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严重影响人员作业能力,因此对急进高原人群进行合理医学保障、减轻急进高原后AMS反应程度、尽快习服高原环境是保障其作业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为此,我们拟通过一些容易测量的体表参数与AMS反应程度的比较分析,探讨一种适合群体使用的简易的AMS易感者筛选指标。1对象和方法 (1)对象:26名志愿者,均为男性,  相似文献   
2.
高原救生固体化学氧气发生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制可用于高原环境、便于携带和使用的固体化学氧气发生器(简称固氧),供氧量为120 L,供氧流量>1.5 L/min,供氧时间30 min,使用环境温度为-40~50℃. 方法 根据氯酸盐燃烧分解产氧原理设计高原救生固氧的结构,设计4种不同配方的固氧药柱.配方1:91%产氧剂+3%金属粉+2%催化剂+4%抑氯剂;配方2:91%产氧剂+5%金属粉+4%抑氯剂;配方3:前部91%产氧剂+5%金属粉+4%抑氯剂,后部91.5%产氧剂+4.5%金属粉+4%抑氯剂;配方4:前部88%产氧剂+5%金属粉+4%抑氯剂+3%稳定剂,后部88.5%产氧剂+4.5%金属粉+4%抑氯剂+3%稳定剂.在高、低、常温3种不同状态下对4种配方的供氧时间、流量等性能进行测试,并对固氧所产氧气质量进行净化研究.选取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高原环境实际应用试验对象,观察其在不同高度使用固氧后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结果 配方3和配方4的产氧性能均能满足指标要求,配方4供氧性能更稳定,温度敏感系数更低.固氧所产气体成分均能满足标准和规范.2名受试者在4 939m高原使用固氧产品后血氧饱和度均达到了90%以上. 结论-40~50℃环境条件下能正常工作30 min的固氧,可满足高原救生供氧使用要求.降低催化剂含量,提高金属粉用量,药柱中加入稳定剂有助于稳定固氧的产氧速度.1支30 min固氧可同时满足2人吸氧并保证吸氧效果,达到了高原缺氧防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高原抗荷体能训练对+Gz耐力的影响,探讨高原抗荷体能训练对保持+Gz耐力的作用. 方法 12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分为对照组与训练组,每组各6名.在海拔3780 m的高原,对照组不进行抗荷体能训练,训练组按照制定的高原抗荷体能训练方案在氧浓度为25%~27%o的富氧室内进行训练.进入高原第2周、第4周、第6周,在飞行员抗荷抗缺氧能力检测仪上对受试者进行HP动作+Gz耐力值检测.进入高原前和回到平原后分别在载人离心机上进行基础+Gz耐力值和HP动作+Gz耐力值测试. 结果 ①在高原驻训期间,对照组HP动作提升+Gz耐力值呈持续下降趋势,第6周明显低于第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训练组第2周、第4周和第6周HP动作提升+Gz耐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受试者第6周与第2周HP动作提升+Gz耐力值变化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9,P=0.012).②2组受试者高原驻训后离心机测试的基础+Gz耐力值比驻训前均有降低;对照组高原驻训后离心机测试的HP动作+Gz耐力值比驻训前明显降低(t=5.196,P=0.014),训练组高原驻训后比驻训前明显提高(t=2.712,P=0.042).2组受试者高原驻训前后HP动作提升+Gz耐力值变化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0,P=0.008). 结论 高原驻训期间,在富氧体训室系统开展抗荷体能训练能够有效保持+Gz耐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综述当前西方国家军队空运医疗后送体系建设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指出构建完善的空运医疗后送体系所需的要素.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术专著、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资料引用 引用文献27篇.资料综合 近年来,空运医疗后送作为西方国家军队伤病员后送的首选方式,在组织指挥、保障力量、卫生装备、专业训练和法规制度建设方面更加完善,在平战时伤病员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各国关注的重点是通过研发、改进卫生飞机及机载医疗设备,加强空运医疗人员训练来提高途中救治能力.同时,提供机上远程医疗服务已成为外军空运医疗后送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结论建立完善的组织指挥体系,加快研发专用卫生飞机,加强空运医疗后送人员训练将是我军空运医疗后送体系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正> 耳聋是常见病。其病因复杂。疗法虽多,但疗效多不满意。国外从1971年开始应用高压氧治疗耳聋。国内自1973年以来应用高压氧治疗耳聋的报导也日渐增多,且均称有一定疗效。我院自1979年11月开始收治耳聋病人,现就资料较完整的51例92耳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高性能战斗机航空卫勤保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当今世界各国先进的战斗机中,以F-15、F.16、F-18、幻影-2000、苏-27、苏-30为代表的第三代高性能战斗机,具有“高过载、高过载增长率、高角加速度、高认知负荷”四高的特点,由此引发了大量的飞行卫勤保障问题,如空中意识丧失、空间定向障碍、情景意识丧失、过度飞行疲劳等,严重地影响到  相似文献   
7.
为了落实空军党委关于加强空军基层建设的指示精神,空后卫生部派出的第一巡回医疗队于2000年3月21日至4月28日途径内蒙、甘肃、青海、新疆4省和自治区,为西北地区31个边远艰苦连队的1 125名官兵进行了健康体检。现将发现疾病情况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西北地区31个边远艰苦连队(台、站、工作点)官兵1 125名,男1 124名,女1名,年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条件下急进高原人员发生高原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entral sleep apnea,CSA)的特点规律,初步探讨CSA的发生程度与特征性生理指标变化之间的关系. 方法 12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分为预习服组、供氧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人.所有受试者急进3800 m高原环境,低氧环境暴露48d.预习服组:进驻高原前10 d,在常压低氧舱内进行连续10d(每天210 min)的阶梯式低氧暴露训练;供氧组:进入高原后前10 d,受试者实施阶梯式低氧暴露方案;对照组:不做任何措施进入高原.试验过程中,用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设备对受试者进行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监测,并对受试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测量. 结果 ①高原低氧环境暴露的48 d内,12名受试者CSA指数均值先呈上升趋势,第18天升高至最大值9.62次/h,之后呈下降趋势,第48天降低至2.72次/h;CSA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到第16天达到最大值(41.67%),然后不断下降,到第48天达到8.33%.②低氧暴露前10 d,与对照组比较,预习服组和供氧组受试者CSA发生率降低(x2=12.984、12.984,P<0.01);预习服组和供氧组CSA指数均值小于1次/h,对照组CSA指数均值均大于1次/h.③受试者CSA指数均值与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变化率呈显著正相关(r=0.747、0.934,P<0.01). 结论 阶梯式低氧暴露措施可明显提升睡眠质量;CSA可作为人体高原低氧环境习服或慢性高原病发生程度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高原地区气候寒冷,海拔5000 m左右的高原地区气温比同纬度海平面低30℃左右.因此,寒冷成为飞行人员高原遇险生存中除缺氧、低气压之外威胁生命的一项主要因素.开展飞行人员高原防寒睡袋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歼击机飞行员遇险生存所需的所有物品都存放在弹射座椅椅盆中,因此睡袋的设计除要考虑到足够的保暖量和防风因素之外,还必须考虑到自身包装体积和重量等因素.飞行人员救生防寒睡袋受限于包装体积的要求,保暖量仅为1.5 clo左右[1],因此要提高飞行人员高原遇险生存过程中抵御寒冷的能力,改善飞行人员救生防寒睡袋的保暖效果,就必须从改进制造材料人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高原富氧室的供氧方法,为指导富氧室的建设和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飞行员宿舍和体能训练室氧气浓度变化规律,建立富氧室数学模型,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8名志愿者乘飞机进入高原(海拔3780m),按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供氧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人.供氧组晚上22:00至次日8:00在富氧室休息(氧气浓度为24%~27%,连续供氧8 d),对照组22:00至次日22:00在普通宿舍休息(不供氧);观察2组志愿者晨起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差异. 结果 飞行员宿舍和体能训练室内实际测量的氧气浓度与数学模型计算结果呈正相关(r=0.986、0.998,P=0.000).供氧组晨起心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F=13.067,P=0.011);供氧组晨起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F=102.885,P=0.000). 结论 建立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可指导高原富氧室建设.飞行员宿舍和体能训练室应采用不同的供氧方式.维持宿舍供氧生理等效高度3000 m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