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采用PKP治疗老年OVCF患者共113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72例;年龄70~97岁,平均75. 1岁。患者均行单侧穿刺。通过X线比较术前、术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以及后凸Cobb角了解评估手术情况;通过术前、术后3d及末次随访的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系统评估临床疗效。通过术后及随访X线片、CT了解是否存在骨水泥渗漏及邻近节段再次骨折。结果患者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2. 6个月。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以及后凸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骨水泥渗漏4. 42%(5/113),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为2. 65%(3/113)。患者术前VAS、ODI评分、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以及后凸Cobb角分别为:(8. 95±0. 82)分、(85. 18±2. 99)分、(14. 33±1. 36) mm、(17. 26±1. 42) mm、(30. 55±4. 57)°,术后3d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分别为:(3. 92±0. 79)分、(2. 11±0. 82)分,ODI评分分别为:(35. 32±5. 43)分、(32. 19±5. 33)分,椎体前缘分别为:(22. 19±1. 77) mm、(21. 15±1. 57) mm,椎体中部高度分别为:(23. 05±1. 28) mm、(22. 25±1. 18) mm,Cobb角分别为:(14. 69±3. 83)°、(15. 27±4. 36)°,术后3d及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d与末次随访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单侧PKP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够快速恢复椎体高度,缓解背部疼痛,改善后凸畸形,减少患者卧床时间,进而进行正常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低分子肝素钙应用于脊柱骨折疾病,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伤科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1)。观察组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采取低分子肝素钙单独给药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0 d后观察2组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血流动力学参数Ratio(0. 85±0. 25)、SVC(8. 92±1. 32) mm Hg、MVO(7. 62±1. 17) mm Hg、VRT(14. 83±3. 56) s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 2)治疗后观察组血流变指标红细胞沉降率(10. 47±2. 84) mm/h、高切(3. 92±0. 59) m Pa·s、低切(8. 83±0. 73) m Pa·s、红细胞压积(46. 71±5. 20)%、全血黏度(3. 62±0. 57) m Pa·s、红细胞聚集指数(2. 81±0. 66)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 3)治疗后观察组凝血功能APPT(32. 71±4. 25) s、PT(17. 47±2. 84) s显著高于对照组,FIB(2. 62±0. 37) g/L、D-D(2. 91±0. 32) mg/L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 4)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阳性率(5. 56%)显著低于对照组(15. 69%)(P 0. 05)。结论:对于脊柱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可在西药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基础上,增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恢复,对凝血功能、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的胫骨髓内钉远端瞄准架。方法在现行的胫骨髓内钉远端瞄准架的基础上,将原来的一个定位瞄准孔优化设计为三个并排的定位瞄准孔,以此增加定位杆与髓内钉定位平台的抵接面积,从而提高胫骨髓内钉远端置钉的准确率。结果采用新型的胫骨髓内钉远端瞄准架,可准确地对远端锁钉进行置入。结论新型胫骨髓内钉远端瞄准架提供了一种远端锁钉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文题释义:外架辅助复位:利用“韧带牵拉-复位”的原理,使用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闭合复位并临时固定,恢复桡骨长度、掌倾角和尺偏角。再行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时就可以在较小张力条件下对桡骨远端骨折进行解剖复位,操作省时省力。 锁定钢板内固定:能最大程度地复位和固定桡骨远端骨折。钉板一体的锁定结构及角稳定性能在骨折愈合过程中提供“内支架”的作用,使骨折块的固定十分稳定,允许腕部早期功能锻炼,避免了外支架针道感染、腕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背景:C型桡骨远端骨折常使用单枚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未能达到良好的骨折复位,患肢握力明显减弱。术中如何恢复桡骨长度、维持复位并进行内固定具有挑战性。 目的:比较外架辅助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单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行手术治疗的93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其中外架辅助组49例行外架辅助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随访时间6-30(14.95±5.64)个月;单纯钢板组44例行单纯锁定钢板内固定,随访时间6-24(15.38±6.27)个月。对比分析两组的术前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后随访的X射线片测量指标及腕关节功能。结果与结论:①外架辅助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X射线曝光次数小于单纯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②在术后的随访中,外架辅助组桡骨高度恢复程度优于单纯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掌倾角及尺偏角的恢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③术后第2天,外架辅助组目测类比评分高于单纯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④在术后1年随访中,外架辅助组握力恢复程度优于单纯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⑤结果表明,两种方式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均能有效复位和固定,恢复腕关节功能;外架辅助组相比单纯钢板组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和X射线辐射少、握力恢复好等优点。ORCID: 0000-0002-4904-5483(陈孝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