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和变化模式。方法:对72例确诊为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和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女各36例,年龄16~87岁,平均(53±17)岁。动态观察肺部CT图像上病变类型、分布、累及范围等影像学表现,根据每例患者的肺叶受累平均百分比进行CT半定量评分,总结治疗过程中影像变化的模式和特点。结果:72例中38例(53%)有明确接触史,其中12例(17%)为家庭聚集发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51例,占71%)和咳嗽(31例,占43%)。最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异常是嗜酸细胞计数减少(48例,占67%)和淋巴细胞计数减少(47例,占65%)。最常见的基础病为高血压(17例,占24%)和糖尿病(16例,占22%),有2例(3%)为产妇。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肝功能异常18例(25%)。46例(64%)例康复出院,25例(35%)仍在住院继续治疗,其中2例(3%)危重患者转入ICU病房,1例(1%)因呼吸衰竭死亡。肺部CT扫描显示双肺下叶最易受累。以CT扫描时间点观察病变高峰期在发病后1~37天,平均(9.92±5.01)天。肺部病变范围CT评分的变化模式可分为5型:进展-高峰-吸收型、进展-高峰-缓慢吸收型、逐渐吸收型、平台型和持续进展型。病变在肺内进展方向有三种模式:沿胸膜下平铺蔓延模式、“摊饼”式和弥漫性。病变密度变化模式主要有2种:磨玻璃影-实变-吸收和逐渐吸收变淡模式。结论:COVID-19患者的肺部CT动态变化有一定的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人临床和肺部CT变化特点。方法将31例确诊为COVID-19的老年病人(男13例,女18例)分成普通组(16例,52%)和重症组(15例,48%)。回顾性分析病人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动态CT影像的变化。根据每次CT的肺叶受累百分比进行半定量评分,总结病人CT变化特点。结果老年COVID-19病人首诊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烧(68%)和咳嗽(52%)。重症组病人平均年龄(73.13±7.12)岁,普通组病人平均年龄(67.75±5.3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例病人总共进行了172次扫描,平均扫描(5.55±1.15)次,平均胸部CT评分为(8.19±5.60)分。病变高峰期出现在发病后(10.23±8.11) d。重症组病人峰值CT评分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重症组病人末次CT评分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部CT病变范围评分变化模式包括4种类型:进展-高峰-吸收型、逐渐吸收型、平台型和持续进展型。早期CT病变分布以胸膜下多见,共13例(42%);峰值CT多为双肺弥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