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单通道植入T-型胆道支架治疗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的技术和疗效。方法:使用T-型支架治疗5例Ⅲ及Ⅳ型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采用单通道入路,经皮肝穿刺入肝管,插入两条导丝分别进入对侧肝管和胆总管,沿导丝植入T-型支架,使左右肝管与胆总管连通。结果:5例患者行T-型支架置入均获成功,全部病例术后黄疸逐渐消退,其中3例随访1~12个月至今尚存活,两例分别存活9个月和15个月。结论:采用单通道植入T-型胆道支架治疗肝门部恶性梗阻,引流充分,技术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测量点设置方式对2-(5-硝基-2-吡啶偶氮)-5-[N-正丙基-N-(3-磺酸丙基)氨基]苯酚二钠(nitro-PAPS)终点比色法测定血清铜结果的影响,以获取准确、可靠的血清铜检验结果.方法 分别采用一点终点法、双置二点终点法和单置二点终点法检测样本中铜含量,以质控品、临床标本、精密度和准确度分析结果评价检测效果,应用SPSS 13.5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双置二点终点法和单置二点终点法通过质控品评价和临床标本验证且精密度与准确度符合要求,而一点终点法则否.结论 nitro-PAPS比色法测量血清铜时,选择双置二点终点法和单置二点终点法测量点设置方式均可获可靠的血清铜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肝癌导向治疗的临床研究(1980~1999年临床研究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核素 (或药物 ) 抗AFP抗体、1 31 I或 (1 2 5I) 抗AFP(AFP .McAb或AFPAb) MMC“双弹头”、1 2 5I LUF标记物治疗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方法  1 用改良氯胺T法将纯化AFP抗体标记核素1 31 I或1 2 5I获得标记物1 31 I(或1 2 5) 抗AFP抗体 ;用改良氨胺T法和过碘酸钠氧化法标记核素1 31 I或1 2 5I与MMC制备“双弹头” :1 31 I 抗AFP单抗 (AFP .McAb) MMC(称双弹头I)和1 31 I(或1 2 5I) 抗AFP多抗 (AFPAb) MMC(称双弹头Ⅱ ) ;催化置换反应制备1 2 5I 超液化碘油 (1 2 5I LUF) ;2 治疗后行肿瘤放射免疫定位显像 ;3 治疗 :1 94例进入临床试验 :1 31 I 抗AFP(n =72 ) ,1 2 5I 抗AFP(n =2 2 ) ,抗癌药 抗AFP(n =2 1 ) ,1 31 I或1 2 5I 抗AFP MMC(n =41 ) ,1 2 5I LUF(n =38)。结果  1 治疗后病人瘤 /肝 (T/L)比值 ,以1 2 5I LUF(3 46) >双弹头 (2 2 6) >单一弹头 (1 5~ 2 5) ,T/L以ia途径 >iv ;2 早期研究的病例晚期者居多 ,1 31 I 抗AFP、1 2 5I 抗AFP和双弹头Ⅰ、Ⅱ治后 1年存率分别为 33 3 % (2 2 / 66)、47 1 % (8/ 1 7)和 58 5 % (2 4 / 4 1 ) ,以抗癌药 抗AFP最低 (1 9 0 % ) ,而1 2 5I LUF则高达 81 6 % (31 / 38) ,其中 1 8例加外照射者为 1 0 0 % (1 8/ 1 8)  相似文献   
4.
505例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癌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5 0 5例肝癌行 115 4次肝动脉化疗栓塞。结果 出现较严重并发症 13例 ,其中肝昏迷 5例 ,上消化道大出血 3例 ,胃穿孔 1例 ,腹主动脉剌破 1例 ,心功能不全 1例 ,胆囊炎 2例。结论 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术是目前重要而常用的治疗手段 ,把握手术指征、规范手术操作及合理的术后处理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化疗联合艾迪注射液对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艾迪组45例,予化疗加艾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1例,单用化疗。结果艾迪组卡氏评分提高、稳定、下降率分别为36·6%、44·4%、20·0%,优于对照组(分别为14·6%、29·3%、56·1%,p<0·01);艾迪组体重增加、稳定、下降率分别为28·9%、53·3%、17·8%,也优于对照组(各为7·3%、36·6%、56·1%,p<0·01)。结论化疗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肺癌,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国产药VC方案(盖诺+卡铂)与Gc方案(泽菲+卡铂)治疗晚期(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69例晚期初治的NSCLC患者中,33例用VC方案治疗,36例用GC方案治疗。结果 VC、GC组近期疗效(CR+PR)分别为42.4%、38、9%,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位分别为9个月和10个月(P〉0.05)。VC组骨髓抑制明显,Ⅲ~Ⅳ度WBC下降率为51.5%,而GC组为27.8%(P〈0.05),VC组静脉炎和周围神经炎发生率较高。结论 VC与GC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相近,中位生存期相似,GC组骨髓抑制相对较轻,不易发生静脉炎及周围神经炎,生活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以经皮人工抽吸血栓清除术(MAT)作为主要的血栓清除方法,在MAT后立即行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的一次性介入方案,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并发急性节段性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可行性、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IVCS并发急性节段性髂股DVT患者26例[女17例、男9例;年龄33~ 79岁,平均(55±13)岁].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左下肢肿胀或疼痛.IVCS的确诊依靠CT血管成像.所有患者在确诊后即给予抗凝治疗,介入术后至少维持6个月.经患肢腘静脉入路行血管腔内治疗,MAT、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在一次手术过程内完成.MAT后残留少许血栓者行经导管溶栓治疗(尿激酶80万单位维持12h).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施行一次性血管腔内治疗.手术时间45~ 90 min,平均(67±13)min.所有患者在MAT后血栓均达到完全清除,接近100%者24例,残留<5%者2例,残留血栓经溶栓后完全溶解.MAT后静脉造影显示左髂静脉狭窄者24例,闭塞者2例.所有患者均成功开通左髂总静脉,共置入支架26枚,支架直径10~ 14 mm,长度60 ~ 100 mm.患肢症状完全缓解者25例,部分缓解者1例.住院时间2.0~4.0d,平均(2.7±0.3)d.随访时间12~ 25个月,平均(18±4)个月.1例在术后11个月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经溶栓后复通.1年初次通畅率和二次通畅率分别为96%(25/26)和100%(26/26).除5例患者在球囊扩张中出现一过性腰痛外,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 以MAT作为主要血栓清除方法、在MAT后立即行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的一次性介入方案治疗IVCS并发急性节段性髂股DVT是可行的,近期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9.
核素125I-碘油内辐射联合外照射治疗肝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介入核素125I-碘油内辐射、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外照射治疗肝癌患者的体内代谢和疗效。[方法]采用125I标记超液化碘油(125I-LUF)治疗中晚期肝癌共3组病例:A组(125I-LUF+放疗,19例)用125I-LUF作内辐射加TACE治疗后进行肿瘤局部外放疗,B组(125I-LUF,21例)125I-LUF内辐射联合TACE,C组(单TACE,20例)仅肝动脉化疗栓塞。A、B、C组3组病例TACE平均治疗分别为2.56、2.48和2.6例次;A组和B组病人注入125I-LUF放射剂量均值(x±s)分别为(303.77±120.99)MBq/例和(350.02±163.91)MBq/例。A组在瘤区加体外局部放疗,放射剂量均值(x±s)为(52.11±10.30)Gy。3组TACE用的化疗药物相同。[结果]体内代谢和SPECT结果显示125I-LUF给药后核素125I长期特异滞留在瘤内。A、B、C3组治后肿瘤缩小率(CR+PR+MR)分别为68.42%(13/19)、47.6%(10/21)和25%(5/20),P<0.05;AFP下降率分别为84.6%(11/13)、85.7%(12/14)、60.0%(9/15),P>0.05;治后1、2、3、4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4.74%、80.64%、69.12%和69.12%;58.38%、58.38%、43.79%和29.19%;32.73%、26.18%、26.18%和0;A、B与C组比,x2=13.98,P<0.0009;A、B、C组治后中位生存期(月)分别为40.96(95%CI=33.3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100A4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评估其在乳腺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67例乳腺癌组织中S100A4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100A4蛋白表达率为46.1%(77/167),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与肿瘤大小、ER、PR、病理类型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S100A4表达组患者其总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非表达组(43.4%vs.82.6%,P<0.01)。结论乳腺癌S100A4蛋白表达与肿瘤浸润和转移有一定关系,是判断乳腺癌侵袭、转移与预后的有用指标之一,表达者其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