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补充有机硒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影响。方法检索1988年1月-2010年12月发表的观察成人补充有机硒和GPx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计算合并标准化均数差(SMD)及95%CI。结果 10篇文献纳入本次研究,观察补硒后血浆GPx的文献为8篇,观察补硒后红细胞、血小板GPx的文献各5篇。和对照组比较,补硒与血浆、红细胞、血小板GPx活性的SMD分别为0.46(95%CI 0.09-0.83)、0.36(95%CI 0.02-0.69)和0.56(95%CI-0.02-1.15)。结论补充有机硒可以提高正常成年人群GPx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燕麦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对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小鼠肠道胆固醇吸收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36只雄性C57BL/6J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燕麦DF组,预防性干预24 w。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低密度脂蛋白(LDL-c)。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肠道中与胆固醇吸收相关的GTP结合蛋白Sar1B、尼曼-匹克C1型类似蛋白1(NPC1L1)、清道夫受体B1(SR-B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结束时,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燕麦DF组的体重、血清TC、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胆固醇吸收相关的NPC1L1水平显著降低(P0.05),SR-B1无显著变化,调控NPC1L1和SR-B1的Sar1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燕麦DF可以通过上调Sar1B降低肠道NPC1L1表达水平,从而减少肠道胆固醇吸收,降低血脂水平,改善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引起的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充乳清蛋白对超重和肥胖成人体重、体成分的影响。方法检索2013年9月前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计算加权均数差(WMD)及95%可信区间(95%CI)作为合并效应值,并作分层分析和灵敏度分析。结果12篇纳入的文献中,观察补充乳清蛋白后体重、瘦体组织、脂肪质量的文献分别为9、10、10篇。与对照组相比,补充乳清蛋白后体重、瘦体组织和脂肪质量的合并效应值分别为-1.30 kg(95%CI:-3.53~0.93),1.35 kg(95%CI:0.20~2.51)和-1.24 kg(95%CI:-2.02~-0.47)。分层分析发现研究对象为男性、干预剂量≥52 g,同时伴有运动训练、保持能量摄取不变的情况下效果更加明显。结论超重和肥胖者补充乳清蛋白显著增加瘦体组织和减少脂肪质量,在使用乳清蛋白改善体成分时,要考虑充足的剂量并建议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乳铁蛋白(lactoferrin, Lf)对放射性肠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 Gy组及Lf+10 Gy组。于照射前7 d, Lf+10 Gy组给予250 mg/kg Lf灌胃,每天1次。10 Gy组和Lf+10 Gy组小鼠接受10 Gy的腹部照射。照射后3.5 d处死小鼠,收集样本测定相关指标。结果 照射引起放射性肠损伤,Lf干预缓解了体重下降、肝脏氧化应激,改善了小肠病理损伤,增加反映小肠细胞增殖再生能力的Lgr5和Ki67阳性细胞数。照射引起小肠组织的铁死亡。在铁代谢途径中,Lf干预显著下调小肠二价金属转运蛋白(divalentmetal-iontransporter-1, DMT1)的表达及Fe2+含量;在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 GPX4)-脂质过氧化途径中,Lf干预显著上调小肠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SLC7A11)和GPX4蛋白表达,下调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4(...  相似文献   
5.
芝麻酚(3,4-亚甲二氧基苯酚,SM)是存在于芝麻油中的一种木质素,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和潜在的抗氧化活性.芝麻酚能够有效清除羟自由基(OH·)、NO、超氧阴离子等活性氧自由基[1-2],添加一定剂量的芝麻酚能够提高油脂的抗氧化能力[3].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后产生大量的自由基,使机体的氧化防御系统功能受损.芝麻酚预处理体外培养的人淋巴细胞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减轻γ射线所致的微核发生、着丝粒畸变[4],提示芝麻酚通过增强抗氧化能力来防护辐射所致的DNA损伤.本研究旨在测定芝麻酚体外清除羟自由基(OH·)及DPPP自由基(DPPH)的能力,然后通过长期动物实验观察辐照对大鼠血浆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及芝麻酚的辐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应用头孢哌酮后饮酒致双硫醒样反应时有报道.其特点是发生迅速、症状重、病情危急,严重者可致休克.甚至死亡.我院2011年收治2例.  相似文献   
7.
牛奶及其制品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癌是西方女性最常见的肿瘤,我国女性乳腺癌患者也逐年上升。和所有的肿瘤一样,乳腺癌的病因复杂多样,其中包括饮食因素。众多考察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研究提及奶及其制品的影响,但没能得出一致的结论。著名的美国护士健康研究也没有发现奶和奶制品摄入与乳腺癌发生有明显关系。汇总观察这些流行病学资料发现,奶酪能微弱地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动物研究表明,现代牛奶中富含的雌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有明显的促进二甲基苯并蒽(DMBA)诱导的大鼠乳腺肿瘤的生长。系统介绍流行病学研究和实验室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时讨论牛奶中存在的可能影响乳腺癌发生的诸多成分,其中起促进作用的有饱和脂肪、各类激素和污染物,起保护作用的有钙、维生素D和一些脂肪酸。  相似文献   
8.
美国膳食金字塔和日本膳食平衡指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世界上许多国家发表了膳食指南来指导本国公众健康饮食.2005年美国发表了新的膳食金字塔,图形更简洁,依靠互联网使内容更加丰富和个性化.2005年日本推出的膳食平衡指南选用陀螺的形状来强调平衡的重要性,同时放弃了其他国家以食物分类的方法而采用料理来分类以期使消费者更容易接受.两国都在指南里突出了运动的重要性.两国指南的膳食推荐量大致相当.但一些营养学专家也提出了指南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个别食物(料理)的建议量和所处的位置以及如何推广等问题.了解美国膳食金字塔和日本膳食平衡指南有助于不断完善我国的平衡膳食宝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饮用咖啡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在Pubmed中用"coffee"和"diabetes"搜索研究咖啡与2型糖尿病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抽取每个研究中咖啡饮用最高量与最低量(参考水平)相比较的相对危险度(RR)和95%可信区间(CI),运用meta分析估算汇总RR值及95%CI,并进行分层分析和灵敏度检验。结果发表时间在2002年至2011年的26个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本meta分析,总共包括30个独立研究,总观察对象为1 025 870名,糖尿病患者37 187名,26个研究中的研究对象的随访时间在2.6年至20年之间(中位时间为11年)。和对照比较,每日饮用咖啡的RR值为0.69(95%CI 0.64,0.75)。按地区、性别、随访年限和患者诊断方式分层后,RR无明显波动。结论每日饮用咖啡可以降低31%的糖尿病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牛奶中雌激素样物质对男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方法 :利用世界五大洲肿瘤发病数据库和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数据库 ,对 42个国家 (地区 )前列腺癌和睾丸癌发病率 ( 1988~ 1992 )与相应的食物消费量资料 ( 1961~ 1990 )进行相关分析 ;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标准 ,选用Wistar大鼠 ,进行两代繁殖实验 ,主要研究牛奶中雌激素化合物对生殖器官的影响。 结果 :在所分析的食物中 ,前列腺癌与牛奶消费量的关系最密切(r =0 .711) ,其次是肉类与咖啡 ;奶酪与 2 0~ 3 9岁的睾丸癌标化发病率关系最密切 (r =0 .80 4) ,其次是动物性脂肪和牛奶 ;动物实验研究发现 ,大鼠经长期、大量地饮用牛奶后 ,未发现生殖器官明显减轻的现象。 结论 :牛奶中雌激素样物质对男性生殖健康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