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药学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梭曼(soman)不可逆地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造成突触间隙乙酰胆碱(ACh)大量蓄积,引起神经肌接头传递阻断,但其中毒的单突触电生理学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在接近正常生理水平的不均匀牵张膈肌标本(INSMP)上,以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首次观察了梭曼中毒后以终板电位(EPP)消失为特征的突触后膜再生性去极化(regenerative depolarization,RD)现象。 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高至1000 Hz的间接串刺激(持续1 s)也不能使串EPPs融合而消失。浴槽给5.5μmol·L~(-1)梭曼10 min后,微终板电位(MEPP)的频率增高,幅度增大,时程加宽;单个EPP幅度增  相似文献   
2.
3.
离体大鼠膈肌标本上梭曼引起终板区持续性去极化的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离体大鼠膈肌标本上,细胞内记录终板区微电泳给乙酰胆碱的电位,以ACH电位幅度为突触后反应性指标,观察了梭曼中毒后间接串刺激产生乡亲 反区持续性去极化反应的性质并分析了其产生的机理,持续性去极化反应的性质并分析了其产生的机理,持续性去极化过程中不仅串终板电位消失ACH电位也消失,持续性去极化之后ACH逐渐恢复,在正常大鼠和肉毒毒素A中毒大鼠膈肌标本上,梭曼中毒后,串ACH电位也可诱发与持续性去中毒  相似文献   
4.
5.
在大鼠的膈肌离体不均匀牵张肌肉标本(INSMP)上,肟类化合物双复磷(Obi)和酰胺磷定(HI-6)对正常神经肌肉接头(NMJ)具有轻度抑酶作用,在突触后抑制作用的浓度(1.0mmol/L Obi和0.5,1.0mmol/L HI-6)下对抗梭曼致终板区持续性去极化(SD)的产生。冲洗药物后,Obi的对抗作用完全消失,HI-6的对抗作用不完全消失。表明Obi和HI-6主要以突触后抑制作用生理性地对  相似文献   
6.
在不均匀牵张的大鼠离体膈肌标本上,同时记录同一终板的小终板电位(MEPP),终板电位(EPP)和微电泳外源性乙酰胆碱(ACh)诱发的乙酰胆碱电位(AChP)。以AChP幅度为突触后膜兴奋性大小指标,对MEPP和EPP进行校正;以量子含量M和二项统计参数即刻可释放量子贮存n及平均量子释放机率P为突触前递质释放指标,定量观察了新霉素(neomycin)对突触前和突触后的作用。结果表明新霉素(30μmol/L,100μmol/L)作用20min,对AChP,MEPP无影响,M_l,M_x,n和P明显下降,串EPPs(50Hz)出现脱落现象,表明此浓度下的新霉素对接头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突触前诱发的递质释放,对自发释放的量子大小并无影响。其机理可能是新霉素拮抗Ca~(2+)内流,减小n和P,从而降低诱发的递质释放。  相似文献   
7.
在离休大鼠膈肌标本上,细胞内记录终板区微电泳给乙酰胆碱(ACh)的电位,以ACh电位幅度为突触后反应性指标,观察了梭曼中毒后间接串刺激产生终板区持续性去极化反应的性质并分析了其产生的机理。持续性去极化过程中不仅串终板电位消失,ACh电位也消失,持续性去极化之后ACh逐渐恢复。在正常大鼠和肉毒毒素A中毒大鼠膈肌标本上,梭曼中毒后,串ACh电位(5-10Hz)也可诱发与持续性去极化性质相同的去极化反应,结果表明,持续性去极化主要是突触后N型ACh受体对高浓度ACh的一种反应,不支持突触前ACh“再生性”释放的假说。  相似文献   
8.
<正> 已知箭毒(d—tubocurarine,d—TC)既有典型的突触后抑制作用,又有明显的影响突触前递质释放的作用。但在同一标本上同时定量比较其突触前和突触后的作用则尚未见报道,对d—TC突触前作用的性质也无统一看法。我们在大白鼠离体不均匀牵张膈肌标本上,用细胞内微电极同时记录运动终板区的微终板电位(MEPP)、终板电位(EPP) 和微电泳外源性乙酰胆碱(ACh)诱发的乙酰胆碱电位(AChP),并以AChP幅  相似文献   
9.
虽已肯定在神经肌肉接头存在着突触前n-AChR,但其作用性质仍有争论,突触前和突触后n-AchR的关系也待确定。本文在接近正常生理状态的大鼠离体不均匀牵拉膈肌标本(INSMP)上,定量分析n-AChR  相似文献   
10.
在大鼠的膈肌离体不均匀牵张肌肉标本(INSMP)上,肟类化合物双复磷(Obi)和酰胺磷定(HI-6)对正常神经肌肉接头(NMJ)具有轻度抑酶作用,在突触后抑制作用的浓度(1.0mmol/LObi和0.5,1.0mm0l/LHI-6)下可对抗梭曼致终板区持续性去极化(SD)的产生。冲洗药物后。Obi的对抗作用完全消失,HI-6的对抗作用不完全消失。表明Obi和HI-6主要以突触后抑制作用生理性地对抗梭曼中毒致SD的产生,其中HI-6有部分酶重活化作用。也进一步表明SD是梭曼中毒NMJ上主要电生理反应,SD的产生主要是一种突触后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