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陈媛  ;胡玉慧 《现代医学》2014,(11):1368-1370
目的:探讨儿童髋部创伤后股骨头坏死的围术期护理及效果。方法:对12例因髋部创伤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儿童采用旋股内侧动脉深支植入术修复坏死的股骨头。术前对这些患儿做好心理护理,术后监测其生命体征、做好石膏固定的护理及康复锻炼,出院后指导家属正确使用支具及功能锻炼的方法帮助患儿康复。结果:患儿术后伤口愈合良好,均顺利出院。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21.6个月。12例中10例患儿疼痛消失,关节活动正常;1例患儿疼痛基本消失、关节屈伸〉90°,无跛行;1例患儿轻中度疼痛、关节屈伸〈90°。结论:充分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是提高术后关节活动度、恢复患儿正常生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尽早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减轻疼痛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4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整体化护理模式,并对临床观察和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方法进行系统回顾总结。结果:手术成功与围手术期的高质量护理是密不可分的,48例均在术后1~2周出院,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康复锻炼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远期效果良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三阶梯”管理模式在提高护士抗凝剂皮下注射规范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管理指导小组。由VTE预防管理指导小组核心成员(一阶梯)、各病区VTE小组网络成员(二阶梯)、各病区护士(三阶梯)形成“三阶梯”架构。将2020年2月至2020年5月的护士设为对照组(n=176)实施常规管理模式,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的护士设为观察组(n=215)在传统管理模式基础上实施“三阶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士抗凝剂皮下注射操作考核情况。结果 实施“三阶梯”管理模式进行院内护士抗凝剂皮下注射规范性管理前后,两组护士在抗凝剂皮下注射考核得分、操作考核是否合格、患者注射部位疼痛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抗凝剂皮下注射规范率由76.14%提高至93.02%,患者注射部位无痛发生率由10.23%提升至21.40%,轻度疼痛发生率由63.10%增至68.37%,中度疼痛发生率由22.16%降至9.30%,重度疼痛发生率由4.55%降为0。结论 实施“三阶梯”管理模式,结合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可以提高护士抗凝剂皮下注射规范率,缓解患者因局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