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速效枣仁安神胶囊为纯中药酸枣仁制剂,该药为鼠李科落叶灌木或乔木酸枣的成熟种子,性味甘酸平,功效养心益肝、安神敛汗,为有效的滋养性安神药,并有一定的敛汗、镇静和催眠作用。速效枣仁安神胶囊由枣仁、玄胡等药组成,每粒0.5克,相当于枣仁原生药5克。为验证其催眠作用,我们选用经典西药安定片作为对照组,来观察速效枣仁安神胶囊对失眠的治疗效果。一、材料和方法将门诊失眠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5例。治疗组:服用速效枣仁安神胶囊,每晚1粒,疗程2周。男9例,女6例;年龄28-79岁,平均52.4岁;病程2个月-26年,…  相似文献   
2.
心脑舒通治疗缺血性中风2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脑舒通是由传统中药全草提制的甾体皂苷制剂.我院神经科自1988年8月到11月用中国中医研究院洮南制药厂提供的心脑舒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共21例,均为门诊及急诊观察室出院病人,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21例,男10例,女11例;年龄51~78岁,平均64.67岁.按病变部位分为两组:第1组: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中风10例伴有不同程度偏瘫,命名性失语2例.其中8例CT检查提示大脑半球有梗塞灶.第2组: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9例,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头晕、行走不稳、直线行走不能等共济失语症状,其中1例CT证实左小脑半球有低密度灶.  相似文献   
3.
用吡喹酮治疗日本血吸虫病101例(其中早期60例,晚期4例,有夹杂症37例),粪便毛蚴孵化阳性者于用药后第3天及1个月复查,阴转率均为100%,第3个月复查亦高达97%。该药副反应一般很轻,但有14例出现心血管反应,值得注意。作者认为该药是一种有希望的抗血吸虫病药物,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脑血栓患者60例和健康人30名研究其血中活化蛋白C抵抗(APCR)、纤维蛋白原(Fg)、抗凝血酶Ⅲ(AT-Ⅲ)和蛋白C(PC)的变化.结果表明,患者Fg含量、AT-Ⅲ活性和PC活性均高于对照组.而其APCR发生率为8.3%也高于对照组,表明脑血栓患者可能存在APCR现象.  相似文献   
5.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及其基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临术分离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发生率,分析其耐药表型,探讨其ESBLs基因类别。方法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对364株大肠埃希菌和71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产ESBLs菌株初筛试验,并用双纸片确证试验和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产ESBLs菌株确证。按照NCCLS文件标准,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产ESBLs株21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用PCR方法扩增168株ESBLs表型阳性菌中blaTEM-1、blaSHV-1、CTX-M-1组、TOHO-1组等4种基因。结果(1)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中产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6.7%和32.4%。(2)产ESBLs菌对青霉素类100%耐药;对第1、2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达85%~100%;对除头孢他定以外的第3代头孢菌素,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为80%以上,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为65%~75%以上;产ESBLs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为75%~85%;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为80%~90%、庆大霉素耐药率为50%~75%;产ESBLs菌对阿米卡星、头孢替坦、亚胺培南有较好的敏感性(80%~90%以上)。(3)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blaTEM-1、blasSHV-1、CTX-M-1组等3种基因扩增阳性率分别为93.9%、7.4%和53.4%。51.4%的菌株同时携带2种耐药基因,2.7%的菌株同时携带3种耐药基因。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blatTEM-1、blaSHV-1、CTX-M-1组等3种基因扩增阳性率分别为50.0%、95.0%和20.0%。同时携带2种耐药基因的菌株占35.0%,同时携带3种耐药基因的菌株占15.0%。两种细菌中均未检出TOHO-1组基因。结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的检出率较高,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产ESBLs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远高于头孢他定,且多数菌株对青霉素类,第1、2、3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磺胺类、氨基糖甙类等抗生素呈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中以TEM型和CTX-M型基因为主。肺炎克雷伯菌以SHV型基因为主,同时存在TEM型和CTX-M型基因。  相似文献   
6.
1病史资料 患者,女,64岁,因自服氧化乐果100ml后10分钟左右入院。入院时出现恶心呕吐、头昏、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无抽搐、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查体:T36.5℃,P60次/分,R21次/分,BP120/80mmHg。急性中毒貌,意识清楚,面色苍白,流涎,大汗淋漓,皮肤黏膜湿润,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0.1cm,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上海市18个里委15885人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前瞻性队列研究1987—1990年(36216人年)随访的结果。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几种因素和脑卒中之间的关系,发现高血压病家族史(相对危险度,RR=5.18),高血压病史(RR=4.14),现症高血压(RR=5.14).心脏病(RR=3.22),糖尿病(RR=4.64)和肥胖(RR=2.01),是明显的脑卒中危险因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增高,对出血性脑卒中似有一定的危险作用(RR=1.69),而HDL降低则对脑卒中似有一定的保护作用(RR=0.74)。对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的分别分析以及按性别分层分析发现,实测舒张期血压升高(≥21.28kPa)对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度男(RR=5.48)和女性(RR=4.22)均较高,而对出血性脑卒中仅在男性是危险因素(RR=6.22),在女性无意义(RR=0.9,P>0.05)。糖尿病仅对缺血性脑卒中有危险性,在男性RR值为16.66,在女性RR值为12.76,而和出血性脑卒无联系。吸烟仅在女性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RR值分别为1.80和2.47,而在男性则不显著。血清甘油三酯升高对女性的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似有保护作用(RR=0.55),但不显著(P>0.05)。男女性血清HDL降低均为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因素,其RR值分别为0.32和0.47,但HDL增高在男性为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RR=3.48),任缺血性脑卒中则正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免疫增强型复合肠内营养制剂对脓毒血症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重庆 市大足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合并脓毒血症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 常规营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富含免疫增强型复合肠内营养制剂治疗。并监测比较两组患者在3个时间点(0周、 1周、2周)白蛋白(ALB)、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AO) 和细菌内毒素的情况,监测两组发生肠功能障碍(腹泻、腹胀、胃潴留)的例数、肺部感染、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及死亡例数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的ALB、PCT、CRP、SOFA评分、肺部感染发生的例数、患者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及死亡例数、两组生存曲线之间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功能监测指标(DAO、D‐Lac、内毒素)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肠功能障碍(腹泻、腹胀、胃潴留)发生的例数多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均能改善 引起脓毒血症的肿瘤患者的营养及炎症反应状态,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疗效,其中免疫增强型复合肠内营养制剂治疗在改善肿 瘤患者的肠功能检测指标方面较显著,并一定程度减少了肠功能障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交链孢霉能够引起多种植物疾病,如烟草的棕色斑点症;土豆,西红柿的枯萎症;日本梨的黑点症等。其原因是由于交链孢霉能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国内首次结晶出的互隔交链孢霉素A经化学反应,元素分析和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等系统的光谱研究,已经证明它与交链孢醇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结构相符。核磁共振谱发现了6′—CH_3与5′和6位氢有分子内的远程偶合现象,从而纠正了国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