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病理性骨折是脊柱转移瘤的严重并发症,而癌症患者数量的增加和生存期的延长导致了脊柱转移瘤患者的数量增加。早期识别病理性骨折的高危人群,有助于提前干预,提高患者晚期生存质量。该综述总结了脊柱转移瘤患者发生病理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影像学预测工具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郝洋  秦思源  郎宁 《现代肿瘤医学》2024,(11):2099-2104
放化疗(chemoradiotherapy, CRT)是盆腔肿瘤治疗的重要方式,主要适用于宫颈癌和直肠癌等疾病。然而,尽管CRT在产生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能对盆腔骨髓造成损伤,导致急性血液学毒性(hematological toxicity, HT)的发生。准确识别CRT诱发HT高风险人群对于优化治疗方案和改善预后非常重要。该文总结了急性HT的发生机制,并且从临床危险因素、放化疗相关因素、影像学预测手段以及人工智能等几个方面对急性HT的预测工具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3.0 T 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对于脊柱转移瘤与脊柱结核、脊柱转移瘤原发灶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为脊柱转移瘤(71例,其中肺癌43例,乳腺癌14例,肾癌14例)和脊柱结核(25例)患者的影像资料,用后处理软件测量感兴趣区(ROI)的标准表观扩散系数(ADCstand)、...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OPD-Scan Ⅲ型屈光分析仪评估SBL-3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轴位和居中性。 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SBL-3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33例(66只眼)患者。分别由两名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利用OPD-Scan Ⅲ型的屈光分析仪检查术后3个月术眼的屈光分布和日-夜瞳孔分析情况,来评估术眼视近区、视远区分布的SBL-3居中性。再利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和Bland-Altman法评估该方法的可靠性和一致性。以日-夜瞳孔分析图像中术眼人工晶状体中心与相对于视轴的距离和夹角来代表SBL-3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居中性。以屈光分布图中术眼晶状体视近区及视远区间的过渡区对应角度来代表SBL-3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轴位。 结果本研究发现不同研究人员测量的轴位间无统计学意义(Z=- 0.994,P>0.05),(ICC=0.950,P<0.05);95%一致性界限(LoA)为7.0°。不同研究人员测量SBL-3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中心与视轴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9,P>0.05),(ICC=0.913,P<0.05);(Z=-1.253,P>0.05),(ICC=0.607,P<0.05)。95% LoA分别为0.17 mm、348.2°。 结论利用OPD-Scan Ⅲ型屈光分析仪评估SBL-3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轴位及居中性,不同研究人员间表现出有良好的可靠性及一致性,但SBL-3居中性的角度评估可靠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Eda)对帕金森病(PD)模型细胞和秀丽隐杆线虫中氧化应激(OS)、自噬水平及α-突触核蛋白(α-syn)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细胞,用200μmol/L 6-羟基多巴胺(6-OHDA)制作PD模型细胞;将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6-OHDA处理)及Eda组(Eda+6-OHDA),分别采用荧光探针法、微量法及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PC12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α-突触核蛋白(α-syn)、自噬相关蛋白LC3、p62,以及使用自噬抑制剂后α-syn和LC3的蛋白表达;配制标准生长培养基(NGM)培养秀丽隐杆线虫(BZ555、NL5901及DA2123),取L3阶段虫株采用6-OHDA诱导构建PD模型,分为对照组(抗坏血酸处理)、模型组(6-OHDA处理)及50μmol/L Eda(低浓度)、200μmol/L Eda(中浓度)、400μmol/L Eda(高浓度)组,检测发育至L4时期的各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解析监测中发现的欧亚与北美谱系重组H6N8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及分子特征,为禽流感病毒跨洲际传播及基因重排研究提供支持。方法2019年秋季在图牧吉地区采集雁鸭类粪便样品,分离H6N8亚型禽流感病毒并进行全基因序列测定,分析其遗传进化及分子特征。结果共采集雁鸭类粪便及拭子样品5062份,分离到2株H6N8LPAIV(TMJ43、TMJ120)。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分离株病毒NA与北美的阿拉斯加地区所分离的H3N8亚型AIV的NA节片聚集在同一进化分支,HA和其它6个内部基因节片均属于欧亚进化分支,且两株禽流感病毒分别有不同的重配发生。2株H6N8亚型禽流感病毒为欧亚谱系与北美谱系基因重排毒株,其中N8基因最近一次欧亚与北美基因节片重排发生在2016年。分子特征分析显示,HA蛋白的碱性裂解位点为PQIETR↓GLF,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特征。在NP蛋白,发生了具有增强鸡禽流感毒力的A184K突变。在TMJ43,NS1蛋白发生了能增强哺乳动物毒力的A/P42S突变。结论在我国内蒙古地区分离的2株H6N8亚型禽流感病毒为欧亚谱系和北美谱系的重排毒株,两毒株均发生了增强家禽和哺乳动物感染能力的突变。表明北美毒株通过候鸟迁徙进入我国,与欧亚谱系毒株发生重配并在野鸟中频繁出现,可为禽流感病毒的跨洲际传播研究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宁夏回族自治区奶牛感染贝氏柯克斯体状况。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出奶牛血清贝氏柯克斯体抗体,总体阳性率为11.37%(103/906)。结果吴忠市和青铜峡市奶牛贝氏柯克斯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2.28%和10.44%;不同年龄组的抗体阳性率为9.86%至13.21%;未生育过的奶牛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1.99%。结果显示地区、年龄和胎次均与贝氏柯克斯体感染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揭示了宁夏地奶牛贝氏柯克斯体感染普遍存在,对该地区人群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8.
影像组学是近年图像分析方法研究热点,并已广泛用于诊断肿瘤及预测预后。图像分割是影像组学流程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采用最优图像分割方法是建立高性能模型的关键。本文就肿瘤影像组学成像方式及分割ROI方法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