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认识冷血停搏液中加入磷酸肌酸在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5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磷酸肌酸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升主动脉阻断后于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含磷酸肌酸(10mmol/L)的冷血停搏液,对照组冷血停搏液不含磷酸肌酸。分别观察两组体外循环、心肌阻断时间,心脏复跳情况及两组正性肌力药物应用剂量,并检测术前、后24h两个时点两组动脉血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值。结果两组体外循环及心肌阻断时间无差异,心脏自动复跳率无差异;正性肌力药物使用剂量实验组低于对照组,48%的对照组患者需盐酸肾上腺素辅助心功能,高于实验组12%(P〈0.01);术后两组心肌酶均升高(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含磷酸肌酸的冷血停搏液对心肌细胞损害轻,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心肌细胞功能恢复快,县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过程中不同温度阶段脑静脉血氧含量的变化。方法在术中不同时点诱导气管插管后10min(T136.5℃)、转流低温期(T232℃)、复温期(T334℃)、转流结束20min(T436.5℃),分别采桡动脉及颈静脉球部血样本行脑静脉血氧变化监测。结果在在体外循环开始后Hb、PaO2、CaO2、CjvO2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随温度降低PjvO2、SjvO2升高,O2ER、O2EI降低;复温后PjvO2、SjvO2下降,O2ER、O2EI升高,CjvO2持续下降。结论脑组织氧耗随温度下降而减少,温度上升而增加;复温时注意加深麻醉,缓慢复温以减少脑氧耗,保持脑氧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3.
在风湿性心脏病巨大左室瓣膜置换术,左室显著扩大者会导致心肌收缩力极度减弱,心功能严重减退,机体对麻醉药的耐受性差,在手术过程中麻醉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就其麻醉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法乐氏四联症紫绀缺氧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体循环阻力下降,肺循环阻力上升导致右向左分流增加是缺氧危象发作的主要原因。防止右向左的分流是防止缺氧危象发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止血芳酸在风湿性瓣膜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探讨其在西宁地区体外循环术中对抑制纤溶活化和血小板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20例行二尖瓣膜、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试验组在手术开始后即静点止血芳酸20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观察麻醉诱导后、手术结束时血小板数量;术后6h、18h胸腔引流量。结果:体外循环前后两组内血小板计数具有差别性(P〈0.05);试验组术后6h、18h胸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宁地区止血芳酸通过抑制纤溶活化和保护血小板功能而减少出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前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与东莨菪碱比较。方法二尖瓣狭窄患者50例,心功能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东莨菪碱组(A组,n=25)和戊乙奎醚组(B组,n=25)。记录2组在基础值、静脉给药10 min、20 min、气管插管后5 min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饱和度(SpO2)及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给药前、气管插管后5 min、气管插管后15 min、气管插管后30 min的呼吸力学参数变化。结果 HR、MAP和胸肺顺应性(Comp)在不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O2、p(CO2)和气道阻力(Raw)在不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MAP、SpO2和Comp不同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CO2)和Raw不同时间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MAP和Comp在时间与药物之间存在交互效应,而SpO2、p(CO2)和Raw在时间与药物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结论盐酸戊乙奎醚比东莨菪碱更适合作为二尖瓣狭窄患者手术的术前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在西宁地区低体重婴幼儿体外循环术中零平衡超滤与改良超滤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心肌阻断后开始零平衡超滤,期间根据储血室液面变化随时加入晶体液以补充滤出液的丢失,维持储血室内容量稳定.超滤速度(5~10)mL/(kg·min).体外循环停机后进行改良超滤.流量为:(10~30)mL/(kg·min-1),时间为(10~15)min,使HCT达30%,或储血室无血液时停止超滤.结果:超滤量(278±62.86)mL,体外循环中HCT(19.2±2.2)%,超滤结束HCT(27.2±1.8)%;术前、后肺动脉压变化分别为(53.9±9.11)mmHg(1mmHg=0.133kPa)、(27.6±5.83)mmHg;平均动脉压变化为(55.5±5.99)mmHg、(63.0±5.87)mmHg;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7.1±1.2)h,术后24h胸腔引流量(102±37.06)mL术后输入红细胞悬浮液(100~200)mL.结论:在低体重婴幼儿体外循环术中联合应用改良超滤与零平衡超滤,患儿心肺功能得以明显改善,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机械通气时间均得以减少,术后出血和需血量得以减少,康复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8.
9.
体外循环 (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是用血量较多的手术 ,我院自 1998年从手术全程实施多项血液保护措施 ,出现了心外手术量上升 ,库血用量下降的趋势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 385例 ,男 178例 ,女 2 0 7例 ,年龄 10个月~ 12岁 182例 ,12~ 17岁 87例 ,18~ 6 5岁 116例 ,体重 8 5~ 79kg。非紫绀性先心病 2 86例 ,紫绀性先心病 19例 ,风心病瓣膜置换术 71例 ,大血管手术 4例 ,冠脉搭桥术 1例 ,缩窄性心包炎松解术 4例。术前平均血红蛋白 14 6 2 4± 16 2 1g/L ,平均血细胞压积 4 1 2 %± 4 4 %。2 血液保护方法2 1 转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置入术的麻醉方法及管理特点.方法:1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覆膜支架置入术时,7例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静脉麻醉+局麻,3例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静脉麻醉+股神经阻滞,术中以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心率快时加用艾司洛尔.结果:术中麻醉镇痛、镇静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