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D40及其受体CD40L(CD154)是免疫应答中一对极其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CD40信号激发后通过MAPK(JNK、ERK、p38)途径、PI3K的级联反应及NF-κB和STAT途径等发挥效应。CD40信号与肿瘤免疫密切相关,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靶分子。目前,已经出现了多株具有良好的肿瘤治疗效果的抗CD40功能抗体,其中CHIR-12.12、SGN-40、CP-870,893等三株抗体发展最快,已先后进入了临床研究。本文对抗CD40抗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讨论的问题包括CD40的分布,CD40的生理功能,CD40与肿瘤免疫,抗CD40单克隆抗体等。  相似文献   
2.
对于治疗性抗体药物来说,半衰期是其重要的一个药代动力学(PK)参数,也是影响其临床应用可行性和实用性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性抗体药物主要以免疫球蛋白G(Ig G)为主,针对其半衰期改造的研究也在不断创新,目前延长Ig G半衰期的策略主要集中在可结晶片段(Fc)区域改造、等电点(p I)改造、糖基化修饰改造、抗原结合部位p H依赖性改造以及抗原结合钙离子依赖性改造等方面。近年来,驼源纳米抗体(Nb)逐渐成为治疗性抗体药物研究的热门领域,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小分子抗体,延长其半衰期具有重要意义,以蛋白融合、化学修饰、红细胞载体和多价Nb为主的策略被应用到Nb半衰期改造的研究中。通过对延长Ig G和Nb半衰期的一些现有策略和方法进行介绍,并简述半衰期改造后的应用现状,以期为更多其他的治疗性抗体半衰期改造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筛选特异性识别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核衣壳蛋白(N)高亲和力抗体,并建立一种基于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快速检测SARS-CoV-2 N蛋白的方法.方法 使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特异性识别SARS-CoV-2 N蛋白的抗体,用ELISA和生物膜干涉技术(BLI)验证抗体结...  相似文献   
4.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为一类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的重要细胞因子,在多种肿瘤的发生、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TGF-β的结构、功能及作用机制,以及用于肿瘤治疗的TGF-β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通过全面梳理TGF-β作为肿瘤免疫治疗靶点的潜能,将为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方便制备西尼罗假病毒,建立可包装西尼罗假病毒的稳定细胞系。方法 构建表达西尼罗病毒(WNV)结构蛋白C、prM和E蛋白的重组质粒pcDNA3.1-CME,转染BHK21细胞后,G418(1 mg/ml)加压筛选;利用流式细胞术、间接免疫荧光染色(IFA)以及Western印迹确证稳定细胞株中3种结构蛋白C、prM以及E蛋白的表达;利用103稀释的含海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WNV假病毒上清感染稳定细胞株,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与结论 所构建的稳定细胞株表达结构蛋白C、prM以及E蛋白;其被WNV假病毒感染后分泌的上清进一步感染BHK21细胞后,BHK21细胞产生荧光,证实该稳定细胞株能够包装出WNV假病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食蟹猴血清中抗埃博拉病毒单克隆抗体MBS77E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定量测定法,并进行食蟹猴体内药动学研究.方法:建立优化一种定量检测食蟹猴血清中抗埃博拉病毒单克隆抗体MBS77E浓度的间接ELISA法,并进行全面验证.4只食蟹猴分为2组,每组2只,分别静脉推注不同剂量的MBS77E(5和100 m...  相似文献   
7.
8.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为一类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的重要细胞因子,在多种肿瘤的发生、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TGF-β的结构、功能及作用机制,以及用于肿瘤治疗的TGF-β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通过全面梳理TGF-β作为肿瘤免疫治疗靶点的潜能,将为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是具有促炎和致癌双向作用的重要细胞因子。MIF异常表达可介导多条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进而导致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其机制涉及细胞增殖与转移、调控凋亡和自噬以及新生血管形成等过程。目前,中晚期HCC患者的临床治疗基本以介入治疗和多靶点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为主,但其效果比较局限。因此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开发新型抗HCC药物是目前肝癌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MIF诱导HCC发生及恶性进展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其作为HCC潜在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HCC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程序性死亡受体(PD)-1/PD-L1信号通路作为T细胞免疫反应的协同刺激信号通路,在适应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PD-1是一种主要表达在T细胞上的共受体,与其配体(PD-L1,PD-L2)结合能够抑制T细胞的活化,使机体免受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除了调节并维持自身免疫耐受,在肿瘤细胞中PD-L1的表达上调,而在被病毒感染的T细胞中PD-1的表达也会上调,PD-1/PD-L1参与了肿瘤细胞及传染性病原体的免疫逃逸,因此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已成为肿瘤和慢性传染病研究的热点。目前,已经有多个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被FD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用于癌症的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