料,均经临床及造影检查及病理证实。结果肿瘤性病变占26.7%(86例),以导管内乳头状瘤最多见,占肿瘤性病变的88.4%(76例);非肿瘤性疾病占55.3%(178例),以乳腺导管扩张或伴慢性导管炎最多见,占非肿瘤性疾病的78.1%(139例),生理性溢占全部乳头溢液的18%(58例)。结论优化乳腺导管造影为乳头溢液性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乳导管病变的诊断具有定位定性的作用,在良恶性乳头溢液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