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多层螺旋CT门静脉容积显示技术三维成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门静脉容积显示技术三维成像方法。材料和方法:14例正常者及32例肝胰疾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方法为容积显示技术三维重建,对正常和异常的门静脉图像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选择合适的窗宽、窗位、亮度及不透明度,均可获得良好的门静脉VR图像。VR图像可清晰显示正常和病变组的门静脉系血管情况,具有较强的立体感。结论:多层螺旋CT门静脉容积显示技术三维成像是快捷而有效的无创性血管造影术,可为临床提供更优质的图像和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结节型肝细胞癌的螺旋CT多期扫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描述结节型肝细胞癌的螺旋CT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特点,比较各期的病灶检出率,重点评价动脉期、延迟期的价值。方法:26例结节型肝细胞癌病人行螺旋CT双期、三期动态扫描后,观察病灶的强化方式,统计各期病灶检出数。结果:26例基于手术病理和影像方法共发现45 个病灶,螺旋CT多期扫描共发现42个,平扫、肝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及三期合计的检出率分别为66.7% 、86.7% 、71.1% 、65.2% 、93.3% 。动脉期检出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各期,三期结合可明显提高对结节型肝癌的检出率。结论:螺旋CT多期动态扫描能显示肝细胞癌的增强特点,明显提高结节型肝细胞癌的检出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底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颅底肿瘤螺旋CT血管造影(SCTA)的成像技术及其应用价值。方法:16例颅底肿瘤,MRI明确诊断后行SCTA。SCTA与MRI、手术对照。螺旋扫描层厚2.0mm,间距1.0mm,螺距1.0-1.25,均以3.0ml/s速度注射对比剂120ml;用表面遮盖法(SSD)重建三维图像,5例行伪彩SSD重建及模拟手术入路。结果:SCTA清楚显示了14例颅底肿瘤的形态及其与大血管、颅骨的三维关系,而1例颅咽管瘤、1例胶质瘤瘤体未显示,仅显示了受压移位的邻近血管及其与颅骨的关系。SCTA的三维图像及模拟手术入路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信息。结论:SCTA提供的颅底肿瘤与邻近血管及颅骨关系的三维图像,是对常规二维图像的重要补充,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CT血管造影对脑动脉扫描参数及图像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动脉瘤 CT血管造影 (CT angiography,CTA)扫描参数的优化、造影剂的使用以及图像处理方法的合理运用。方法 :73例可疑脑动脉瘤患者行 CTA,其中 4 2例同时行 DSA,CTA与 DSA对照 ,分析扫描参数、造影剂的使用方法、图像后处理方法对 CTA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 :采用以下扫描参数图像的质量较好 :层厚 1.0~ 2 .0 mm,螺距 1.0~ 1.2 5 ,重建间距0 .5~ 1.0 mm。造影剂的注射速度以 3.0~ 4 .5 ml/ s较合适 ,用量一般 80~ 12 0 ml。图像后处理同时应用 SSD及 MIP法 ,行 MIP法一般先人工编辑去除颅骨 ,以更好地显示动脉瘤及其与血管的关系。结论 :合理选择扫描参数、造影剂的使用方法以及图像后处理方法可获得高质量的脑血管 CTA图像。  相似文献   
6.
多排螺旋CT三维成像诊断颈椎畸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颈椎先天畸形的价值。方法 对 8例先天颈椎畸形患者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分别用表面阴影遮盖(surfaceshadeddisplay, SSD)法,多平面重建 (multi-planarreformatted,MPR)法和容积渲染成像 (volumerendering,VR)法进行三维成像,观察 3种方法对颈椎畸形的显示情况。结果 8例患者共检出齿状突畸形、脊椎裂、阻滞椎、蝴蝶椎、颅底凹陷等 5种畸形, MPR法和VR法对所有畸形均能清晰显示,SSD法仅能诊断部分病变。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颈椎先天畸形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MPR法和VR法显示病变清晰,优于SSD法。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胰腺双期血管成像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胰腺双期血管成像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46例疑胰腺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 ,分别于动脉期和门静脉期进行血管成像。统计SSD、MIP及VR成像对正常腹腔动脉及其分支的显示率 ,统计门脉期VR成像对正常门静脉主干及其属支的显示情况。结果 VR成像对正常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的显示率分别为 10 0 %、10 0 %、90 .9%。对正常门静脉主干、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的显示率均为 10 0 %。根据肿瘤浸润血管的情况作出可切除性判断。结论 多层螺旋CT胰腺双期血管成像是了解胰周血管情况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具有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主动脉瘤腔内带膜内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31例腹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腔内带膜内支架置入术后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采用准直2.5mm,层厚3.0mm,螺矩6-8,重建方法为容积显示(VR)、表面遮盖显示(SSD)、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及多层面重建法(MPR)。观察图像确定有无术后并发症,并比较4种重建方法对并发症的显示情况。结果:31例中有1例术后内支架出现局限性断裂,VR、MIP及MPR均清晰显示了内支架的变化,SSD未能显示。1例内支架展开不良,4种重建方法均明确显示;5例术后出现渗漏,VR及MPR清晰显示渗漏的部位、形态及内漏量,MIP、SSD仅显示其中的4例。在显示支架内血流情况及瘤周血栓方面,VR及MPR能明确支架内有无血栓形成及腔内带膜内支架置入术后的转归变化,VR及MPR显示1例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SSD及MIP未能显示。结论:多层螺旋CTA有利于主动脉瘤腔内带膜内支架置考试术后并发症的诊断;VR及MPR图像优于SSD及MIP,能为术后内支架情况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  相似文献   
9.
大动脉病变螺旋CT血管造影研究王培军①朱文江田建明吕桃珍左长京王敏杰杨继金薛宏范月兰笔者对34例大动脉病变的螺旋CT血管造影(SCTA)检查技术及其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大动脉病变SCTA的合理检查技术,并评价其应用价值,以便为临床合理选择SCT...  相似文献   
10.
重症肌无力胸腺介入治疗技术王培军①吕桃珍左长京田建明涂来慧张仁琴徐伟郝强薛宏王敏杰范月兰胸腺在重症肌无力(MG)的发病机理和治疗中有重要意义,胸腺切除虽可取得明显疗效,但并非所有MG患者胸腺均能切除。本文介绍一种新的重症肌无力治疗方法,即在CT引导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