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CT腹部模式常规和非常规扫描次数、高曝光剂量扫描对家兔急性脾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6只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1)高曝光剂量CT扫描组36只。采用约为常规剂量2倍的腹部CT扫描模式,对大白兔进行全身扫描,再将其分两大亚组,每组18只。①腹部模式一次性扫描组(一次性扫描组):CT扫描层厚为2.5mm分别连续扫描3、6、9、12、15和18次,48h后剖杀;②腹部模式重复扫描组(重复扫描组):CT扫描层厚以5mm分别连续扫描2、4、6、8、10和12次,24h后重复上述扫描,24h后剖杀。(2)常规CT扫描组:5只,采用常规次数和曝光剂量对大白兔进行全身扫描,48h后剖杀。(3)健康对照组:5只。所有实验动物取脾组织作病理分析。结果光镜病理结果:①一次性扫描组:连续扫描6次时出现红髓髓窦略扩张、淤血;连续9-18次扫描后,脾脏出现红髓髓窦扩张、淤血,可见网状组织细胞增生和吞噬含铁血黄素。②重复扫描组:共8次扫描时出现红髓髓窦轻度扩张、淤血,散在中性粒细胞浸润;16-24次扫描后,脾脏出现红髓髓窦扩张、淤血,散在中性粒细胞浸润,间或有组织细胞增生。结论常规脾脏CT扫描是非常安全的;在非常规扫描次数和高曝光剂量下,CT辐射可能会引起家兔急性脾组织的异常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2.
3.
平板DSA和Ⅱ/TV DSA在透视下的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比较平板(FD)DSA系统(飞利浦Allura Xper FD20,荷兰)和Ⅱ/TV DSA系统(飞利浦Integris CV12,荷兰)之间在透视应用中的辐射剂量和影像质量差异。方法 根据阈值对比度-细节检测能力(TCCD)技术,分别利用两系统在X线探测器面入射空气比释动能率(EAK)为5、10、20、40、60和80 nGy/帧的辐射剂量下对T0[10]体模进行透视检测,由3位观察者采用双盲法对透视影像进行观察评分,计算阈值检测指数(HT),并作检测指数图。结果 在EAK为5 nGy/帧时,两系统的HT值基本持平,随着EAK的增加,FD DSA的HT值明显提高,而Ⅱ/TV DSA的HT值提高较缓慢,且当辐射剂量过高时反而降低。实际临床使用中,在相同的HT值下,FD DSA的透视剂量不到Ⅱ/TV DSA的50%。结论 FD DSA透视影像质量好于Ⅱ/TV DSA,在获得同等透视影像质量时,平板DSA可大大降低病人和医务人员接受的X线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
自动洗片机近几年来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其显影过程是高温快显,而胶片的感光度,对比度及灰雾度这三  相似文献   
5.
6.
管电压对胸部DR影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有效剂量相等条件下不同管电压对胸部DR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48例病人在90kV、125kV、150kV分别摄取后前位胸片,未经任何处理打印片子,五位资深放射专家采用五分法独立打分评估影像质量;采用Monte—Carlo转换因子估算有效剂量ED(mSv)。结果 绝大多数解剖结构在90千伏时得分最高(平均得分3.10),除了在心影轮廓、气管隆突和外围纹理方面以外,其余部位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有效剂量相等条件下采用较低千伏能获得更好胸部DR影像。  相似文献   
7.
随着DICOM3.0在影像设备中的广泛采用,越来越多的数字影像设备通过DICOM3.0打印服务输出影像到网络激光打印设备。作为网络共享激光打印设备本应得到高度共享,但实际应用中出现了共享障碍,通过一个典型共享障碍实例,探讨共享障碍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体模检测和病例检查的对照研究,比较计算机X射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新旧两种不同成像板(IP)对影像质量和病人辐射的影响,探讨新旧IP的使用原则。方法 对新旧IP进行常规暗噪声、均匀性和一致性、擦除完全性检测;根据阈值对比度-细节检测能力(TCDD)技术,75 kV时新旧IP对体模TO.16进行摄影,请3位观察者采用双盲法对所得影像进行观察评分,计算阈值检测指数HT(A);结合临床用相同曝光条件,不同的IP分别对膝关节、胸部、腰椎进行投照,请3位放射专家进行双盲阅片,评价影像质量。结果 新旧IP在物理指标上基本相同,在相同曝光条件下,新IP的检测能力高于旧IP,当旧IP提高20%的辐射剂量后,旧IP检测能力接近新IP。结论 随着IP使用次数的增加,需逐步提高曝光剂量才能保证影像质量;若保持原有剂量不变,IP的检测能力就会下降,将影响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乳腺计算机X射线摄影曝光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比较乳腺摄影屏-片系统与计算机X射线摄影(CR)系统的曝光条件,以及不同曝光量对乳腺CR影像的影响,探讨乳腺CR摄影条件的优化原则。方法应用屏-片组合和CR,分别采用26、28、30 kV对fluke NA 18-220 乳腺模体采用自动曝光控制(AEC)模式进行摄影,并记录曝光量数值(mAs),对CR影像进行处理。同时CR采用上述相同kV、照射野,以及不同的曝光量对模体进行摄影,并对CR影像进行不同的处理。所获图像由4位放射医师进行双盲阅片,按照美国放射学会(ACR)的评分标准评价打分。结果采用自动曝光模式,乳腺CR摄影的曝光量明显高于传统屏-片组合的曝光量;乳腺CR摄影的曝光量降低到标准自动曝光模式的1/2~1/3时仍能满足诊断要求,此时的曝光量较屏-片组合采用自动曝光模式的曝光量低。结论乳腺CR摄影采用不经重新校正的自动曝光模式时,曝光量明显增加;符合诊断要求的乳腺CR摄影所需曝光量可低于屏-片组合,合理使用CR是降低乳腺CR摄影剂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咽喉部鱼刺异物迁移致颈部脓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咽喉部鱼刺异物迁移致颈部脓肿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治疗手段及预防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咽喉部鱼刺异物迁移致颈部脓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有异物误咽史。2例鱼刺迁移至胸锁乳突肌内,3例至舌骨舌肌内,1例至甲状软骨上角与颈动脉鞘之间,1例至咽后间隙,1例至甲状腺内侧。6例行彩色B超检查,5例发现异物。所有患者均行颈部CT检查,4例发现异物。全部患者均通过颈外侧入路颈部探查取出异物。结论  对伴有异物吞咽史的颈部脓肿患者首先考虑异物迁移。彩色B超检查有明确价值,薄层CT及三维重建可作为补充检查手段,手术为首选。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医患警惕为主要预防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