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背景:临床上使用的胆道塑料支架和金属支架存在胆泥形成、支架嵌入胆道壁等难以克服的缺陷。生物可降解胆道支架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逐渐受到重视,但目前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系统的研究结果。目的:评价5种不同摩尔比例的聚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oly(1actide—co-glycolide),PLGA]胆道支架在体外人胆汁中的降解规律及其径向支撑力的变化规律。设计、时间和地点:完全随机设计,于2006—07/12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实验室完成。材料:5种比例的PLGA支架为济南岱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人体新鲜胆汁取自实验期间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胆汁外引流的患者。方法:取5种比例(丙交酯和乙交酯的摩尔比分别为90:10,80:20,70:30,60:40,50:50)的PLGA支架各32个,将各支架独立浸泡于装有10mL新鲜人体胆汁的平底试管内,并置于恒温振荡器中,调节温度至37℃,摇动速度恒定,胆汁每天更换1次。浸泡1,2,3,4,5,6,7,8周后各比例支架分别取出试件各4个,蒸馏水洗涤后25℃恒温箱干燥24h。主要观察指标:①大体形态、色泽及完整性。②扫描电镜观察降解前,降解1,3,5周PLGA(丙交酯和乙交酯的摩尔比为90:10)支架的表面形态。③PLGA支架的质量变化及径向支撑力变化。结果:①5种比例PLGA支架的大体形态变化遵循同一规律:外形保持完整→质地变软→支架表面粗糙,出现裂痕→管壁塌陷→支架破碎为大块,并进一步解离为小碎片→支架完全降解。②降解前PLGA(丙交酯和乙交酯的摩尔比为90:10)支架材料呈清晰的三维立体网状空隙结构;降解1周后,材料表面受侵蚀,网状结构减少,孔洞局灶性连接呈片状;3周时材料表面受侵蚀现象加重,空隙逐渐消失,网状结构进一步减少,聚合物融合呈火片状;5周后材料空隙、网状结构完全消失,呈不定型均质状。③各种比例PLGA支架的质量损失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加快,且乙交酯所占比例越大,支架的质量损失速度越快。初始径向支撑力随丙交酯含量的增多,支撑性能逐渐增强。结论:PLGA材料具有可调节的生物降解性和良好的力学特性,适宜制成胆道支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laparoscopic Roux-en-Y,LRYGB)前后肥胖症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的血清瘦素和脂联素表达变化,并探讨该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03至2012-02武警总医院普通外科行腹腔镜胃旁路手术的52例肥胖症伴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BMI为28~35 kg/m2,术后随访期12个月。术前和术后1、3、6、12个月分别检测血清瘦素、脂联素、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和胆固醇(cholesterol, CH)、BMI,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 (1)12个月随访期间,T2DM显效率为86.5%(45/52),肥胖症治愈率为67.3%(35/52),无失访病例;(2)与术前空腹脂联素水平[(4.36±2.63 μg/ml)]相比,术后空腹脂联素水平呈下降趋势至术后3个月[(2.93±1.37)μg/ml],而升高至术后12个月[(7.36±3.70 )μg/ml,P=0.028];(3)与术前空腹瘦素值(20.79±8.75) ng/ml相比,术后空腹瘦素值明显下降直至术后12个月[(5.06±2.46 )ng/ml,P=0.005] ;(4)术后12个月空腹血糖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03);术后12个月空腹胰岛素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3);术后12个月HbA1c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02);术后12个月HOMA-IR水平明显较术前明显下降(P=0.003);(5)术后12个月TG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3),术后12个月CH较术前明显下降(P=0.04)。结论 LRYGB后脂联素表达上调和瘦素抵抗改善是胰岛素抵抗改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5至2015-05于我院经手术治疗的87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结果、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87例原发性小肠肿瘤均经病理确诊。常见临床表现有腹痛(51例)、消化道出血(29例)、腹部包块(12例)、肠梗阻(17例)、黄疸(3例),6例为查体发现。良性26例,恶性61例;26例良性肿瘤均行肿瘤及肠管局部切除,恶性肿瘤行根治性切除49例,姑息性切除4例,短路手术6例。5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5年,其中良性肿瘤23例,复发3例,恶性肿瘤36例,原位复发11例。结论 小肠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红细胞压积变化对便携式血糖仪检测偏倚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入院的30例肾移植患者,在术日及术后1、2、3 d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红细胞压积、静脉血糖值,并用三款红细胞压积预设范围不同的便携式血糖仪同步检测该同一批患者指尖毛细血管血糖值。结果 30例肾移植患者,117份标本(97.5%)围手术期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值下限。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波动幅度大(1.34~20.54 mmol/L),空腹血糖达标率低(18.30%),低血糖和高血糖的风险并存。三款便携式血糖仪的检测值与生化血糖比较都有偏倚(P <0.05)。SD GlucoNavii血糖仪、Accu-Chek血糖仪的检测值与GA-3血糖仪的检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红细胞压积变化显著,且会对便携式血糖仪检测的偏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宏凯  苗山  刘昕炜 《武警医学》2022,33(12):1042-1046
 目的 探讨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腹腔镜胃旁路手术(LRYGB)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03至2012-02在原武警总医院普外科接受LRYGB的52例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在术前、术后3、6、12个月,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全身脂肪总量和非脂肪总量变化,通过日本东芝公司80排螺旋CT+美国明维思公司校准体模和定量CT(QCT)分析软件,记录腹部总体脂肪体积(TAFV)、腹部内脏脂肪总体积(TVFV)和腹部皮下脂肪总体积(TSFV)的变化;同时测定相应时间点血清瘦素、脂联素(APN)及糖脂代谢指标,部分指标随访5年。结果 (1)术后12个月糖尿病达标率为86.5%,肥胖症治愈率为67.3%,术后各时间点空腹胰岛素(Fins)和HOMA-IR数值呈逐渐下降趋势,仅在术后12个月和术后5年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在术后12个月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TG略有升高,但与术前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术前相比,术后6、12个月和2年瘦素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PN在术后3个月略有下降,然后呈逐渐升高趋势,在术后12个月和2年APN数值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各时间点体重和BMI均呈下降趋势,术后5年下降明显,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非脂肪总量有下降趋势,但仅在术后5年时变化明显。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TVFV显著下降,术后12个月TSFV显著下降,术后5年TSFV和TVFV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RYGB术后腹部内脏脂肪较皮下脂肪减少更为显著,伴血清瘦素降低和APN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mscopic cholecystectang LC)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41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2例顺利实施LC,中转开腹手术10例,其中7例胆囊三角粘连严重,2例术中出血量较大且难以控制,另1例为胆总管损伤.3例术后出现胆漏,2例经保守治疗,1例经腹腔镜再次探查术后均治愈.LC时间30~122 min(平均50 min),所有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月),无腹痛、发热、黄疸等并发症.结论 在必要的围手术期处理、严谨的手术操作的前提下,老年患者行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适应证、可行性及手术操作技术。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部分肝切除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肝细胞肝癌5例,直肠癌肝转移瘤1例,肝海绵状血管瘤1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均在B级以上。位于左半肝实质中的肿瘤及左半肝肝内胆管结石,行规则性左半肝切除;位于肝脏边缘或右肝表面的肿瘤,行肝脏局部切除。结果 8例成功完成腹腔镜肝切除术,其中局部切除术1例,左肝外叶切除术5例,左半肝切除术2例。1例因术中出血较多(800ml)而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73±52)min,术中平均出血(402±91)ml,切除病灶最大直径8cm。全部患者肿瘤均完整切除,肿瘤包膜完整。术后未发生明显胆漏和出血等并发症,患者恢复良好,术后平均住院(8.3±3.2)d。结论位于肝脏边缘、右肝表面或左半肝的肝脏占位或肝内胆管结石,在充分掌握适应证及相应的手术操作技巧的基础上,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在老年人胆管结石治疗中的疗效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因胆管结石行EST治疗156例患者,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疗,了解及掌握其操作流程、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本组患者均ERCP插管成功,操作取石,术后常规留置鼻胆引流管。近期(3 d内)并发症23例(14.7%),其中注入性胰腺炎8例(5.1%),胆道感染2例(1.2%),术后出血1例(0.6%),淀粉酶升高8例(5.1%),上腹胀痛、呕吐4例(2.5%);远期(1~3个月)并发症18例(11.5%),其中周期胆道感染12例(7.6%),反复胰腺炎6例(3.8%)。术后1年随访36例患者(23.1%),其中18例(50.0%)再次出现胆管结石,考虑结石复发。结论老年人胆管结石行EST治疗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女性,43岁,世居那曲藏族,农民,主因"下腹部包块伴胀痛不适半年"入院,有牲畜接触史。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盆腔囊肿,未行治疗。入院时呈痛苦面容,测体温37.9℃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70mmHg,无皮疹、丘疹等过敏症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0岁,因"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半月余,PTCD术后5 d"于2009年11月23日收治入院。于2007年9月9日因"胆囊炎、胆囊结石"在当地医院行"剖腹探查、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术后2周带T管出院并间断夹管,未诉不适,4月余时T管脱落,未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