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5-氨基乙酰丙酸介导的光动力治疗(ALA—PDT)诱导大鼠C6胶质瘤细胞发生的自噬与细胞内游离钙的关系,及自噬特异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对自噬和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方法C6细胞经ALA—PDT后不同时间用单丹磺酰戊二胺(MDC)染色和电镜观察其胞内自噬现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并测定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ALA—PDT诱导C6胶质瘤细胞发生了自噬被观察到,且ALA—PDT后C6胶质瘤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此同时胞内钙离子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以ALA—PDT后20min和6h最为明显(P〈0.05);3-MA可显著抑制ALA—PDT所致的胞内Ca2^浓度升高并能降低凋亡细胞比例(P〈0.05)。结论在体外条件下ALA—PDT可诱导C6胶质瘤细胞发生自噬+,其发生可能与ALA-PDT导致细胞内游离钙升高有关;3-MA可能通过抑制胞内游离钙的升高而抑制ALA-PDT诱导的细胞自噬。  相似文献   
2.
程茗  周立萍  李佳  袁洪峰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10):1817-1822
目的:观察新的结膜旷置法行Ⅱ期义眼台植入,同时处理结膜囊缩窄的治疗效果.方法:2008-01/2014-07期间,我院收治的114例114眼眼球摘除术后眼窝内陷、结膜囊缩窄患者,在行Ⅱ期义眼台植入后同时处理结膜囊,从筋膜表面充分分离结膜至穹隆处,将预先制作的透明薄壳眼模置入结膜囊,使结膜瓣后退形成上、下穹窿,同时眼睑闭合时无明显张力.取出透明眼膜,并评估结膜缺损面积(即筋膜暴露面积),根据缺损区垂直径长度分为4组,Ⅰ组:缺损长0~5 mm;Ⅱ组:缺损长6~10 mm;Ⅲ组:缺损长11~15 mm;Ⅳ组:缺损长≥16 mm.对所有病例采用旷置球结膜中央缺损区的方法,在上下结膜瓣后退的位置将结膜间断缝合于筋膜上,在义眼台的前部出现筋膜暴露区.如下穹窿浅,联合行下穹窿成形术;如眼睑闭合张力较大或结膜瘢痕较重,考虑术后结膜挛缩严重的患者联合行睑缘缝合术.结膜囊内涂抗生素眼膏后置入合适的眼模.结果:所有患者暴露的筋膜区域于术后逐渐缩小并被结膜覆盖.平均于术后1 mo内旷置的结膜区被新生的结膜覆盖完全.结膜缺损区垂直径<5 mm均能在2 wk内完全移行覆盖,结膜囊形成良好,无需再次手术处理.结膜缺损区垂直径6~10 mm能在3 wk之内填补覆盖完全,少数患者结膜囊会有少量的收缩,但不影响配戴义眼片.结膜缺损区垂直径11~15 mm能在4 wk内移行生长覆盖完全,但结膜囊会轻度收缩,可配戴磨小的义眼片,部分术前结膜瘢痕较严重的患者需再次行结膜囊成形术.结膜缺损区垂直径≥16 mm也能在6 wk以内完全覆盖整个筋膜暴露区域,结膜囊会有较明显收缩,需再次行结膜囊成形联合睑缘缝合术,3 mo后拆除睑缘缝线后能够配戴义眼片.有2例出现义眼台暴露,行义眼台暴露修补联合结膜囊成形术,术后结膜囊成形好.结论:新的结膜旷置法能够很好地处理Ⅱ期义眼台植入时轻到中度结膜囊缩窄,无需任何移植物,患者损伤轻,减少多次手术.对于处理重度结膜囊狭窄,再手术风险较大,尚需进一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Nogo66蛋白疫苗接种大鼠后产生的免疫效应变化,筛选最佳接种浓度.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5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大鼠分别接种浓度为50 μg/300 μl、100μg/300μl、200μg/300μg、400μg/300μl、800μg/300μl的Nogo66蛋白弗氏佐剂疫苗,接种大鼠;对照组不接种疫苗.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组大鼠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变化,MTT法检测大鼠脾T细胞增殖情况,并进行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评分.结果 各实验组大鼠血清IgG抗体滴度从接种第4周开始迅速增高直至第8周,第10周开始达一平台期,此时200μg/300μl组IgG抗体滴度高于其他各浓度组.各实验组大鼠脾T细胞增殖第4周时明显增强,第8周时达最高值;200μg/300μl组从第8周开始活性T细胞水平即高于其他浓度组(P>0.05),于第12周时仍然高于其他浓度组(P<0.05).所有实验大鼠未发现任何类似EAE的行为变化.结论 Nogo66蛋白疫苗接种后,200μg/300μl组IgG抗体滴度和T细胞效应明显强于其他组,且均未发生毒性反应,故200μg/300μl为最佳接种浓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Nogo66蛋白复合物对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用532-二极管激光制备慢性高眼压大鼠模型,每只实验大鼠右眼为模型眼,左眼为对照眼.将造模成功的18只大鼠分为两组,分别接种Nogo66蛋白复合物和卵清蛋白复合物(n=9),荧光金逆行标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结膜入路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和注意事项,并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2007-01/2013-11的74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前经CT或MRI联合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手术全部采用结膜入路,鼻下、颞下及正下方肿瘤采用下穹窿结膜切口,颞上象限的肿瘤采用颞侧结膜入路,鼻上及上方肿瘤采用内上方穹窿结膜入路,暴露后钳夹肿瘤,轻轻挽出瘤体;如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则采用分步切除的方法:先切除部分瘤体,然后直视下再切除残留的肿瘤。结果:74例海绵状血管瘤的术前确诊率达到100%。肌锥内58例(78%),肌锥外16例(22%),其中颞上方12例(16%),上方16例(22%),鼻下、颞下方及正下方46例(62%),肿瘤直径8~59mm,手术全都采用结膜入路,其中下穹窿结膜入路46例,颞侧结膜入路12例,鼻上方结膜入路16例,有9例患者采取先摘除1/3瘤体,瘤体缩小后,再摘除剩下的肿瘤。8例患者术后视力下降,其中6例术后半年视力恢复。5例患者术后视力提高,术后无眼球突出,球结膜充血水肿10例,1例患者术后瞳孔不等大,复视6例。结论:经结膜入路手术切除肿瘤适用于除眶尖部以外的所有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结合直视下分步切除肿瘤法,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我院2004-2006年神经外科颅内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采用药历统计软件对我院2004-2006年神经外科颅内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用药品种、销售金额、用药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类药物均有使用.其中抗感染药物用药金额最大,抗癫痫药物用药数量最大.结论抗感染药在颅内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手术治疗当中占主导地位;颅内恶性肿瘤是诱发继发性癫痫的一个重要原因.颅内恶性肿瘤的治疗需要多种药物的协同参与,在治疗时应根据个体差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OmpA DNA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禽多杀性巴氏杆菌OmpA DNA疫苗在鸡体内诱导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PCR扩增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ompa基因片段,克隆入pcDNA3.1(+)上,构建重组质粒pOMPA,体外转染SP2/0细胞,RT-PCR和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目的基因的转录及表达情况。动物免疫共分四组:pOMPA组、弱毒疫苗组、pCDNA3.1(+)空载体组和PBS对照组,每组15只4周龄鸡,除弱毒疫苗组外其他三组均肌注免疫三次,每次间隔两周,弱毒疫苗组仅首免时肌注1羽份/每只鸡。间接ELISA检测免疫后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MTT法检测免疫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双抗夹心ELISA检测IFN~γ分泌情况,强毒攻击,计算免疫鸡存活数目及保护率。结果:体外转染检测结果表明pOMPA可在体外培养的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动物免疫后,DNA疫苗组和弱毒疫苗组血清抗体水平持续上升,与两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且弱毒疫苗组血清抗体水平明显高于DNA疫苗组(P<0.05)。经提取的外膜蛋白(Omps)诱生后,两疫苗组的SI值极显著高于pCDNA3.1(+)组和PBS免疫组(P<0.01),两疫苗组之间则无差别。两疫苗组免疫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的IFNγ-极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1)。强毒攻击后DNA疫苗组和弱毒疫苗组的保护率分别为60%和73.3%。结论:成功构建了禽多杀性巴氏杆菌OmpA DNA疫苗,该疫苗为动物提供一定的免疫保护力,但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8.
前房穿刺术处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房穿刺术(anterior chamber paracentesis,ACP)在处理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中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2000年7月至2006年10月我科收治327例闭角型青光眼首次急性发作患者,按治疗过程中是否行前房穿刺术分为2组,对性别、年龄、入出院眼压和视力、手术前后降眼压药物的使用种类及使用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327例中94例行ACP,穿刺组(2.37±1.63)d眼压恢复正常,较对照组眼压[(2.75±2.01)d]恢复快;与对照组比较,穿刺组使用降眼压药物种类和剂量少,使用时间短;穿刺组26例患者行激光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少[分别为12例(27.66%)、57例(24.46%)],浅前房仅12.77%,显著低于对照组(24.46%),多次前房穿刺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穿刺组视力提高幅度较对照组大.结论 前房穿刺术是处理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方法 .  相似文献   
9.
汪秀娟  程茗  贺翔鸽 《眼科》2015,(3):200-201
患者男性,20岁,大学学生。于2013年9月因熬夜后晨起出现右眼红、畏光、视力下降。在外院诊断为"右眼虹膜睫状体炎,右眼继发性青光眼",予全身、局部糖皮质激素及对症治疗,病情反复并逐渐加重,发病2个月后右眼视力完全丧失,起病后无咳嗽咳痰、低热、盗汗等不适。于2013年12月13日来院就诊。查体:视力:右眼无光感,左眼0.12(-3.50 DS=1.0)。右眼睑肿胀,角膜呈黄白色,角膜周围360度巩膜融解,葡萄膜组织隆起突出并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05年5月期间来我院眼科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情况及眼压情况.结果 866例全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其中126例发生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男性89例,女性37例;年龄9~70岁,平均(38.90±15.57) 岁.年轻男性、复杂的玻璃体手术、住院天数、全身和局部使用激素时间、白内障为玻璃体视网膜术后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的危险因素.合并近视、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比例与未发生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病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的发生率为14.55%.眼局部长期大量使用激素是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